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虽然很火,但真正让业界心动的互联网概念依然是搜索,这一点不容置疑。而当搜索与李嘉诚走到一起,并且赋予了无线的概念,大家可以想象其有多激动人心。近日有媒体报道,创立仅3年的无线搜索服务提供商Cgogo,已在2个月前获得来自Hong Kong李嘉诚基金会2000多万美金的战略投资。据有关人士透露,在无线行业上,李嘉诚旗下在大陆拥有Tom无线,并且在Hong Kong拥有和黄3G运营资格。随着大陆3G牌照发放的临近,亦希望在无线搜索上掌握话语权,于是决定以战略投资的身份入股Cgogo。
对网络经济的界定,只能是动态的,要说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着是网络经济概念变迁的历史。最初,人们把网络看作是信息传播渠道;之后随着电子邮箱等工具的出现,有人将其看作是人与人之间新的联系形式;再后来,互联网发展比较成熟的时候,有了眼球经济的说法,认为点击率和流量是互联网企业和网站生存的根本;到了最近,随着Web2.0浪潮的风起云涌,又有人提出网络经济就是互动经济,强调人与之间的沟通、反馈和互动。
近年来,随着Tencent和TOM的火暴,人们对诸如恶搞和娱乐给予了更多的目光,而张朝阳更是摆明了要打娱乐牌,当前甚至直接把Sohu.com重点推广的博客定位在“玩”、“弄”上,“玩·弄”版Sohu.com博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推出的。有鉴于此,也有业内人士将当前的网络经济定义为娱乐型经济,“胡戈”成为与“凯歌”并列的一大概念,可谓明证。
在笔者看来,虽然大家按照互联网技术发展程度高低和不同阶段关注重点的不同,将网络经济以不同形式加以界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玩的都是概念。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将网络经济归为概念型经济,无论是网站还是互联网企业,无不靠玩弄概念获得眼球,赢得点击率和流量,最终得到VC的青睐或成功上市。就此而言,一旦李嘉诚+搜索+无线的三位一体、三者皆热的概念浮出水面,这样的概念实在非常有吸引力,甚至因此提升了无线搜索在广大VC眼中的地位。
据说,Cgogo是一家专业从事搜索引擎开发的公司,由曾经创立美国VoIP电话供应商NeTrue的海归人士朱波于2003年创建。目前其是中国联通SP平台和ChinaMobile梦网的搜索服务提供商,也是最早在无线互联网上提供搜索服务的公司之一。2004年,Cgogo曾获得来自风险投资商集富亚洲的第一笔500万美元风险基金。由此看来,Cgogo获得李嘉诚的青睐,显然不仅仅是因为其概念的吸引力,而是其可以预见的前景对李的诱惑。在笔者看来,无线搜索的前景是相当宽广的。
首先,老牌搜索运营商的青睐,提供了基本的技术保障。前不久,海尔手机与Baidu.com在京联手推出中国生产的首款具有“Baidu.com快搜”功能的手机,试图打造所谓的“中国人的移动快搜生活”。凭借“Baidu.com快搜”,消费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手机直接进入Baidu.com强大的搜索功能,搜索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事实上,当前进入搜索领域的企业很多,包括传统的搜索引擎运营商和手机厂商在内,都对无线搜索虎视眈眈,希望能在这个聚宝盆里分杯羹。
其次,厚实的用户基础,是无线搜索存在的条件。相比于传统的搜索引擎用户,无线搜索的用户基数无疑更为庞大,可以说能够上网的用户几乎都有手机。相对而言,拥有手机的用户却不一定有条件上网,即使有条件上网,也不一定有时间上网。当前的现状是,不少企业就禁止员工上班期间上线,有的甚至直接没有上网条件。仅此一点,无线搜索的市场前景都不会逊色于传统的搜索。
再次,说不尽的需求,是无线搜索发展的根本。当前,做企业的,要用搜索引擎进行产品推广,了解进货渠道,掌握竞争对手状况;做研究的,通过搜索引擎搜索海量信息和资料;喜欢体育的,搜索引擎能帮助大家进行海选,只关注姚明信息的,你看到的每一条新闻里都会出现“姚明”两个字眼。事实上,很大一部分人已经形成了搜索引擎综合症,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都离不开搜索引擎。毫无疑问,无线搜索的市场需求空间是巨大的。
最后,无与伦比的用户体验,则保证了该市场的发展潜力。看过手机电视的人清楚,手机电视的概念虽然诱人,但限于屏幕太小、清晰度有限和连续性存在问题,用户感觉并不是太好。但是,由于手机电视的随时随地性,还是让不少人青睐有加,与之相比,无线搜索的用户体验就完美多了,手机电视的优点它都有,没有的大部分也有。就此而言,无线搜索的用户体验是无与伦比的。
既有丰厚的用户基础,又有基本的技术保障;具有较多的用户需求,又有着良好的用户体验,无线搜索想不火都难,李嘉诚的加入则成了这场“大火”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