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市场的混乱有目共睹,其中牵扯的厉害关系也是错综复杂。就在《IT时代周刊》期望涉水一探究竟时,才发现真相是如此地难以捉摸
什么是真相?什么又是无奈?当纠纷出现时,我们期望,真理能够越辩越明。
2005年6月5日,本刊发表了一篇名为《ChinaMobile增值产业混乱不堪——期待英雄》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文中提及的“灵通丑闻”事件的当事人——掌上灵通公司,对此存有异议。掌上灵通公司书面提供了该事件的经过,并以此为依据,亲自为《IT时代周刊》写好了一篇“后续报道”, 并以“企业和媒体可谓流水与浮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提醒媒体,希望本刊能尽早刊发,平息此场“风波”。
《IT时代周刊》非常认同掌上灵通公司提醒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并深知能载、也能覆《IT时代周刊》这个“舟”的“流水”是广大读者而不是其他。
本刊对待新闻事件一贯秉承公正客观的原则,在此我们愿意披露一些本刊关于《ChinaMobile增值产业混乱不堪——期待英雄》成文的幕后经过,同时也对掌上灵通公司提供的事件经过作一个解析,让读者更加翔实清晰地了解事实真相。
记者亲身经历的“捆绑”
引发《ChinaMobile增值产业混乱不堪——期待英雄》成文的并不是手机被绑定增值业务,这样的事无论对设陷阱者还是掉入陷阱者,都已经没有一点新意了。但是作为手机使用“老手”,又关注SP企业2年余的记者来讲,以下的亲身经历让人不得不开口说点什么……
发现:4月27日,《IT时代周刊》记者按照论坛帖子里讲的方法查询了自己手机,分别得到从186203004端口、1862030042000的回复:“您定制了下列梦网彩信业务(回复‘QX序号’可进行对指定业务的退订):1,掌上灵通,彩信免费体验,免费。”经调查,本刊记者周围使用广东移动手机共26人,有18人被定制了掌上灵通彩信业务。
投诉:发现问题后,多人曾向广东移动1860投诉,得到的答复却版本不一:网络遭受黑客攻击;你可能忘记自己定制过此业务了;你的手机肯定被其它人用过,例如小孩或办公室其他人员,他们可能定制;该业务是免费的,你不用担心……
退订:本刊记者按照SMS的提示在3个小时内多次退订,得到从1862端口的回复均为:“对不起,系统忙,请稍后重试。”由于无法从SMS中得到掌上灵通的客服电话,只能再次致电1860要求协助退订,1860客服提供了掌上灵通上海客服电话,本刊记者表示不方便拨打长途,1860客服称:只能找掌上灵通进行处理。此后2个半小时,记者十余次拨打1860提供的电话,均是忙音。不得已再致电1860要求协助退订,1860客服要求提供手机密码、机主姓名等系列资料,否则不予退订。记者表示不知道自己手机密码,1860客服指点道:你可以带上身份证到当地营业厅查询……
结局:大费周章之后,当本刊记者声明是媒体记者后,客服班长在3分钟后来电表示,已经帮助退订了业务。
质疑:商业纠纷在所难免,《IT时代周刊》披露上述情况也不是想老生常谈。本刊记者只是想将目前SP行业存在的、隐藏的多种问题展现出来,引起行业的关注与思考,以期能早日结束其混乱的局面。
但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以本刊记者亲身经历来看,ChinaMobile公司接入SP的技术要求这么低吗?掌上灵通公司作为增值业务领域风光无限的上市公司,业务的技术实现真的这么差吗?
术语引发的诡异与混乱移动增值业务被广泛使用,说明用户层面应用浅显易懂,但后台技术实现层面却不是一般用户可以了解的。很多掉入陷阱的用户在投诉时,常被一堆专业术语搞得晕头转向,原本还理直气壮的感觉,瞬间就被所谓的“专业”弄得尴尬不已。此次事件,一样上演了这种戏码。其实,一切只要说开来,并不难懂……
掌上灵通公司在给《IT时代周刊》的“后续报道”中阐明:“所谓‘灵通事件’是在提取广东移动彩信用户时,由于同步程序发生错误,导致产生了免费服务的用户。但该错误并未向任何用户发出任何信息,也不会产生任何费用。”因此,不能冠以“丑闻”、“捆绑”等字眼。
从其说明的文字当中,我们没有看到实行“误操作”的具体人或单位,也没有明确“该错误”是否就是掌上灵通承认“此事件为错误定性”的标志。模糊的说明,让人实在无法看懂内在的关联和意义。
但事实究竟如何呢?
某SP高层告诉《IT时代周刊》记者,一个SP厂商如果想向某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必须要通过两道关卡:首先要经过其上行运营商的认可;其次,要经过手机用户的认可。对掌上灵通来说,如果它想为广东移动的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就要经过广东移动的认可,即成为广东移动的SP;同时还要经过手机用户的认可,即用户自己定制所需的业务。
而在“灵通事件”内,大量被绑定掌上灵通的定制彩信业务以及其他不同类型的免费彩信体验业务的广东移动用户完全不知情,也没有收到掌上灵通的下发信息。也就是说,这个业务并没有经过用户的认可,用户也没有收到SP的通知。如果不是有人无意地在Monternet上查询的话,也许就一直“无知”下去。
掌上灵通对此的解释是,“我们在平台割接前提供了收费和免费的订购关系给移动公司,之后发现同步程序出错导致提交给广东移动的免费业务数据有误,就及时用电话联系了移动公司,但已经有错误的免费业务数据导入MISC上了。”移动方面在得知情况后马上将业务完全关闭,未给用户下发任何信息。但这些免费用户的定制信息会在Monternet的网站显示出来。
在这里,就要针对专业术语做个解释了。
按照ChinaMobile增值业务的相关规定,能通过ChinaMobile的新MISC系统的用户数据,必须是已经与SP形成定购关系的用户。也只有如此,用户才能在Monternet上查询到其定制的增值业务。另一方面,SP想要与用户形成订购关系,就必须通过用户的确认,也只有形成订购关系,SP才能获得用户的资料。
显然,掌上灵通已经获得了用户资料,否则,用户无法在网络上查询得知。
接下来还要说明一下,SP获得用户数据的3种方法:一,从自己公司的数据库中提取用户资料。但用户必须自愿定制且确认,相应用户的资料才会在其公司的数据库中出现。本次事件中,很明显不是这个途径。
二,掌上灵通公司根据广东移动号码段,自己制造用户资料(举例号码段为13900000001-13999999999,可以任意在其中抽取号码)。这是一种极其原始的数据获取法,由于成本大、结果反应不理想,目前而言已属淘汰范畴,几乎没人用了。
三,直接从广东移动公司用户数据库中提取。获取的手段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的黑客窃取,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是广东移动公司的技术保障还是掌上灵通公司做事的取向,都不会使“窃取”得以实现。另一种是广东移动公司自愿将用户号码暗地里给予了掌上灵通公司。按常规逻辑看这个似乎也不可能,广东移动公司没必要一方面加强管理,上马MISC系统,另一方面又监守自盗。
掌上灵通到底是怎样获取用户数据,相信只有他们自己能确切说明了。我们惟一能肯定的是,事情已经发生。
有罪与否,不是钱的问题无论是从Monternet上查到的SMS说明“您定制了下列梦网彩信业务……免费体验……”,抑或是投诉1860时给予的多版本答复,也都超乎异常地强调“免费”。难道用户的权益仅仅是钱吗?
掌上灵通认定自身无罪,可以得到赦免。其理由就是“没有给用户下发任何内容造成任何骚扰。是免费的服务,未对用户产生任何费用及影响”。
但专家并不如此认为。
其一,订购关系既已生成,无论是收费与否,并不足以使事件本身的性质发生根本性的逆转,也不是合法与违规的判断界限。
其二,“未产生任何费用”,从而导出“未对用户产生影响”的结论,并不成立。用户的权益不能用钱来划等号。突然被划入某一自己并不熟悉或知晓的增值业务,用户的第一感觉是安全隐患,恐慌的是自己的某些隐私信息是否也可能被暗中的什么单位窃取了去,至于利益的损失,还在其次。
何况,不管引起事件发生的是人为因素,还是管理或技术上的漏洞,作为普通用户,那些无故成为掌上灵通免费体验的用户,都是最无辜的受害者。
的确,手机用户遇到、听到的SMS骚扰与欺骗已变得司空见惯,心有余悸的同时,广大手机用户也早有防备。但相比以往的SMS陷阱,这次的“灵通事件”却发生得悄无声息,让用户简直防不胜防。如果没有业内人士发现并张贴出来,那用户是不是就永远蒙在鼓里,直到某天突然发现自己的隐私曝光,账单加长呢?
掌上灵通公司曾对本刊表示:“作为一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掌上灵通所追求的就是诚信和平等的竞业原则。在配合运营商进行行业规范整顿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是站在众多SP前列的。”
首先,我们欣赏掌上灵通公司这样好的运营理念,我们希望所有的SP向掌上灵通公司学习,和运营商一起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IT时代周刊》期望,通过这次事件的争论,能为SP的明天唤起一场变革的风暴,革除混乱,留下清渠。
转自:IT时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