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朝阳产业,堕落到现在的落魄,SP走到今天到底该怨谁?
2006年9月4日,ChinaMobile称SMS业务仍将强制执行“二次确认”。在运营商的强硬态度下,SP的日子过得风声鹤唳。从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6月开展SP专项整治以来短短几个月内,164家SP在政府的管制措施下寿终正寝。
据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数据,中国SP总数目前已经超过16000家,而截至2004年年底,这个数字仅为9000家左右,仅仅一年的时间,SP数量差不多翻了一番。
“我们对数万个用户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2次确认后有98%的用户不会再续订,SP(电信增值服务)离全行业关门不远了,”一家SP总经理悲观地说,“ 最长42天的免费业务体验期加上2次SMS提醒,已经基本上封堵了不良SP强制用户订阅业务的可能性!”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时期。”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空中网(Nasdaq:KONG)董事长周云帆(周云帆新闻,周云帆说吧)颇感遗憾和无奈。据了解,空中网是与移动运营商关系最亲密的SP之一,在过去几年的SP治理风暴中,空中网一直独善其身,几乎没有受到移动的任何处罚,如今也未幸免于难。
据了解, ChinaMobile自2000年11月10日开始推出“Monternet计划”后国内SP开始萌芽,2002年SP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2003年井喷式突进,成为SP发展的鼎盛时期。据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SMS发送量为10亿条,2001年189亿条,2002年900亿条,2003年达2200亿条,在这一条条成几何指数增长的数据中,SP创造了“拇指经济”的神话。
然而红极一时的SP,如今已尽显疲态。
红火的SP时代已成历史
SP的出生,缘于2000年ChinaMobile开创的Monternet。
1999年,日本i-mode的成功推广被看作是无线互联的英雄,而中国在无线增值领域却是一片空白,中国的手机仅能接打电话。
2000年9月,ChinaMobile市场经营部张跃率团赴日本NTTDOCOMO公司取经。经过考察,ChinaMobile创办成立“Monternet”,给SP的出生指明了方向。
2000年12月31日23点30分至2001年1月1日零点30分,短短一个小时,全国手机客户就发送了2千多万条元旦祝福SMS。SMS在一夜之间如星火燎原。经过市场磨砺的中国无线互联网,切实地选择了“SMS”作为未来无线互联市场的敲门砖。
但这个时期只是SP最为红火的时候,其后便迅速地衰落下来。
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中国共有18400多家增值服务公司,其中86%在信息服务业,也就是说,全国有1.6万多家俗称SP的企业,包括跨地区经营的1052家。“但2005年的SP中,亏损企业仍占大多数。”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电信与信息服务咨询中心常务副主任胡世民向记者表示。虽然亏损者的比例与2004年度相比已经有6个百分点的下降,而且持平者和赢利者的比例均上涨了3%,但SP业内仍普遍认为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国家不断有新政策出台,运营商对我们的管理力度也在缩紧,很多SP日子比较难过。”北京掌讯远景数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黄一峰表示。他对“难过”的进一步解释是:“过去想一夜致富,小投入大产出,利用某个技术漏洞或小技巧发展壮大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
“但我们不认为这种赚快钱方式会持续多久,1.6万家SP,3000多亿元的市场,已经把市场分得很碎,而且其中很多是地方性的企业,在竞争上会很难。”Sohu.com高级副总裁龚宇在论述门户型SP的可持续发展时这样表示。而ChinaMobile“11条军规”的实行,对SP来说,更是一个沉痛的打击。
据悉,该方案从7月10日启动,8、9月对老用户开展全量订购提醒,最晚在9月底完成。与此同时,从年初开始一再推迟的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统一SP代码计划也迅速走上台前。ChinaMobile的系列新规一出,纳斯达克上市的SP公司股价应声而跌,咨询机构、投行等对SP后市亦是一片看跌,跌幅从10%到40%不等。
统计显示,从7月1日至今,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各家SP公司的市值已跌去上百亿元,首当其冲的是空中网、华友世纪和掌上灵通等纯SP概念股,新浪、Sohu.com等门户网站的股价虽跌幅较小,但也纷纷调低了本财年的营收预期。
据SP概念股空中网预测,2006年该公司的营收将从2个月前预测的1.1亿至1.15亿美元下调至8500万至1.05亿美元;Sohu.com则预计,2006年第3季度和第4季度无线营收都将减少约150万至250万美元;而中国SP“排头兵”Tom.com则预测说,不考虑收购Infomax的影响,公司运营将因ChinaMobile潜在的政策调整下降15%乃至更多。
在强硬的管制措施面前,SP哀鸿遍野。
SP为何堕落
从出生时的红火,到现在的堕落,SP走到今天受什么原因驱使?
《IT时代周刊》在采访中获悉,SP走到今天,除了在技术上存在漏洞外,在运营模式上的坑蒙拐骗也是其堕落的因素。
据了解,运营商在没有开通“Monternet”平台之前,其主要业务集中在语音服务方向,他们对新增的无线增值业务不了解。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第一批SP诞生了,但这些SP的工作人员大都是软件工程师出身,他们靠着给运营商搭建系统应用平台的契机而最终把自己给转行成了SP,这其中就包括目前已经上市的一些SP企业。这些企业在做SP时,由于运营商的SMS等无线业务的平台是由他们搭建的,他们技术精湛,对系统非常了解,同时他们对系统的漏洞也非常了解,在SP的系统里留下了自己的“后门”。在SP的伎俩下,运营商充当了一会冤大头。
而且,因为急功近利,导致运营商开发的系统平台技术漏洞百出,让投机的SP乘虚而入,虽然使整个SP市场一下子火了起来,但消费者投诉的问题也不断推陈出新,让运营商头疼不己。
据了解,开发一个这样的系统平台要集中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一旦系统平台投入运行即便系统有一些漏洞,一般情况下运营商是很难有勇气把平台推倒重来,进行重新开发。因为这样会丧失运营商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机 。鱼龙混杂的SP市场,给运营商带来了庞大的网络流量和丰厚的利润。面对诱惑,运营商权衡利弊,对SP的违法行为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上演猫捉老鼠的游戏,消费者施以假象。
在庞大SP队伍所提供的内容中,绝大部分是附加值不高、服务内容同质、意义不大的娱乐产品,大家都在玩概念,抄概念,很难拥有忠实的客户,这也造成自己营销推广能力很弱,必须在运营商的“碗里找饭吃”,这种合作模式决定了SP对运营商的绝对依赖关系,加之SP没有竞争的技术产品,被淘汰是早晚的事情。
ChinaMobile的Monternet模式在运行多年之后随着用户使用环境、SP竞争环境以及网络业务日趋复杂,也正面临着转型,这必然会对SP的生存环境造成重大影响。中国联通随着移动数据业务在总收入的比重上升和前期一些数据业务推广失败的经验总结中,开始尝试运营新的商务模式,尤其是部门组织架构的调整、企业领导职位的变化,使得一些依靠关系营销的SP面临的环境不断恶化。
另外SP开发业务多以技术为导向,对用户的需求估计失误,一些新兴的业务多是烧钱(移动证券、移动外汇、移动支付)其业务收入也仅有几万元。前期引入的风险资金在看不清SP方向的情况下拒绝支付更多的资金,而前期技术投资又未能收回,迫于压力,使得一些SP铤而走险,将业务利润的来源寄托于强迫用户定制或设置陷阱上。而SP的这些行为必然引发新一轮的制裁,直接后果就是资本市场对于SP的失望。
由于运营商存在一种利益相关的矛盾心理,这让SP看在眼里,有恃无恐,无形中助长了SP的嚣张气焰。然而,这种日子并没让SP好过多久,随着消费者的投诉增加,运营商的压力一天比一天大,在政府部门和消费者的压力下,运营商开始强制措施,欲杜绝SP的胡乱作为。随着运营商逐步接手系统平台的2次开发和升级改造,以及运营商技术实力的增强,靠漏洞致富甚至成功上市的SP们发现,自己预留的“后门”被一个个关上,SP赚大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了。
3G门槛前的洗牌在即
在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ChinaMobile的新规下,SP如坐针毡。2006年7月10日,ChinaMobile正式下达对SP历史上最为严厉的“二次确认”整顿命令,创下SP诞生6年来之最。命令要求,对所有梦网定制类业务(含SMS、彩信、WAP门户类业务)客户在正式收费前,都要进行2次提醒确认,在给客户提醒确认的时间段内,客户可免费使用业务。消息出来后,TOM、空中网、华友世纪等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中SP股的市值集体跳水,上百亿元瞬间蒸发。
在新规面前,SP若不想死亡,只有通过变革。而最好的机会是中国通信市场即将迎来3G的应用,这会是SP的一个机会吗?
据了解,ChinaMobile现在正在打造新的数据业务产业链,未来数据业务将是3G时代的主要业务,其收入很有可能超过语音。ChinaMobile开始选择合适的时机把潜在的3G业务逐渐收拢到自己门下,目前ChinaMobile收购了凤凰卫视19.9%的股权,将与凤凰卫视在创新移动内容、产品、服务和应用的开发和推广方面展开合作。入股凤凰移动,是ChinaMobile向“信息”专家这个方向迈进的一大步。通过扩展电视渠道、取得节目资源,在3G即将来临的时代谋求对产业链更大程度的控制。
早在去年,ChinaMobile就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卓望公司。这家公司在成立之初就被冠以“ChinaMobile梦网运营支撑中心”,主要负责Monternet门户业务的运营及新产品的开发、运营和支撑。这样的业务范围已经和SP没有什么区别。
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完全可以预见,ChinaMobile凭借其独特的优势,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国内最大的SP。
既然ChinaMobile有意做SP老大,那么在这次浩劫中留下来的精英SP就得转型。整顿对于SP来说是一场灾难,但却能使SP尽快从以前的业务中脱离出来,固步自封还想靠老办法赚钱,冒的风险只会越来越大。整顿加速了SP的转型,能够使SP真正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不断加强自己在产品方面的创新能力,在未来3G时代定好自己的位置,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对遭受罹难的SP们未尝不是一种机遇。
空中网有先见之明。当别的SP只顾抢钱时,空中网就开始打造空中传媒、猛犸这样的品牌;当现在众多SP一片迷茫不知何去何从时,空中网又投重金打造自己的kong.net,向无线门户转型,每一步都走在了前面,给SP的转型树立了一个范例。
随着国内电信运营市场竞争和加速开放,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人们需求的多样化,电信的传统产业链正在延伸和发展,一个包括“设备供应商、基础网络运营商、内容收集者和生产者、业务提供者、用户”的新型产业价值链正在形成。
在这样的背景下,再由一个基础电信运营商跨越整个价值链条,并将每个环节都做得很好已不大可能,也不现实。这必然要求电信运营商改变过去的经营模式,由传统的封闭式运营模式逐步走向开放,树立新的经营理念,建立一种能够吸引足够多有实力的电信增值服务商参与价值链服务提供的运营新机制。
但毋庸置疑的是,SP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顺势者昌,SP们的新生路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