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事件的核心“人物”——佳能PowerShot S1 IS

CCD的质量缺陷弄得佳能焦头烂额,难道佳能将败在这小小的CCD上?继Sony(SONY)之后,业界领袖佳能也成为了消费投诉的众矢之的。据悉,部分数码相机产品(主要是佳能PowerShot S1 IS)所使用的CCD(相机内的成像设备)出现了故障,导致图像变形失真、图像无显示、花屏、颜色泛紫等现象,这是用户投诉最集中的问题。对此,佳能发布的公告称,将为部分涉嫌质量缺陷的产品进行免费维修。但其处理方式却遭遇到了中国内地用户的强烈反弹。
在佳能公布免费维修的解决方式后,12月4日,由36名受害消费者组成联名诉讼团(后增至38名),在北京市东城区法院正式对佳能提起诉讼,要求佳能退还相机原价货款,召回存在缺陷的数码相机产品,并向中国消费者道歉,另外也可能会在诉讼过程中增加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与身躯庞大的佳能相比,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牵涉到产品质量问题,可以推测,法律的天平很有可能会向消费者一方倾斜。但同时考虑到中国召回制度的不完善,再加上跨国企业在政策公关方面的长袖善舞,也存在着不了了之的可能性。从目前形势来看,佳能正在谋求与部分参与起诉的消费者的和解,各大媒体也中断了佳能被诉案的报道,发生后一种结局的可能性极大。但有参与诉讼的消费者透露,即使通过诉讼不能讨个结果,也会通过其它途径向佳能讨回公道。
无疑,因为数码相机质量纠纷激怒消费者,并被告上法庭,佳能还是第一家。而过去,众多的问题相机用户最多只是停留在向相关部门投诉这一层面,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身权益的尝试还没有过。因此,三十多名消费者状告佳能的事件可能会成为国内数码相机问题产品质量处理方式上的一次分水岭,同时也能给以后发生类似事件提供参照。
那么,佳能缘何成为首开先河者呢?显然,在数码相机集体掉进质量门事件后,佳能作为主流厂商并没有提高到足够重视的高度上来,在一些消费者的投诉中看到,部分维修部门在接待消费者反映质量问题时,态度令人难以恭维,甚至存在着推诿了事的嫌疑。而且,在消费者的一致呼吁下,佳能还是摆出了“产品本身存在缺陷,但并不会影响到人身安全,因此采取的是更换计划和免费维修计划,不会采取召回”这样的外交辞令。
而大多数消费者认为,面对如此大面积的用户投诉,佳能公司应立即宣布召回这款产品,并对用户的相应损失作出赔偿,而不应该在产品召回问题上执行有别于欧美国家的双重标准。而那种隐瞒产品质量隐患,对消费者投诉遮遮掩掩、含糊其辞的处理态度更是让消费者难以接受。即使在维修措施上基本相同,但在歧视性的态度上就已经存在着双重标准了。
对于佳能这样的全球知名跨国品牌来说,市场份额大,品牌知名度高,产品竞争有优势,这或许是其有恃无恐的后盾,更直接的原因是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不够,漠视中国消费者的声音。现在,不仅佳能数码相机的品质受到了怀疑,连佳能这一品牌也引发了大众的抵触情绪。根据新浪的调查,有85%以上的网友认为此次质量事件已经影响了佳能的形象——虽然能钻中国召回制度缺失的漏洞免于责任,但能逃脱消费者在心理上拒绝购买佳能产品的处罚吗?
中国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潜力市场。佳能数码相机遭集体投诉,并引发消费者联名诉讼,这对于一家品牌厂商来说,既是对市场和品牌的巨大损害,同时也是对其应对质量危机态度的一个讽刺。孰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一位消费者都不会信任那些态度不诚恳的品牌,东芝笔记本曾经因为质量问题而丧失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佳能这一次又坐到了同一个火山口上。结局目前尚不可断言,但佳能数码相机品质可靠的神话已经被彻底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