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这又是充满创新的一年。
创新在过去的一年里被过多提及,然而人们还觉得意犹未尽。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发现创新经济比生产制造的涵义要包罗万象得多。在这个领域,技术不是唯一决定的要素,但是创新和技术紧密相连;没有地方可以直接用钱来买到创新,但是创新的各方都会参与到巨大的资本变革之中。我们迷惑的是,创新源自何处,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企业也得到了非凡的成长,但是放眼望去,大量的例子还是用投入来获得增长。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有言,“我们在主流行业、主流市场,还没有取得真正的实质性的突破。”这使得那些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国企业显得凤毛麟角和难能可贵。
我们的发现即围绕他们而展开。在这里,几乎每一家企业和他们的领导人都是在做别人不敢也不去尝试的事情。马云在SMS、门户和游戏云集的中国互联网领域几乎是孤军奋战开辟了一个电子商务的江湖,而史玉柱则在网游规则和格局似乎不可变化时闯入进来;Pony Ma入局时看起来只是一个模仿者,却一不小心成了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俞敏洪则将一个街头贴广告的英语短期培训生意做到了纽约交易所。
这些新生代的企业家们会让你暂时忘记去追问创新的终极意义,你发现,创新原来是如此丰硕和多元。王中军每天只工作三、四个小时,坐在咖啡馆里玩直觉玩出了中国最好的电影;冯军下中国象棋很过瘾,他的布局也像棋盘上的棋子那样繁杂却有内在规律;邓中瀚玩最尖端的芯片,却自言技术总会过时,除非创新连成一个链条;施正荣是世界级的太阳能领域专家,却只采用第一代的技术来进行大规模生产。在外人看来,这些人都是匪夷所思,但这恰恰是创新商业隐秘的所在。
简单的理解创新比不知道创新还要可怕。太多的商业教科书在讨论创新的陷阱,但却没有人能够说得清道得明创新的本源。只有亲历亲为,方知创新之难。这也正是我们不去界定创新,而是去描述、报道和体察创新主体和生态的用意。最终,我们奉献给读者的是经过我们精心遴选出的这些创新的企业、人、环境、产品和趋势,让你体味到新的一年中的创新之美,或许只有1993年苹果提出的“Think Different(与众不同)”才是印在创新商业上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