据非汉语媒体报道,Sony电子公司总裁Stan Glasgow上周在一个会议中表示,液晶电视的价格今年将下跌25-30%,这比Sony预期的要多5-7个百分点。
虽然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但这些经济型买家也不会就此认同Sony公司的忧虑:价格的急速插水可能对行业造成整体伤害,因为这可能导致消费电子厂商财务状况不景,以致无力投资更新技术。
“LCD将继续遭遇严重的“价格侵蚀”,但不会再是这个水平,”Stan Glasgow说。“很难预测这种大幅杀价的商业模式能否维持下去。”
Glasgow的评论可能部分出于一个生产商对杀价行为的自然反应,但业界分析师们也认为液晶和等离子电视行业的大降价出乎人们的意料。“价格跌得非常厉害,”NPD Techworld的分析师Steve Baker说。“我们在黑色星期五(指感恩节的星期五,是西方传统购物旺季的开始)发现很多大厂商都以比预期更具侵略性的价格推出产品。这些大品牌也被拖入价格战泥沼比较让人吃惊。”
例如,廉价等离子电视厂商Vizio的42英吋等离子电视仅售999美元,而松下的同尺寸产品也不过卖1300美元。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多种。Baker表示,液晶和等离子电视厂商都致力于抢夺关键的40-49英吋电视市场。此外,许多厂商也在欧洲清理由于对今年夏天世界杯期间市场过分乐观而积存的过量电视库存。消费者希望购买更大、更眩目的电视机,但他们的心理价格比一年前要低得多,这也间接压榨了销售利润。此外,竞争液晶电视市场的厂商数目过多也对Sony等大厂商造成了压力。
IDC分析师Bob O' Donnell估计这类厂商数目可能接近90家。“随便一个人都可以明天就开家LCD公司。你只需买些面板和电路板,找家台湾代工厂商,你就已经进入这个行业了,”他说。“在这种环境下,人们不得不为生存而战。”
SonyStan Glasgow补充说,过分追求低价的消费者可能要面临质量问题。“那些靠杀价的电视厂商可能只是用些现成配件并合在一起,”他说。“这种产品能用多久呢?”
那些非传统的零售商为了和传统的电器商店竞争,也在拉低价格,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今年的节日档期中的电视价格领导者Home Depot。为了保持竞争力,Sony在黑色星期五期间悄悄将部分电视产品价格下调了几百美元,但并没有大事宣传,之后又恢复了原来的价格。
“我们会维持竞争力,但不会做任何对行业造成长期伤害的事,”Sony电子的消费产品总裁Jay Vandenbree说。他表示,Sony有“责任”不去助长这种损害行业的杀价风。“我们的决定是有必要保持竞争力,但我们不愿意传达这些产品不值钱的信息,”他说。“我们不认为长期价格战是行业状况良好应有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