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坦陈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历经艰难,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专家建议海外并购莫图便宜
TCL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李东生最近刚获得“美国电视艺术学院大奖”。这是中国企业首次获得此项殊荣。这个美中国生产的业最高荣誉的大奖,大大增强了TCL对国际并购的信心。
-艰辛并购出问题瘦了20斤
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李东生和国际化往往要划上一个等号。但李东生坦陈自己这两年国际化的进程历经艰难。
李东生在对话现场回忆,自己在2005年下半年是最艰难的时候,因为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在波兰和墨西哥的工厂后购碰到一些问题,自己当时想不到破解的方法。当时他情绪比较低落,睡不好、吃不好,大概瘦了差不多二十斤,是他参加工作后体重最轻的时候。他称自己一直很想减肥,但是以前都没成功,那几个月下来,体重咚咚咚地往下掉,原是35裤腰的,到2005年11月份的时候变成了32裤腰,结果所有的裤子都要重新买。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的总编辑牛文文先生,在当时间见到了李东生,于是写下了一篇文章《逆境中的企业家》,对李东生当时的困境作了高度的概括。牛文文在说当时发现李东生在最自信的时刻,突然碰到了他意料不到的挫折,这个挫折大过了他个人掌控的幅度。当时李东生觉得自己说的十八个月扭亏没有达到,而他经营企业十几年来第一次没有实现自己定下的目标。“当时,他整个脸色可以说是地狱的颜色,不是人间的颜色。”
-自责目标未实现深感内疚
盛禹铭集团董事长张醒生在对话现场这样评价李东生,称他带领TCL在国际化道路上锲而不舍。他回忆十年之前曾问过李总,产品卖在中国市场,为什么要坚持用三个英文字母?当时李总就说,“我们要走国际化的时候,这个TCL就方便得多了。”
李东生称企业经历第一次危机是在1996年,但那时大概三个多月的时间就过去了。但是企业从2004年的并购开始到2005年的经营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当时的巨大压力,是他做职业经理人那么长时间来从没有遇到过的。“作为一个企业的CEO,你对于员工、对于股东、对于社会都是承担着责任的。”由于企业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李东生当时感到深深的内疚和自责,他甚至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人代替自己。
牛文文对此认为,“十八个月非要扭亏,而这个目标它不应该是十八月,这个目标本身就错了。”牛文文认为,如果李东生把自己的一生赌在十八个月上,又老出不来的话,那就很麻烦。
-反思一战而胜目标不实际
经过那一段非常艰难的逆境后,李东生终于走出了逆境。他称自己现在的心态非常积极,认为自己初期想一战而胜,提出十八个月这样的一个非常激进的目标,是不切实际的。
李东生称,他当时在国家地理杂志看到了一篇关于鹰的重生的介绍,这段描写给他很深的震撼。李东生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在办公室里写下了《鹰的重生》。李东生将企业改革犹如老鹰为获重生必须拔掉羽毛、磨掉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
李东生承认自己当时总是指望花少一点的代价尽快地完成,有点急功近利。他已认识到,国际化这个过程,从日本、韩国企业走过的阶段来看,它都需要更长的时间。他说如果是拿2006年的欧洲业务与2005年相比,其中逆转和重组困难与挑战更艰巨一些。但是整个团队对这个方向有认识,有一个好的这种心态,有一个合理的方式,所以自己去面对处理这些问题,就觉得没有那么浮躁,没有那么大的压力,能够比较有序地有步骤地去应对。
李东生强调TCL国际化并不是失败,这个项目还在继续往前走,他形容现在是在爬坡,“再努力一把,爬上这个坡,我们这个国际化的列车将会加速。”
-总结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李东生最后总结TCL在国际化战略中受到的挫折时,总结了三方面的教训。第一,他认为自己最大的教训是对其艰难性和持久性认识不够清楚。在资源规划方面不充足,遇到问题要做战略调整的时候,资源不足往往对战略选择的制约就会比较大。其次,李东生认为要做好打持久战、打硬仗的准备,要有心理准备长期作战,一个战役一个战役地去打。第三个是要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准备。他认为任何业务竞争的成败,都是受制于人的。
-声音不要在发达国家买工厂
正略均策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赵民对国际并购,提出了自己的三个意见:一是选择并购公司,宁可选择价格贵的,但是是盈利的企业,就是买好企业不要买坏企业。第二,不仅要请咨询公司,而且一定要听咨询公司的。咨询公司的商业经验,要比仅有几十年历史的中国制造企业多得多,所以不仅要请,而且要听。第三,不要把工厂设在发达国家,凡是到发达国家去买的,有工厂的,先不买再说,这工厂就是在中国,在这种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
牛文文评价李东生称,《鹰的重生》告诉大家“我是老鹰,我还要重生”。国际化就是TCL这只老鹰,现在需要做点准备,先退一退,为的是重生。整理/高静
主要嘉宾李东生TCL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张醒生盛禹铭集团董事长牛文文《中国企业家》总编辑赵民正略均策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
“在国际化中一定要做的,就是要有很清晰的国际化战略。要战略牵引,而不是机会牵引。特别是一些并购项目,必须做好整体规划。”
———李东生的反思
“要做好打持久战、打硬仗的准备。一两个战役的失败不要紧,只要我们朝着正确的战略目标推进,就有机会赢得整个国际化战争的胜利。”———李东生的心得
对话背景
TCL多媒体(TMT)2004年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彩电业务,双方合资成立TCL汤姆逊公司(TTE)。这次并购让TCL几乎在一夜之间一跃成为全球彩电业霸主;作为TCL的领导者,李东生成为当年《财富》杂志的年度亚洲商人、CCTV年度经济人物。
鲜花与掌声背后掩藏的却是巨大危机。截至2006年9月30日,TMT在欧洲业务上的累计投资损失约2.0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0.3亿元)。之后,TCL集团对外公布重组方案,意味着TMT暂时放弃了欧洲业务。
TCL“兵败欧洲”,李东生不仅要承受来自外界的质疑,更让他对自己产生了质疑,他的情绪甚至一度失控。
李东生是如何从那段颇为艰难的创业逆境中走过来的,他今天的心态又如何?李东生今晚将作客央视与大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