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长春市一些媒体开展了“SMS投票”评选优秀老师、优秀校长的活动,结果却出人意料,演变成了一场变相“商业贿赂”大赛。许多家长和孩子“买几十张电话卡为老师和校长进行SMS投票,通过所有周围人的手机疯狂地一通狂发……”,最终票选的结果并不是民意的反映,而是看谁的学生家长更舍得出钱。
作为中国娱乐经济的里程碑,“超级女声”的评选也遇到了同样问题。据传闻,新疆的一对选手,仅在新疆就通过移动公司买了9000张卡,专门用于SMS投票。除此之外,各个“粉丝”团“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集资购买SIM卡投票已是公开的秘密,据笔者了解,河北某县移动公司去年就借此大量放号,一举实现业绩“大跃进”。再加上新生的各类专业“投票公司”,凡此种种,使得“超级女声”组织者不得不取消了SMS投票……
曾几何时,我们曾经欢呼SMS为代表的“拇指文化”开创了一种新的民意表达方式,是平民意志的胜利,如今,我们却不得不承认:SMS并不能真正代表民意,它归根到底还是商业利益的表达。事实上,SMS是与SIM卡绑定在一起的,而SIM卡却无法和自然人绑定在一起,也不可能限制一个人拥有SIM卡的数量,所以SMS的数量并不能代表支持者的数量,它代表的是支持者花了多少钱或者搞到了多大的折扣,因此它无法作为民意代表的合格载体。
同理也可以推广到整个移动通信文化,手机确实可以更加方便地表达每个人的意见,但这种表达其实是没有保证的,并不是一种可靠的民意统计渠道。
“超级女声”为代表的“SMS投票”带来了互动营销的概念,它把节目和个性联系在一起,把SMS与品牌联系在一起,用立体营销的方式来获得更大的传播,这里面还有很多发展空间,还有许多内涵可以挖掘。但是这一切仅仅是营销,不是民意。
手机确实可以更加方便地表达每个人的意见,但这种表达其实是没有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