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TD网络测试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嗅到3G带来的巨大商机。昨日,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司长闻库在3G峰会上表示,TD-SCDMA的产业链已基本建成,并形成多厂商供货的局面。业内预计,一旦3G正式启动,TD将以中国生产的3G标准的身份占领重要地位,其带动的市场规模将无法预计。
昨日,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司长闻库表示,通过8年开发,TD-SCDMA在包括核心网、接入网、芯片、终端、软件、仪器仪表等的产业链上,形成了多厂商供货的局面。目前,3G相关的业务也在大力推进。
“TD-SCDMA的产业链也已基本建成。在TD测试中,就有4个系统厂家,4个芯片厂家和近20款终端的参与。”闻库称。其中,国外厂商也对TD持非常积极的态度,Samsung 、UT斯达康、LG、阿尔卡特、Nokia、北电等都对TD-SCDMA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据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预计,3G投入运营5年,用户将达到1.98亿~2.66亿,6年内3G运营收入累计1万亿元,3G系统设备累计5900亿元,3G终端市场累计40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在3G市场中,TD作为中国生产的标准将抢占先机,多家企业有望从中受益。
事实上,在昨日3G峰会召开之际,相关股票股价便纷纷上扬。国内电信设备制造巨头ZTE(000063)收报38.5元,上涨5.91%;手机制造商波导(600130)收报2.96元,上涨1.02%;中国联通(600050)收报2.82元,上涨2.55%。
ZTE移动事业部副总经理刘鹏另外认为,如果TD-SCD-MA在中国得到运用,“ZTE的收益肯定是会很好。我估计,一旦TD正式启动,该业务将占ZTE总体收入的1/4~1/5。”
◇TD发展大事记
1998年6月30日,大唐电信集团的前身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代表中国提出的TD-SCDMA标准提交给国际电联。
2000年5月,大唐集团代表中国政府提交的TD-SCDMA技术,被国际电联批准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3G),这是百年来中国电信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2002年3月,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拉开中国TD-SCDMA技术全面产业化的序幕。
2002年5月,TD-SCDMA通过MTnet第一阶段测试。
2002年10月30日,TD-SCD鄄MA产业联盟成立。
2004年3月,TD-SCDMA第二阶段测试启动,9月完成测试和总结。
2005年6月,TD-SCDMA产业化专项测试结束。
2006年1月20日,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颁布3G三大国际标准之一的“中国标准”TD-SCDMA为中国通信行业标准,这意味着这一标准技术方案已经成熟,能够指导企业进行制造生产。
2006年2月,TD启动室外测试。
2006年11月中旬,TD在青岛、厦门、保定三大城市对友好用户进行放号,放号规模约为2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