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宣布,从2月1日起,“世界风”等三大品牌陆续推出手机接听免费套餐;广东移动的单向收费方案也在报批中。对此,信息产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条件成熟的地方,运营商逐步实施手机单向收费,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日前,广东移动和广东联通先后推出一系列“本地被叫免费”话费套餐,其幅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引发了各界广泛关注。
电信资费一直高居全国之首的北京也有了破冰之举,ChinaMobile北京公司于昨日宣布,将于2007年2月8日推出全球通“畅听99”四档套餐,其中被叫完全免费。手机单向收费时代真的来了?
专家表示,实际上,广东、北京等地的一系列本地被叫免费套餐,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单向收费,彻底的单向收费在中国仍面临诸多难题。
诱人的“本地被叫免费”广东移动日前推出了“全球通基本月租50元标准资费享受本地被叫免费”活动,参加该活动的客户可办理98元、168元包月等八大套餐,享受本地被叫免费的优惠;没有参加任何套餐的全球通用户,则可办理基本月租50元标准资费,享受本地被叫免费。广东联通更是大手笔,声称加上此前的如意万众卡,目前自己所有品牌均实现了本地接听免费。

图为2月1日,一位广州市民在街头打手机。
北京移动2月1日公布的“畅听99”套餐分为99元、139元、199元和299元四档,分别包含280分钟、560分钟、1000分钟和2000分钟的本地主叫电话。除了使出本地被叫完全免费的杀手锏外,其本地资费也创出全球通的历史新低。本地接听则不区分套餐内和套餐外,均为完全免费。在北京移动推出全球通单向收费套餐以前,北京联通旗下超过100万户CDMA预付费用户,已经可以通过购买“畅听卡”充值实现单向收费,据了解北京联通针对其他用户的单向收费方案也正在研究之中,可望于近期推出。
这些优惠套餐几乎就是消费者翘首以盼的单向收费了,很多人不免怦然心动。
“本地被叫免费”被炒成了单向收费然而,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广东移动、联通推出的新套餐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单向收费。单向收费是指通信运营商只对通话的主叫方收费,接听的一方无论在何时何地均免费。而广东移动、广东联通推出的这一系列套餐中,消费者只能享受本地被叫免费,在异地接听电话还是要交费。同时这些套餐还有着时间的约定,如广东移动推出的系列套餐,就截止到今年6月30日,主要还是一种临时性的优惠活动。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电信专家阚凯力认为,免费接听的优惠套餐,并不是“单向收费”,只不过有些运营商为了商业目的混淆概念。这种优惠就像是商场促销活动的买一赠一,使用者购买了主叫业务,运营商相应地给出接听、SMS等其他业务的优惠。在这一过程中,购买变成了前提条件。事实上,运营商用消费者购买的服务弥补了“赠送”的部分成本。所以仍然是双向收费,只不过变相打折了。
为什么不实施彻底的单项收费?阚凯力认为,简单的单向收费模式并不合理,由于中国存在两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因此在单向收费后,两大运营商可能会对收入进行分成,从长远来看,可能进一步扩大运营商之间的实力差距,这将导致弱势运营商推动单向收费积极性的下降。
与此同时,阚凯力说,单向、双向收费是一个国家制定的移动通信政策。如目前欧洲等地区采取单向收费的方式,但其跨运营商通信的费用是网内通信费用的好几倍。因此,单向收费即使成为现实,也极有可能成为“昂贵的”单向收费。
手机资费下调:博弈的胜利目前,中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五亿,中国电信企业利润率高于20%,而全球同业没有超过10%的。在电信业发达的美国,电信企业利润率甚至不到1%。而ChinaMobile仅2006年税前盈利就达到968亿元,同比增长23%,由此可见中国手机资费的暴利。
高额话费让消费者产生了强烈的不满,降价的呼声越来越高。移动通信的规模效应和运营商单位成本的降低,为资费下调留足了空间。即将到来的3G使得移动和联通之间的竞争加剧,价格战显然是为下一轮竞争谋篇布局。各地“被叫免费”套餐,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无关系。
同时,手机资费的价格管制政策也发生了松动。过去,政府监管部门对手机单向收费一直持否定态度。而近期,手机单向收费屡屡得到政府监管部门的肯定。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去年底明确表示,“鼓励电信企业实行单向收费”。
不过,“让狼把嘴里的肉吐出来并不容易”。专家表示,作为既得利益者,移动和联通并不会主动放弃攫取暴利的机会。此次广东移动和广东联通推出的系列套餐,虽然给用户让利不少,但在关键的漫游费和长途话费上并没有太大的动作,而这两项是移动通信行业暴利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