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厂商无论是在病毒样本的收集还是在病毒史分析方面都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中国生产的杀毒厂商要找到与国际厂商之间的差距,并且深刻认识这种差距,苦练内功,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才能在国际化道路上越走越远。
曾几何时,国内反病毒市场发出“狼来了”的呼声,对诺顿、卡巴斯基、趋势等国际杀毒厂商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表示担忧。但几番拼杀之后,国内的杀毒厂商并没有节节败退,而是稳中有升,并开始了国际化征途。业内专家指出,虽然国内的杀毒厂商通过自主创新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国际化道路的脚步却很缓慢。相对于国外一些杀毒厂商,国内杀毒厂商的优势明显偏向于利润较低的单机版市场,很难与国际上追求高利润的网络版市场上的对手匹敌。
国际化长路漫漫
“目前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的竞争,而技术竞争的表现就是国际社会对知识产权的极度重视。有些厂商在发展初期通过抄袭、借鉴等手段,来发展自己的软件核心技术,这些做法虽然能够得逞于一时,但终归缺乏发展后劲,更给自己的国际化道路设下了障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张辉表示。
不可否认,互联网环境的大趋势促使着国内杀毒厂商在近些年表现出了自己强势的一面,市场业绩不俗。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Microsoft新一代操作系统VISTA的发布,包括电子商务的普及,使得国内杀毒厂商的不足之处凸显,国际化道路仍然十分漫长。
一些业内专家认为,中国生产的软件主要是采用特征码方式对付病毒,该方法虽然能对传统衍生的病毒具有一定的查杀能力,但对新病毒以及变种病毒的识别能力却跟国际厂商有着一段距离。
“在引擎的算法方面与国际厂商有所差别。”一位业内专家直言不讳,他表示,虽然国内杀毒厂商在每次新品推出时都强调自己的引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但业内对于其在杀毒方面表现出的能力并不看好。
“中国生产的杀毒厂商在系统的嵌入度方面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该专家表示,由于中国生产的杀毒厂商并不像一些国际厂商那样有Microsoft操作系统的底层代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杀毒软件安装之后与系统出现不兼容,从而导致系统不稳定以及资源的超负荷占用。
另外,国际厂商无论是在病毒样本的收集还是在病毒史分析方面都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国内厂商虽然在这方面也有一些积累,但对于国际上的一些病毒的分析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国内厂商又不能在国外架设自己的服务器,对国外病毒的流行趋势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些都使得中国杀毒厂商的国际化道路更加艰难。
“中国生产的杀毒厂商要找到与国际厂商之间的差距,并且深刻认识这种差距,苦练内功,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才能在国际化道路上越走越远。”该专家表示。
国际化道路风生水起
虽然脚步缓慢,但是近年来,国内三大信息安全厂商瑞星、江民科技和金山在各自的国际化道路上演绎了现代版的三国演义。
江民科技通过英国西海岸实验室国际反病毒Checkmark权威认证,通过了CheckmarkL1、Checkmark2、反木马等全部项目认证。江民科技是国内首家通过该组织的每3个月一次复查的杀毒厂商,凭此稳固了其在欧洲部分区域、美国和东南亚等地市场,并且新开拓了西班牙市场。
与此同时,瑞星也获得了英国西海岸实验室的认证,还通过了德国TUV质量认证,从而取得了通行西欧、北欧的通行证。瑞星副总裁毛一丁表示,与企业管理软件、办公软件不同,杀毒软件对核心技术的依赖性更强,更具有天然的“国际性”。只有在杀毒引擎研制、恶性病毒的快速反应等方面达到世界级水平,才可以相对容易的进入国际市场。“但这些需要企业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只有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才永远不会落伍。”
金山则在日本、马来西亚等地获得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据金山公司市场部经理许晓辉介绍,从2004年6月16日开始,金山首先从网游入手,先后登陆马来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地,吹响了中国生产的网游进军海外的号角。之后又在日本发布了金山WPS Office日文版,这是Kingsoft在金山毒霸日文版成功收费之后谋求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除了上述三强外,杀毒软件新秀也在不断涌现,尤其以光华和微点的实力令人侧目。业内人士分析,在不久的将来,在争相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
不同的国际化战略
在进军国际化的道路上,国内杀毒厂商见仁见智。
毛一丁介绍说,中国生产的软件进军全球市场的最大障碍是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科技产品的普遍不信任。如何摆脱这种区域性的品牌歧视成为瑞星拓展海外市场的首要任务,因此在国际化认证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除了通过严格的国际权威认证,树立品牌之外,针对不同地区的本地化营销策略也是开拓国际市场的一张牌”。
金山毒霸事业部副总经理孙国军则把国际化举措概括为三个关键点。
一是优质低价。“要想杀入已经被诺顿、趋势等国际巨头牢牢把持的市场,对金山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免费下载、先尝后买加上低价策略将会成为金山的杀手锏”。他表示,优良的质量才能获得高利润,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多主动权。
二是纯互联网销售模式。在日本,金山采用的是纯互联网销售模式。“我们刚到日本的时候,没有品牌知名度,也不知道把软件放到哪里去供用户下载。不过好在我们的日本合作方拥有大量的网络类合作伙伴,所以,到我们发布的时候,所有相关的网站都有金山毒霸供用户下载,这为我们的成功奠定了第一步。要让用户知道我们。”直到现在,孙国军还念念不忘当初的正确决定。
三是产品本土化。“国外一些市场比国内市场相对成熟,当地的用户也比国内用户更挑剔。因此必须走本土化策略才能更快更好地接近当地用户”。
张辉认为,很多国家利用知识产权壁垒、营销壁垒等对外中国生产的品进行限制,中国软件要想走向世界,必须克服这些困难。国内一些杀毒厂商拓展海外市场的成功经验表明:必须迎头而上,努力适应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通过国际权威的各项认证,增强自己产品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