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P业务尽管没有出现像当年SMS业务一样的井喷式增长,但其增长速度仍然非常可观。更为重要的是,运营商加强了对WAP业务营销渠道的控制,使得WAP业务在发展过程中避免了许多SMS业务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混乱与无序。
1. 移动运营商与免费WAP站点拥有共同利益
在经历了最初3年的低增长后,由于应用和技术的升级,2004年WAP业务开始出现了生机,表现为用户和站点规模的扩大,WAP成为运营商增值业务领域收入最高的业务之一。
日韩由于起步较早,手机网民数已经超过了互联网网民数,2004年底日本手机网民7460万、互联网网民6680万,韩国手机网民3240万、互联网网民3070万。相比之下,国内运营商的WAP用户群存在很大的增长空间,2004年底为4230万(移动3416万,联通814万),2005年,手机网民数量达6702万人,增长速度为58.4%。预计2007年WAP网民用户将达到1.4亿,超过中国Web网民数。
由于语音通信资费的不断降低,移动与联通的ARPU值近年不断下滑,而WAP站点与用户的规模化发展,为移动运营商在数据业务方面带来了收入增长机会。
虽然免费WAP资源的出现,也对Monternet等原有的内容盈利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它对整个行业的成熟起到了催化作用,并且为运营商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流量费用。如何把收费和免费业务一起做大做强,是运营商面临的新课题。
2. 移动领先,联通跟进,电信起步
在ChinaMobileWAP正式商用近一年后,2003年7月,中国联通的WAP业务开始计费,ChinaMobile开始面临WAP的竞争和市场压力。在吸收了ChinaMobile在早期市场上的一些教训和经验的同时,基于CDMA1x的网络优势,联通的WAP在业务推广、流量预付费、终端的统一等方面都做得比较完善,WAP市场形成了两大阵营的较量。
2004年,中国电信“灵动星空”业务在各省市陆续启动,“灵动星空”致力于推动无线上网、收发电子邮件等PHS(小灵通)数据增值业务,它与移动、联通的WAP业务十分相似。截至2005年9月,中国电信PHS(小灵通)用户共发展5557万户,但其中的WAP用户寥寥。
自2004年起,联通削弱了对CDMA手机的捆绑销售推广力度,导致手机销量在2004~2005两年内处于发展低谷状态,其WAP用户占总体用户群的比重也有所下滑。
3. 运营商力推WAP应用
2005年,ChinaMobile将WAP业务确定为年度重点业务之一,一大举措就是降低流量资费。截至2005年7月,全国已有23个省份推出了10~30元不计流量的WAP包月服务。中国联通也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大增值业务的推广力度,开展了多种体验式营销活动。中国联通确定“uni”为“联通无限”的提升品牌,旨在用“门户”和“媒体”概念来提升联通的移动数据业务品牌。
WAP业务尽管没有出现像当年SMS业务一样的井喷式增长,但其增长速度仍然非常可观。更为重要的是,运营商加强了对WAP业务营销渠道的控制,使得WAP业务在发展过程中避免了许多SMS业务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混乱与无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