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外商租借电信牌照 规定能规范外资进入?
今日沸点,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重申禁止外商租借电信牌照
主持人:
据媒体报道,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日前发出《关于加强外商投资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通知》,重申5年前定下的行规,并要求各外资公司在11月1日前展开自查。问题是,“借用”、“租用”牌照一直是外资进入中国电信网络业的普遍手段。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最守规矩而没“曲线入华”的,目前似乎只有Microsoft的MSN。今日沸点此前也曾讨论过关于谷歌在中国“非法赶集”的问题,那么,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的重申规定能阻挡外资“非法赶集”吗?
再次告诉大家,我们今日沸点俱乐部的MSN是
[email protected],我们的博客是blog.donews.com/nbdhome,欢迎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大众评判台
“反对”
陈先生:一刀切肯定不行,要给外资企业缓冲空间
其实我觉得政府对于互联网行业的规范不应该一刀切。外资想利用控股中资企业的模式取得牌照肯定是不行的,但也应看到外资对于活跃市场起到了相当的作用,最好是给这样的企业一个缓冲的空间。
“支持”
常小宇:创造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再次规范外商租借电信牌照是很有必要的,主管部门应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外商租借电信牌照进入中国实际上对中国的本土企业造成了一定冲击,客观上也形成了不公平竞争,不利于本土企业的成长。
丁文波:再不整治混乱程序难以想像
国家这次出重拳打击互联网里的不法现象看来是下定了决心。在互联网行业里,不管是Google这样的跨国大公司还是一些不知名的小网站公司,滥用牌照的事情实在太多,如果政府再不整治,这个行业的混乱程度实在不敢想像。
秦小姐:推崇正经经营
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的这项通知对于之前采用借用、租用行为想着绕开规定的大大小小的公司,肯定意味着一场“改头换面”的风暴。如果不整治清理行业的经营环境,对于那些本分经营的商家岂不是很不公平?
话题策划主持 凌建平 MSN主持 祝裕
沸点特稿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龙伟 大众点评网副总裁
我不知道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此举的确切目的,估计最初是想限制外资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人比较擅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我先来讲讲新浪在中国的操作手法,新浪实质上是美国的上市公司,他们拥有新浪中国公司,还有新浪海外的上市公司,再加上新浪的离岸公司,比如在开曼群岛的。新浪的内资公司与外资公司之间有一些类似技术转让、收取服务费的协议关系,通过这层关系把内资公司增值业务以及电信业务的利润转移到新浪的海外上市公司,这样,海外的上市公司就会有价值,也才会有人来买股票。通过这样的操作,电信的牌照完全可以由新浪的内资公司申请并持有,而外资公司也完全没有必要去申请牌照。而且这样的操作模式不止是新浪在用,Sohu.com、网易、China.com这些海外上市公司都是这样操作。
当初WTO开放时有个承诺,关于电信行业的开放程度,大概是限制外资企业不能超过50%,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可能是从这方面考虑,但这也是个边缘性的东西,如果单纯规范没有太大意义。
谷歌、eBay和亚马逊这些国际大网站与新浪的情况又有一些不同,这与他们当初的做法有关系,他们本来就已经是在海外上市的公司,而并不是中国的本土公司到海外上市。但他们完全可以借鉴新浪的模式,只要换种方式就可以回避。对于这些公司而言可能也就是措手不及,不过两三个月时间,就完全可以缓回劲来。祝裕电话连线
是一个博弈过程
绎明宇 赛迪分析师
在我的理解里,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重申这一规定有一个背景,中国今年的GDP增长10.9%,而2006年上半年,电信总业务增长10.7%,而电信的增长率以前一直是GDP的两倍,当然增长的份额主要是基础运营,从这越来越低的增长率中可以看出电信未来的增长点是增值业务。一旦这个市场被很多人看好,就表明市场开始火热了。
以前中国的运营商没几家,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也没怎么管,而现在不光国内的运营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国外的企业也是大量拥入,这些运营商为了在同质化大潮中凸现自己,就会逐渐运用不规范的行为,所以也确实到了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出面规范的时候了。
SP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大服务商吃掉小服务商的过程。当然大服务商有两种,一是中国的,二是国外的。
根据中国的规定,外资增值服务商的份额不得超过50%,所以,很多外国的增值服务商就是先成立一个合资公司,通过这样的形式来操作,而实际上这个公司应该是外资控股,仅只是用中资的牌照形式出现。从近段时间来看,外国的SP商收购中国企业的情况特别严重,不光是增值服务商,还有互联网、移动增值服务商,而且势头比较凶猛,这也是国家要从规范角度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