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众厂商在音乐手机产品领域竞争的同时,Nokia、Motorola 、索爱等厂商将视野投向了产业链的另一端,那就是音乐内容产业链的开发。再加上ChinaMobile和中国联通此前打造的全国统一音乐平台,一时间有关音乐内容的战争一触即发。
分析师指出,面对这个极具商业价值的音乐内容产业,手机巨头和运营商虽然谙熟“得内容者得天下”的道理。但由于音乐手机电池和播放器音质等硬件障碍,以及运营商网络接入有待统一等诸多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短期内指望数字音乐内容赚大钱的想法不太现实。
手机音乐内容服务成新热点
“Nokia、Motorola 、索爱等几大手机巨头似乎从苹果‘iPod音乐播放器+iTunes音乐服务’捆绑销售的玩法中受到了启示,纷纷涉足音乐内容产业。”网舟咨询分析师朱琳说。几大巨头在中国不但请来当红音乐艺人担任其品牌代言人,还把音乐手机与音乐内容结合,欲打通音乐手机产品产业链,未来好在增值服务中赚到钱。
Nokia收购了全球知名数字音乐平台和数字媒体分销服务巨头Loudeye以求进军手机音乐服务市场。Nokia全球副总裁邓元鋆在9月底杭州音乐手机发布会上,不但请来潘玮柏、孔令奇等艺人助阵,还直言不讳地道出了Nokia要成为“移动音乐时代领跑者”的决心:在产品上,以“音‘悦’生活”为主题,大力推广“XpressMusic”品牌;移动音乐服务上,Nokia“音‘悦’汇”中文音乐网站可为用户提供EMI、摩登天空等多家唱片公司的正版音乐下载。
无独有偶,Motorola 近来爆炒iTunes音乐手机。有外电报道称,Motorola 正在测试一项面向手机用户的数字音乐服务“iRadio”,预期在明年对外发布。记者同时想起了今年8月底Motorola 推周杰伦成为其大中华区品牌代言人,并推出了MOTOROKR E2音乐手机,周杰伦一番“我换地盘了,到MOTOmusic来找我吧”的广告语更昭显出Motorola 欲在音乐手机内容领域大干一场的野心。
此外,坊间传闻数字音乐市场的王者Apple公司也将于明年年初推出音乐手机和手机音乐服务。苹果将在其首款手机中提供完整的iTunes/iPod集成兼容。和Motorola 的iTunes手机不同,苹果将不会有任何曲目限制,音乐曲目数量完全由手机存储能力决定。
加上“音乐手机教父”索爱的Walkman音乐手机及其M.Music无线音乐俱乐部,还有今年Samsung 的E878音乐手机和Samsung 乐园,我们清晰地发现几大手机巨头在终端争夺之余,已经搭建起了一条产品加内容全面融合的“音乐销售”新战线。
手机巨头博弈运营商
“从最早的产品战到价格战,音乐手机下一步要开打内容大战。”易观国际分析师林娟指出。音乐内容作为手机增值服务的诱人的蛋糕,令厂商和运营商垂涎。据InStat咨询公司最新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亚洲手机用户在铃声以及音乐下载上的总支出约为33亿美元,未来到2010年有望达到90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2010年之后,还将呈现快速上扬态势,其中中国和印度将扮演移动服务市场生力军的角色。
“3G网络的出台,以及音乐功能手机的推出,意味着未来的手机音乐服务市场将成为热点中的热点。”In Stat咨询公司产业分析经理王靖表示,“曾经的手机铃声是移动音乐产业的主流,而未来该位置将转交手机音乐。”
国内运营商们似乎对此窥视已久,不约而同在3G到来之前,将手机音乐这张牌捏在自己手里。
ChinaMobile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中央音乐平台”,跳过SP直接与众多唱片公司签约合作,提供彩铃、手机音乐下载等所有音乐服务,还于去年9月推出了《音乐手机定制规范》,不但对其定制的音乐手机的软、硬件配置进行了规定,还特别规定所有定制的音乐手机必须有ChinaMobile“MUSIC”标志和专用的音乐接入键,以便直接链接ChinaMobile的无线音乐门户网站。与此同时中国联通也将2006年作为其无线音乐年,推出自有品牌的联通无线音乐排行榜。
易观国际分析师符星华认为,运营商此举的用意非常明显,一方面控制了上游的音乐内容,另一方面又控制了终端厂商,从而将自己置于产业链中老大的核心位置,找到了与终端最佳的博弈点。
得内容者能否得天下?
随着手机音乐服务市场的不断催熟,手机终端厂商和运营商在手机音乐服务上的竞争将异常激烈。对于这些野心勃勃的厂商,音乐内容的获取对于音乐手机市场份额多寡有着怎样的意义?“得内容者得天下”是否成立?横亘在他们面前的还有哪些有待排除的障碍?
“内容方面对于音乐手机确实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整个产业链的配合,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生态环境至关重要。”Nokia一位工作人员坦言内容对于音乐手机推广的重要性。
赛迪顾问分析师李学芳分析了当前摆在众手机巨头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她说:“为了共同将音乐手机做成一个普及型产品,并催熟音乐内容这块巨大的市场,当前终端厂商需要在手机播放的音质上至少与便携音乐播放器达到同样的水平,并且在电池容量、使用时间等方面也要给MP3爱好者以巨大的吸引力”。
除了克服手机电池和播放器音质等硬件障碍,朱琳还谈到了运营商的网络接入不统一带来的麻烦,那就是目前运营商的网络接入采用的WAP、彩信等不同技术都是独立平台,不能实现内容、计费、管理的横向统一平台。
朱琳最后谈道,由于在北美等地区,数字版权普及工作做得比较好,对于推动音乐手机使用者花钱购买钟爱的音乐内容极具意义。但从当前中国的市场环境来看,“音乐内容版权问题仍处在磨合期,非正版和未经授权私自下载的问题仍很猖獗,因此面对当前中国数字音乐内容刚刚起步、尚且混乱的局面,几大巨头寄希望于在中国市场赚到钱暂时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