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闪联信息技术中心丁路宁发言
2006年12月15日,第八届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发布会暨第三届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信息产业部电子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中心和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标准化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会议得到了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的大力支持。新浪科技进行了直播。以下为闪联信息技术中心的丁路宁发言,主题是闪联有关的知识产权政策问题。
丁路宁: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高兴在这样的场合跟大家谈一谈有关闪联标准的进展和我们面对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策略的一些理解,跟大家共享一下,谢谢主办方给我们这次机会。
我的讲演分几个部分,先介绍一下闪联标准的意义和它的一些基本的理念,它的一些进展的回顾,有关类似业界的一些趋势的分析,还有闪联的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知识产权策略,最后是一个总结。
闪联在制定前期主要是解决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现在从家庭、办公和公共环境之内,大家有越来越多的数字设备,现在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相互的设备之间怎么能够完成互联互通,一个设备只限于在一个设备上用,不能和其他的设备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该怎么办。这样的话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有很多的资源和内容不能够共享。闪联想解决这样的问题,想通过制定一个行业标准,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标准,使你在家庭或者办公环境互联互通,这就需要有一个行业标准,所有的厂家遵循这样的标准才能实现这样的愿景。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的形式,这里面不限于互联网,因为我们提出了3C产业的概念,通讯、消费电子和计算设备之间的互联,也就是说技术范围包括了英特网、通讯网,还有一些广播网相互内容之间的传递。
闪联标准的定义,我们的全名是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这个是在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领导下的一个技术标准工作组,我们的主要意义是定义一系列的协议标准,支持各种3C设备,智能互联、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这个意义我会在后面跟大家讲一下。实现3C设备+网络运营+内容运营的网络架构。
闪联标准的意义是我们面对是面对3C协同标准的中国的自主创新技术标准,是由国内3C行业领导的厂商,我们前期在03年7月份成立,当时的五家领头企业联想、TCL、康佳、海信和长城,现在我们的厂商范围大概在82家的规模,现在厂商覆盖国内计算机产业的40%、家电产业的80和手机和收集产业50%的市场份额。
我们的产业化也是比较大的,包括制定产业标准、开发基础协议平台、产品开发平台、测试认证平台、芯片和产业推广平台等等。
制定产业标准和意义。通过制定这样一个产业标准能够激励整个中国在3C产业的竞争力的整体实施,因为全都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而且我们在这里面,所有的企业拥有82家企业的参与,大家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标准,82家企业形成上下游的产业链,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企业联盟。一提到技术创新肯定会和知识产权联系起来,因为知识产权相关的政策或者战略的发展也是一个平衡,既要鼓励大家继续的技术创新,也要让他们看到在这里面他们的知识产权能够得到支持和保护。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因为国家的支持,我们现在在中国做的也是比较成功。我们的标准目标。在现有的开放标准之上,我们制定了一个整体的通讯协议,包括应用层的应用框架协议,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用户的最终享受和使用过程的应用体验。
我们的最新进展。大家看到我们的会员企业,在06年快速的增长,从50多家增长到82家,几个比较大的突破,闪联标准工作组和韩国“home network”和日本“ICOnet”工作组达成协议,成立一个亚洲家庭网络标准联盟,推动三个国家的家庭网络标准的互操作。在今年的8月份闪联正式通过ISO/IEC新工作项目立项,现在已经进入标准委员会草案阶段,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可能在一年左右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在今年10月份,闪联在首届中国标准创新评奖的贡献奖中获得一等奖,也是对我们技术创新的认可。
这张图是有关闪联成员在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
工作回顾。刚才提到ISO、IEC,我们在25票当中得到19票,还是得到很多国家的支持。现有的知识产权体系已经建立完成,各联盟单位大概披露的与闪联相关的产业有200多件,我们现在也是积极的建立有关闪联标准的专利池,希望能够对整个产业有一站式的,非常方便的得到相关专利许可的意义。
现在闪联的产品已经大量上市,最近大概有20多款不同的闪联产品在市场上,包括闪联的PC、闪联的笔记本、闪联的手机、投影仪、打印机、悦灵通是我们的一款像外接电视的机顶盒或者DMA这样一个设备,闪联电视和闪联任意听,就是我们的无线音响设备。在市场的营销,包括联想、长城、方正和同方全线推出闪联笔记本,国内品牌笔记本已经全面预装了闪联软件,最新的康佳和海信的闪联的一代电视现在已经可以在市场上买到。
闪联的企业包括中国的信息和家电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包括有产业界、有学术界、还有研究类一体化的标准工作组,国际会员也有不少家,占整体会员的10-15%的规模,包括一些比较有影响意义的,像欧美的,像韩国的LGE电子,还有欧洲做芯片的一些公司,还有在美国的思科等公司,这不是一个完整的会员表,这大概是60多家的一张图。
这些是闪联投影仪、打印机、手机这些产品。
闪联在产业上或者在标准上的成功,当然离不开政府在政策、机制和资源上的支持,在中国肯定还是需要政府引导的功能,这里面包括像国家发改委的支持、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支持,包括科技部的支持,有很多给予我们支持的政府机关部门。
从3C产业来说,主要是技术创新的变革,怎么更新一个旧的产业,而创新新的产业。原来的传统产业阶段,从电视产业、广播产业和音乐产业,当时可能只是使用某一个设备享受某一种服务,而数字化的进程,有了数字电视产业,数字广播产业和数字音乐产业,这里面形成新的产业形态,还有网络化的变革,这可能也是最新的90年代的时候,网络电视、广播、音乐,这里面可以使多种设备享受某一种服务或者是使用一种设备享受多种服务。而3C协同的概念是没有这样的区分,电视、广播、音乐都可以互相共存或者互相融合,有一个协同的概念,这样可以使任何设备享受任何的一种服务。以电视产业为例,原来就是黑白电视机,这里面的产业价值就是一台设备的价值,以后陆续有了彩色电视机,还有彩色平板电视机,看你的设备价值加上你的传统的一些运营服务的价值,主要看一些电视节目,未来的闪联电视机来说是一个3C融合,也就是说可以包括互联网的内容,包括数字家庭控制、移动增值服务,大大高于设备本身的一些价值。
闪联标准,它05年被批准成国家的行业标准,现在是嵌入的关键点,从05年06年开始,它以后可以改变家庭领域产业的格局,从终端产业到内容服务都会有一个飞跃性的发展,这可能是一个标准在这里面对技术创新的激励。这几张图讲的是3C协同里面的巨大市场,不管是IDC还是各种不同的媒体预测的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在2010年我们分析在中国数字家庭市场当中大概有800亿人民币的规模,而3C协同产业这里我们强调有代表性的产品,像电视、电脑、手机之类的市场预估,我们认为中国3C终端市场规模可能会更大,大概有1673.1亿元的规模。技术标准来说,国外的政府和企业,现在也是看准这样的机会,包括在美国制定一系列的计划,在企业层面也成立一些标准工作组,像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NLA这些组织,像日本也有ECHONET,韩国也是作为国家战略的方向,向他们的情报通讯部下属的研究院LG、Samsung 公司相应的也在研究这方面的技术标准。
闪联有什么优势?它怎么在这些竞争中间胜出?我觉得关键的是这是一个国家的标准战略,我们有自己的标准和技术体系,通过闪联的联盟,他们在市场上的份额继续做一些应用型的创新,通过运作,把这个品牌做起来以后,闪联标准能够成为中国3C协同产业的核心标准,这样的话可以提升3C产业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多产品在市场了。
标准的有时还体现在05年6月份我们的标准已经成为国家行业标准,正式被信息产业部颁布,我们成为中国3C产业第一个国家标准。另外在国际体验中申请的一些成功,也确认我们在这里面确实有我们的技术先进性,能够被他们接受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另外我们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这个东西做好了,最后没有实施下去,那这个标准做出来还是没有用,也只是停留在原来的研究范围。现在我们等于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大的产业基础,能够继续引领3C产业的发展。
闪联标准具体应用。前期来说,我们比较关注的是以下三类,家庭娱乐、家庭信息处理和家庭通讯三方面的互联互通,在这之后可能发展包括家庭内设备控制或者安防之类的东西,以后这些设备互联互通之后,比必然的趋势是把包括3C网络上的服务引入进来。一些典型产品的应用,可能根据电脑或者PC来联动周围的外设设备、移动设备或者是家庭的消费电子设备。
回到刚才的说法,闪联标准最核心的三个是智能互联、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智能互联就是当它打开电源的时候可以立刻在有限的范围内,边上有一个或者多个其他闪联设备,通过已经规范的技术标准的体系,一个消息格式,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消息格式,会告诉你设备端有什么样的资源,可能是播放性的设备,也许是一个服务器,也许是一个通讯设备,也许是一个存储设备,我会告诉你我的设备是干什么的,这样的话两个设备之间可以由一个服务协同,我这个笔记本上没有通讯功能,但是可以和一个手机连在一起,可以上网,或者两个笔记本之间可以靠另外一个笔记本尚在,或者有一个东西下载以后不知道怎么办,可以通过它传到其他的存储设备上,或者我的手机可以控制家电的应用。用处还是很多的,包括了像设备配置、管理的一些机制都在闪联标准中体现出来。
闪联的标准1.0部分已经被颁布了,现在我们是在做1.5和2.0部分,因为在家电之类的互联,肯定也会牵扯到有关数字版权保护的东西,因为有内容,这些权利都应该得到保护,这方面是我们现在研究的比较关键的地方。包括对无线电视或者是智能存储的新的应用框架的定义,还有一些最新技术的支持,包括了现在大家听的比较多的超宽带通讯UWB技术,电力线传输技术PLC,802.11N都是可以用来支持高清技术,现在我们的二代闪联电视基本上研发成功,在今年深圳高交会上都已经展示过,可能明年上市,这里面支持高清音视频的传输。
技术特点,一个是多平台支持,还有一个多应用框架支持,还有一个是我们的DRM技术,另外闪联标准有极强的扩展性和兼容性。多平台支持是说,它的开发可以像X86或者嵌入式平台,因为你的设备形态不一样,有的比较强,像PC或者你的笔记本电脑,但是有的相对比较弱一点,可能手机没有那么强,或者像你投影仪之类的东西,处理能力不是很强,你可以用一些嵌入式的平台。当然我们现在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支持下来。
多应用框架,对闪联标准很重要,只有一些通讯协议,没有应用的话,标准难以得到体现,这里面我们定义了一些非常模块化的东西,需要一个功能,只要把这样的应用框架开发到产品里面去,就立刻可以把应用开发出来,也是一个非常简单易用的一种方式。像数字虚拟化管理、内容分享,打破了各设备之间的差异性,能够让设备完成互联互通协同服务。强大可靠的DRM技术,设备可以支持在县侦测,可以及时更新的系统,而且是和硬件绑定的技术,你的内容如果是合法,只能限定在你相关的产业设备上而不能在其他的设备上放出来,这也是一个创新。极强的扩展性和兼容性。也就是说产业设备可以支持各种各样的物理性的连接,像以太网或者无线的802.11系列,或者是蓝牙,或者是支持比较新的技术,对于闪联技术其实是没有太大影响,只要他们是一个开放式的,业界都非常能够支持的标准,在我们这儿也一定可以支持,而且是可以扩展的。
分析了这些以后,看到闪联在标准里面有很多技术创新,大家也要看看我们知识产权的策略是什么。主要的意义实现参与层面的知识产权价值的体现。首先鼓励和承认尊重参与成员的技术贡献。制定可实施的专利授权和使用模式,方便他们能够把他们的技术拿进来,也能够让他们可以得到利益,或者也可以在他们的产品中间体现这些知识产权。另外从商标来说,在市场上有一个统一的形象和标识,这样的话可以不用看是哪个厂商做的东西,只要符合产业标准,放在一起就可以达成互联互通的概念。也是一个认证的概念,因为可能买了TCL和海信的东西是否在一起能连?这个都可以放心,有一个完善的标准认证的管理,这些设备都是得到认证以后才贴上闪联的商标。
具体来说,闪联知识产权管理办法,首先要更好的保护各会员的利益,给大家更多的专利许可选择。简化、明确和完善工作组织知识产权管理,以确保闪联标准化产业的化成功。知识产权政策最后在标准的实现中体现出来。鼓励技术创新、带动大家积极参与标准制定。
我们遵循了一些国际化运作的经验,制订了以公开透明清晰的知识产权政策,知识产权许可方式包括了以专利池或者免费许可,RAND-RF或者是公平合理,相关参与标准的会员厂商都可以通过这三种方式进行许可。
这张图主要是说我们在这里面大概分了一些参与者和不参与者的概念,他们通过披露自己在实行标准时用到的一些核心专利得以授权,这里面可以选择我的标准,可以加入专利池或者免费许可,或者是简单的RAND的形式许可,在闪联标准知识产权政策当中得到体现的。
我们现在正在制定有关闪联标准专利池。我们认为在制定这个标准的时候,可能很多人说,如果这些标准中间的专利,都不知道有那些专利,或者不清楚哪些人手里有标准怎么来实现这个标准?可以让大家再一个地方得到大部分有关闪联标准方面的专利,有一站式的,有清晰的收费条款,一些收费模式,这个正在制定中,我们204件,其中授权了95件,都已经被确认了,我们也是在今后的标准制定中,继续发现新的专利。
总结。首先一个标准必须是先进的,它能被产业广泛接受的技术体系。如果成功的话,一定要有产业的联盟和很多产品的支持,不能只有一家来做,这个标准肯定是不成功的。另外能够促进整个中国生产的业上下游健康发展和持久竞争力的提升。现在运营商、终端、软件都有厂家参与,也是非常健康的表现。完善的知识产权政策,最后到实施的时候一定体现在知识产权怎么去许可。有了自有的知识产权和技术产品创新才能走向世界和国外的厂商平起平坐,和他们一起讨论技术。
我们认为制定标准一定要有一个公开、透明的机制。标准要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限于企业,还有学术组织的加入,我们会广泛的征求产业的意见,这也是制定标准的一部分,希望大家能够一起来参加标准的制定。另外是公平公开的决策体系,让大家都能很方便的加入,让大家一起参与相应的管理机制,能够成果能够共享。另外是透明的投票,这样我们让大家都有机会,作为主人,这个标准是大家一起制定的,这里面肯定也有很多漫长的讨论过程,但是要达成一个真正成功的标准,这些还是有必要慢慢体现出来的。另外要防止行业垄断,不能有一两家企业完全的对这个行业或者这个产业做控制。最后是保护相关知识产权,继续鼓励创新。
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大家关注甚至参加闪联的一些工作,希望在今后的合作中跟大家有机会进一步的交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