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从10月28日起,联通开始在全网测试其综合即时通信业务——超信。根据了解,“超信”所支持的终端比移动的“飞信”更多,目前其测试的终点集中在C网。有媒体报道称,联通即时通信取名“超信”,让人不免联想到“超越飞信”之意,并得出结论认为,在IM商用进程上,联通和移动也在相互较劲。
超信之意不在超越飞信
笔者认为,在无线即时通信这个问题上,一方面,超信与飞信的竞争重点主要是在无线即时通信市场上击垮移动QQ、PICA之类由SP提供的即时通信软件,但如果移动运营商觊觎在传统互联网即时通信市场上抢走“Tencent们”的蛋糕,那就打错算盘了;另一方面,处于产业链统一环节上的运营商之间反倒不存在过多的竞争关系,ChinaMobile和中国联通应该更多地强调竞合,以实现无线即时通信市场上双赢。
对SMS替代效应不大,二者可能协同发展
从产品替代性的角度来看,无线即时通信业务未必会对SMS和语音业务带来冲击,相反,如果无线即时通信业务得到迅速普及,可能会与SMS业务互为补充,产生“协同作用”,将无线即时通信市场蛋糕做大。
对于传统互联网即时通信服务提供商(如Tencent)来说,因为传统即时通信服务提供商已经凭借其多年的发展,笼络了大量的用户群,积累了大量的运营经验,移动运营商很难在固网即时通信方面战胜运营经验丰富的“Tencent们”。因此,尽管在无线即时通信市场上大力打压“Tencent们”,但移动运营商依然需要在传统互联网即时通信服务市场上与“Tencent们”展开合作,实现无线即时通信平台与有线即时通信平台的互联互通。因此,传统互联网即时通信服务提供商的市场空间仍然是存在的,甚至会因为无线即时通信市场的扩大而得到更快的发展。
互联互通仍然一厢情愿
根据梅特卡夫定律,网络价值与网络节点的平方成正比例关系,如果ChinaMobile的飞信和中国联通的超信实现互联互通将会给网络价值带来指数级的增加,对其双方业务量的增展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但是,不难想象,当飞信与超信都正式商用的时候,两者互联互通的问题又将引来业界的一阵争论。可以初步推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飞信与超信互联互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对于网络规模大的运营商来说,免费实现互联互通意味着网络价值远远小于自己的竞争对手可以无偿占用其网络资源,使得双方处于同样的竞争水平之上,无形中扶持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对于网络规模小的运营商来说,免费使用网络规模大于自己的竞争对手的网络自然不错,只是如果没有电信监管部门的“非对称管制”的帮助,恐怕小运营商只能是一厢情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