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无数的“超级女生”粉丝们来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从2006年8月开始,他们已经不能通过ChinaMobileSMS的方式支持自己喜欢的选手,而从9月2日开始,联通SMS和小灵通SMS的投票方式也相继被取消。即使没有了SMS这种快捷的投票方式,粉丝们仍然可以通过固话、Monternet和QQ等其他方式表达自己对偶像的支持,而当中真正承受痛苦和负面影响的却另有其人。
2005年的“超级女生”除了让平凡女孩李宇春一夜之间跻身FORBES富人行列,同时也带给作为湖南卫视“超级女生”合作伙伴掌上灵通数千万元的SMS收入,然而2006年,掌上灵通在SMS量最大的超女决赛阶段突然出局。尽管超女仍然万众期待,然而在这个被称为SP寒冬的2006,掌上灵通却再也无法实现其昔日的收入辉煌。
实际上,2006不仅仅是掌上灵通的寒冬,在此之前,对违规SP的整顿和限期整改以及“二次确认”的整风运动早已让移动增值市场多少带有了一丝肃杀。TOM、灵通网、新浪和空中网等SP早就承受股价下滑的损失,而从7月末空中网裁员15%开始,各大SP纷纷加入了裁员节流的行列。一场SP行业的洗牌行动早已开始。而发起和倡导这次洗牌行动的,是移动运营商。
洗牌的原因在于整治SP市场的混乱,而运营商清理市场的真正原因却不仅仅在于此。种种迹象表明,ChinaMobile正将把SP赶到CP的位置上,重新布局增值业务产业链。
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运营商来自于语音业务的收入增长日趋放缓,而利润丰厚的移动增值业务市场让昔日的SP经历了了类似于“抢钱”体验,却让运营商尝尽了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滋味。毫无疑问,3G将带来丰硕的新业务收入,移动运营商迫切希望在3G的市场上更加严密地控制价值链,将“移动通信专家”的品牌形象成功转换成“移动信息专家”。因此,运营商深入介入内容产业已是在所难免。
2004年北京卓望信息成立,ChinaMobile开始酝酿向产业链下游进军。2005年,ChinaMobile对最大的手机音乐市场下手,通过“无线音乐排行榜”设立营销和内容平台,加强控制力度和内容营销,2006年,ChinaMobile通过打造了自己的无线音乐平台品牌——M.Music取代SP成为整个无线音乐链条的核心;同时,ChinaMobile通过推出飞信移动即时通讯的排他性服务,关闭了其余SP进军移动即时通讯服务的大门;ChinaMobile禁止在SIM卡中内置SP业务,加大在数据业务方面的管制力度;从2005年开始,ChinaMobile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整顿独立WAP市场的举措,而2006年二维码技术在WAP领域的高调应用更加表露了ChinaMobile成为3G时代手机上网唯一通道的决心。
过不了多久,超女迷们依然可以通过SMS支持他们的偶象,只是,SMS的收入的受益人不再是掌上灵通,而是ChinaMobile的梦网运营单位卓望信息。ChinaMobile市场整风运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其成为“移动信息专家”的战略也一步一步实现,而SP们的冬天愈发寒冷。是转型成为CP,是多方联合提高话语权和谈判能力,还是在其他领域寻求发展机遇,SP们该有个决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