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上海书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正波的脸上总是满面春风。
就在不久前,该公司与上海移动联手搭建的手机互动营销平台在正式开始收费后,市场反应良好,并迅速发展了240多万用户。按照张正波的乐观估计,今年年底,该公司拥有的用户数有望达到470万户。
“我们是迄今为止被上海移动授权、经营手机广告业务的唯一一家公司,上海移动将为我们全面提供各项资源。”上海书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正波对记者表示。借此,上海移动也“借道”介入手机广告市场,并分成收入所得。
然而,与得到移动方面支持的张正波相比,那些用免费的内容吸引用户访问,然后利用流量做类似互联网广告的SP老总们却是一脸愁容。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在ChinaMobile不断介入、主导手机广告等SP产业链的同时,SP的日子也开始越发难过起来。
最让这些SP们头疼不已的是ChinaMobile于今年7月10日启动的“二次确认”,一个月来,一些SP已经难挡这场“风暴”。
日前,国内一大SP空中网已公布了裁员15%的计划,100多名员工开始被迫离开。而在8月10日,Tom.com即将发布财报,有消息人士透露,媒体直投等部门有可能被直接裁减,其他部门也将有裁员计划。“二次确认对我们造成的影响,比公司早前估计的15%要更大。”Tom.com(8282.HK)作出了如此表态。作为SP行业的老大,Tom.com9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SP业务。
而在自身收入骤降的同时,SP与ChinaMobile之间分成比例更是越来越不乐观。“现在SP的分成比例总体来说是比以前低了。”上海一家SP公司内部人士如此对记者表示。从去年开始,ChinaMobile在与SP原有的1.5:8.5分成比例上另外提出了两种分成模式———3:7甚至5:5分成。在前者,ChinaMobile将负责售后;而后者5:5的分成比例中,SP变成了CP仅提供内容,移动则全面负责推广、计费、售后。
ChinaMobile数据部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选择何种分成模式完全建立在SP自愿基础之上,并非强制性要求。“然而说是说自愿,但是SP总归还是要在运营商的平台上展开运作,所以最终还是要看运营商的脸色。”该人士称。
最新消息显示,ChinaMobile内部正在酝酿实施流量差异化计划。在改造完WAP网关之后,手机使用CMWAP接入点上网将只能访问Monternet,如果要访问Monternet外的免费WAP网站,则要通过其他方式接入,而其收费将采用流量计费,而不是包月制。
诺盛电信咨询首席执行官宋永军表示,ChinaMobile多个重拳砸向SP,其实就想采取“大浪淘沙”策略,使得一些优秀的SP脱颖而出,并不断介入、主导SP产业链;SP也由此转变成ChinaMobile增值业务的技术服务与平台支持商。
不过照此看来,那些不受“招安”的SP,也很可能因为最终抵挡不过寒冬而走上“不归路”。业内人士同样认为,在巨大的压力下,SP的并购之风可能将愈演愈烈。
相关链接
ChinaMobile连发三招
第1招 推行与SP新分成模式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ChinaMobile开始对SP试行新的数据业务分成模式,而这也意味着SP今后拿到的钱将要大大减少,此举当时在SP业界引起巨大轰动。
该方案共提出3种分成模式:第一种,维持此前分成方法,ChinaMobile提供计费和支付,SP负责各自业务的推广、售后服务,ChinaMobile与SP之间1.5:8.5分成;第二种,移动负责售后,与SP之间3∶7分成;第三种,5∶5分成,SP只提供内容,移动则从推广、计费、售后全面接管。
第2招 打压免费WAP
由于免费WAP网站发展迅速,ChinaMobile的Monternet流量被严重分流,此举一直让ChinaMobile“耿耿于怀”,并担心自己面临沦为通道的风险。
而从去年10月开始,ChinaMobile便先后推出了三项重大措施,打击免费WAP网站发展,包括限制SP在免费WAP网站上进行业务推广,停止向免费WAP发送手机号、手机型号,部分省份公司放弃包月制等。最新消息更是透露,目前ChinaMobile内部正在酝酿对部分免费WAP实施流量计费,此举势必再次打击一些WAP网站的发展。
第3招 二次确认
这被认为是ChinaMobile迄今为止祭出的最厉害一招,因为目前许多SP正是靠着默认用户赢得收入。根据ChinaMobile内部试点数据显示,进行“二次提醒”后,SP新增用户和新增信息费收入平均下降70%~80%左右,总收入下降约20%,而这还是保守的估计。
ChinaMobile手机用户如果在每月1日至20日之间订购包月信息服务,订购当月可以免费体验;如果在20日以后订购业务,则订购当月和下月都可以免费体验。到月底,ChinaMobile会通过10086代码发送SMS,对所有订购业务进行提醒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