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节SMS共“摁”出1600万 祝福SMS“技术含量”低
记者从北京移动、北京联通、北京网通等公司获悉,9月30日和10月6日,北京千余万手机和小灵通用户发出SMS至少1.6亿条,按每条一角的资费计算,京城手机用户至少摁出了1600万元的SMS经济。
中秋SMS量逼近春节
仅中秋节一天,北京小灵通百万用户就发送出了近两百多万条的SMS,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发给移动手机用户的。
北京移动的消息显示,北京移动用户在中秋夜SMS发送量最高时突破200万条/小时,已经逼近今年春节300余万条/小时的最高纪录,为平时发送量的2倍多。而一家SP下载统计显示,国庆中秋节期间,SMS花样繁多,其中“亲密无间”、“温馨真诚”、“变相损人”、“搞笑搞怪”四类SMS最受手机用户青睐。
祝福SMS“技术含量”低
中秋刚到,张先生便将自己搜罗到的精彩SMS群发给亲朋好友。但几分钟不到这些SMS却陆续回到他的手机上,只是名字不同。这种情况许多手机用户都遇到了,好的SMS互相转发,内容大多雷同,有的连名也不署,看了SMS竟然不知道对方是谁,有的甚至连别人的名字都一起发了过去。来自重庆运营商的统计显示,“双节”期间,重庆手机用户一条SMS被转发了10万次。“转发内容一样的SMS,其实是一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做法。”一位SP人士说,现在在人们之间流传的热门SMS大多是网站SMS写手所为。节日SMS应该提倡“原创”作品,哪怕有错别字、语病,对方也能感受到那份真诚与祝福。信报记者廖奇记者观察老年人爱上SMS祝福“光中秋节一天,我就发了100多条SMS,手指都抽筋了。”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的张先生说,让他惊讶的是,平时根本不用手机的老爸今年也迷上手机SMS了。与他们父子俩一样,今年“两节”期间发SMS已经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把我的收信箱都给挤爆了!”张先生的爸爸张老先生对记者自豪地说。类似张老先生这样的SMS新生力量记者也在身边发现多位,显然,SMS问候已变得老少咸宜。对此,诸多业内人士分析,人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逐渐重视,以及运营商大幅下调移动通信资费,都带动了中老年手机用户的迅速膨胀,而各种增值业务层出不穷也是今年“双节”SMS火爆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