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实业上市的计划将在近期得到落实。近日Hong Kong媒体报道,中国电信集团已向Hong Kong交易所提出申请,拟将附属工程和技术服务业务等实业剥离上市,募集资金20亿港元。此次在港上市的主体是中国电信新成立的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通服)。为内人士认为,中国电信实业如果在Hong Kong成功上市,将是中国电信实业改革的重大转折点。
“中通服”承载中国电信实业上市梦
日前,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得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同意设立,并在国家工商总局完成了设立登记工作。此前,中国电信集团在其内部下发了《关于成立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通知》,以此做出决定,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广东省电信实业集团公司和浙江省电信实业集团公司共同组建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该新公司注册资本约39.6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电信集团持91.5%股权,广东电信实业集团和浙江电信实业集团则分别持股6.2%和2.3%,分列中通服的第二和第三大股东。
事实上,中国电信将旗下的实业公司资产打包上市是“蓄谋已久”。今年初,中国电信就已经拟定了中国电信实业上市的计划,根据当时的计划,中国电信将以包括上海、广东、福建、海南、湖北和浙江6个省(市)在内的电信实业分公司资产进行打包赴港上市。
据有关媒体报道,当时中国电信拟定的上市公司名称为“中国通讯服务公司”,为了保证上市的顺利进行,中国电信也邀请了毕马威对实业公司进行审计。
而最终成立的上市主体中通服公司也同样让中国电信花大气力对其包装,按照媒体的报道,光围绕中通服的主营业务到底是什么,中国电信有关部门就经过了多次讨论和调整:主营业务由通信建设、IT应用、公众业务以及综合业务等,调整为通信建设、内容和应用、外包等。中国电信的一位人士表示,这种调整还不是最后的结果,以后为了获得投资方的认可,也许还会进行调整。
应该说,电信实业上市正在实现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提出的“中国电信实业公司要做通信运营商的服务商”的战略定位和“重点地区、重点业务整合上市,非重点地区、非重点业务有序退出,不留实业存续企业”的发展思路。王晓初表示,要经过三年努力,改变中国电信主实业发展不均衡的局面,把实业公司带上资本市场,成为效益突出、结构合理、管理高效、机制灵活,具备鲜明现代企业特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专家认为,上市只是一个契机,借助上市,中国电信实业公司将能从组织架构、管理思路和服务能力上得到全面的改进。
实业改革是中国电信的长期任务
2000年,5月份正式挂牌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于当年8月份就作出了积极推进主附、主辅分离,精干主业,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规范和清理多种经营企业,合理有效配置人力资源和组织业务,规范、有序地推进多元化经营的决策。2001年.为了轻装上阵,在海外上市及迎对入世,中国电信开始实施精干主业计划,具体的措施就是实行主附、主辅分离。当年3月,中国电信全国31个省级实业公司全部成立,主业员工数从53万减少到了39.7万人,实业公司已有员工14万人。其中,从主业分离的员工达11万人。
对于中国电信此举的目的和宗旨,时任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的周德强的回答是: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使主体电信企业能够全力以赴走向市场应对国际国内竞争;规范三产,减少不规范的关联交易,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促进主业实业共同发展。
2004年4月,中国电信开始对实业公司进行改制。根据周德强的要求,实业公司按照“抓住有利时机,深化主辅分离,推进辅业改制,促进健康发展”的原则,本着“理顺产权、调整结构,有进有退、合理流动,保持稳定、规范改制,放开搞活、走向市场”的思路,结合实际,区别情况,一厂一制、一企一案,推进辅业改制工作。通过改制,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劳动关系和行政隶属关系,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实业公司整体竞争实力、市场开拓能力、生存发展能力。
但此时的中国电信实业公司,还没有涉及到股权结构的改变问题。2005年,中国电信进入到王晓初时代,实业公司的股权结构调整提到了议事日程。
2005年3月,王晓初在中国电信集团实业工作会议上表示,在完成中国电信核心业务整体上市工作的同时,电信实业也迎来了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在此次会议上,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杨杰代表集团公司公布了当年实业公司的几大目标,其中第三条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夯实发展基础。要通过重组上市、中外合资、兼并收购等多种途径进行股份制改革。5个月后,杨杰在中国电信实业经营工作会上再次强调,实业公司要在体制上实现从单一的国有资产股权结构向多元化股权结构转变。
应该可以看出,电信实业的改革是长期性的,而种种情况表明,中国电信实业公司在经历了几年的变革之后,最终将走向上市。
上市之后
王晓初很清楚,电信实业上市并非目的,而是使其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实业公司何以能让股东们有信心?王晓初的思路是,让中国电信实业做通信运营商的服务商。他认为,无论是中国电信还是其他运营商,包括产业链成员都有非核心业务的外包需求,这给实业公司提供了可观的发展空间和难得的拓展机会。
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单从服务于运营商这个角度看,电信实业公司的对象最多只是中国电信下属的公司,其他运营商断不会把业务给电信实业,这是竞争的必然。
通信专家顾平、陈良在其撰写的《中国电信实业公司转型战略分析》一文中认为,电信实业仅仅把自己定位于通信运营商的服务商,已经不能适应行业“结构性的调整”,等到变化显而易见时,中国电信实业可能会错失转型良机。他们认为,眼下,信息服务提供商正在成为通信行业价值链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中国电信实业公司做“通信运营商的服务商”这一战略定位的内涵,迫切需要在运营商转型、市场外向发展和产业链结构变化中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融入到综合信息服务的大行业中,调整战略布局,发挥集团优势,做通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服务商的领跑者和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参与者,理应是中国电信实业公司的应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