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E刘鹏:创新源自需求 3G致胜之道
“2006年3G中国全球峰会”将于11月15日在北京举行。该峰会是影响中国3G政策决策的“风向标”会议,将决定中国3G牌照发放的具体时间表。Sohu.com IT现场直播了本次会议,以下为:ZTE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精彩刘鹏先生演讲。
刘鹏:尊敬的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我在这儿把ZTE在3G分析所做的一些努力给大家做一个汇报,来跟大家一块分享。
需要介绍的是我们这个图表,这个图形是我们12月份在Hong KongITO会展上的一个会标,这个会标也是我们想对整个产业链、对整个产业链作出的贡献,也欢迎各位到时到我们展台来参观。
我今天想讲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汇报一下ZTE整体的进展,下面就TD我们所做的努力跟大家做一个汇报。
ZTE目前为止整个产品已经在ZTE业务里面占了很大比重,占了很大的比重。GSM/GPRS服务于25个国家,总容量超过6千万线,CDMA2000服务于40多个国家,总容量超过3千万线,WCDMA在近20个国家得到应用。最新报告的就是TD,ZTE也有了5个实验外场。
WCDMA我们在全球,刚刚说我们在利比亚、突尼斯、文莱、尼泊尔、塔吉克斯坦等20多个国家都有我们的应用,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我们在利比亚大规模的商用。利比亚人口有500多万,我们ZTE城建了全国的2G网络,去年我们在2G网络上进行了3G商用网络的部署,从业务平台、核心网完全从用了2G的GSM和3G的WCDMA的一个综合的部署。现在目前的核心网已经达到280万线,在网用户有100多万。尤其值得惊喜的是,在今年9月份,WCDMA的用户已经达到了10万,预计到12月底可以达到30万的WCDMA用户。
另外,今天很多专家讲了,将来3G最重要的是一个IP化,ZTE在移动软交换,也就是IP化的核心网方面已经做出了非常卓越的成绩。就是说目前已经在国际上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已经有4千万线。比如说这儿有一个例子,在尼日利亚,全网的容量1千万线,其中端机容量300万线。顺便说一句,ZTEHuawei在IP的核心网方面采用了IP服务平台,作出了领先于世界业界各个厂家的软交换的平台,这个是至今为止中国的民族产业所取得的集成创新最令人振奋的结果。现在已经在我们的ChinaMobile和联通有大量的应用。
我们的WCDMA在HSDPA方面取得了非常长足的进展,我们在国家第一号移动运营商进行严格的HSDPA测试,通过了很多的第一,这两张表中是当时测试的内容。可以说通过率第一,接入用书数第一,峰值流量第一,算法支持率第一,这个给ZTEWCDMA的系统设备在商用方面的竞争力提供了非常好的保障。同时我们在5月份还发布了HSDPA3.6兆的数据库,来支持HSDPAWCDMA用户未来宽带的发展。
还要说的是我们WCDMA的手机已经步入了欧洲,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等地区,前一段我们还和沃达丰联合定制将来可以看电视的手机。今年预计我们WCDMA的手机出货量要超过120万,可能会达到150万。
对TD—SCDMA来说大家是非常关注的,在国家的主持下,在运营商的支持下,在TD联盟的号召下,我们解决了很多的问题,下面会做一个汇报。
在TD—SCDMA的终端方面,这是我们几款终端,而这几款终端已经在我们大规模的商用网上使用了的,在我们后面的ZTE展台也有我们的手机展出。
上一个内容是介绍了ZTE3G通信整体的进展,下面我们要谈一下TD,TD现在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事实上大家都很疑惑,ZTE又在这个进程中作出了哪些努力和贡献,我们觉得是三个:
第一,TD到底具备不具备商用能力。
第二,TD是不是具备了商用的竞争能力。光能商用还不行,要有商用的竞争能力,因为还有WCDMA、还有CDMA2000等等各种制式,还有WiMAX,你能不能具备商用的竞争能力。所以ZTE的TD在构建高品质的网络方面作出了一些贡献。
第三,TD有没有未来的前途。就是TD最后怎么演进,这是在国家已经下决心要支持TD这么一个产信,值得我们的各位领导、我们的各位专家和我们的从业者所关注的。
下面我就这三个问题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它的商业,第一,测试怎么样。截止到目前我们5个外场的测试,5M N频点50%的测试上,基本符合商用条件。
第二,大家很重要的就是关心主网,经过大规模的外场我们发现,在单频点的同频组网会导致我们的广播信道和导频信道受到干扰增大,影响UE测试性能。外场测试表明N频点组网可以有效降低同频组网中TSO和DwPTS时隙的干扰。
第三,大家知道TD是要用多根智能天线,因此大家在左边这个图看到,有非常多的电缆,使得现场施工非常困难,因此ZTE尽全力开创了光纤到塔顶只要需要一根光纤,解决了工程问题,大大降低了工程的成本和方便性。
这个就是我们在现场大家可以看到两个基架,左右的基架是馈缆环绕很多,很难施工,右边就是一个光纤线就可以通到塔顶,就使得我们TD工程方面在业界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有效降低了工程的难度、工程的成本以及维护的方便。
总结一下,从以上讲的几个问题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TD已经具备了商用条件。
第二,具备了商用条件,具备不具备商业的竞争能力。
我们觉得ZTE在原来GSM、CDMA、WCDMA系列系统的研发基础上,采用了统一的核心网平台,采用了结构件,采用了统一的一些设计思想,迅速的推出了TD—SCDMA的系列化基站。
比如,首先我们在第一阶段推出了27根电缆这样的TD的基站,在第二个阶段有中频电缆的中频拉远的阶段,中频拉远会存在什么问题呢?只能拉300米,对未来的软件升级各方面都会带来困难,同时不适合于来另和组网。ZTE迅速的过渡到了第三阶段,也就是我们用光纤的方式,用基带拉远的方式做分布式基站,这样可以带来非常大的优势。
尽管有了设备我们还要想,如果要想致胜你的TD设备腾不能适合不同场景的需求,我们主要介绍了三个场景:
第一种场景,密集城区,机房难找,传播环境复杂怎么办。我们利用BBU+RRU解决机房问题,多种无线算法降低干扰保证内容。
很简单的就是以分布式基站为基础,所带来的优势从总体上建设成本可以减少20%以上,减少资产闲置率15%以上,这是对保守的一般城市而言。
我们看运营工厂的几种应用:
第一,我们的TD在密集地区可以采用更少的机房,因为可以把基带池放在一个冀中的位置,把覆盖出去。
同时也采用了各种的配置方式,使得整个在建网上大大的降低了CAPEX和未来的OPEX。
第二,在密集城区我们还对密集的场景和高速移动场景对它的技术进行了深化。
第二种场景,候鸟地区。现在中国城市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就是我们的住宅区和我们的工作区分离,使得我在两个地方都有同样的话务高峰,但是到晚上的时候我们的商业区、CBD区话务量就没有了,但是到白天的时候我的住宅区话务量就没有了,但是运营商得在这两个区同时建立大量的资源,总有一部分资源在闲置,怎么办?ZTE也在做智能的基带池,以解决资产闲置率,我想这是ChinaMobile运营商未来严肃考虑的问题。如果资产闲置率能降低到25%以上,我觉得在未来的竞争中是重要的。
第三个问题,从业界很多运营商的成功经验看出,3G未来的业务有69.7%来自于室内,这种室内来自于居民楼、写字楼、会议中心、会展中心、民航机场。怎么来对待这么一个场景?ZTE在TD方面创造性的,比如智能天线可以对室外的用户进行赋型,我们把智能天线的技术往前发展一步,这个对未来的TD的覆盖是异常的重要
这种光纤到楼层的覆盖大家可以看到,底下黑的基价就是我们的基带池,这个基带池放在哪里都行,一层一层的拉远,拉到各个楼层。既使得干扰隔离,同时又容量共享,同时又降低损耗。未来这是一个主要的方向。
还有我们的室外覆盖方案,我这里就不再讲了。
还有我们无线RRU的优势。将来很多的光纤资源很难,是不是作出一些无线的RRU解决这个传输问题也是我们现在做的。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就可能使得TD的这么一个产品具备商业的竞争能力。
第三个问题,TD有没有前途,未来的前途在哪儿。
刚刚各位领导、专家已经介绍了TD往未来演进的路径,尤其是大唐的唐总裁已经介绍了在这方面作出的贡献,我们也和大唐一道在为我们TD未来独立的战略在努力。
比如说TD我们的第一步首先要布置单载波的HSDPA,下一步我们要布置多载波捆绑的HSDPA,来满足整个用户宽带的一个需求,当然还有HSUPA。
在我们整个途径中有这么一个体会,就是我们需要和大唐、需要和更多的企业一块认真的在3G里面推动我们TD的宽带解决方案,时间越快越好。我认为因为3GPP更关注的是W,对TD的演进应该是中国人更关注的。我们ZTE也为未来的发展制定了详细的目标,在哪个时间段完成哪个功能,但是我们更重要的是在十一五期间3G未来的发展应该把TD作为一个独立的姿态,把包括WiMAX的技术融合进来,创造中国进一步的有自主创新、有极大话语权的未来TD系统,我想TD才能在中国乃至国际长期健康的发展。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