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一篇名为《手机单向收费有实无名为何不揭掉最后一层皮》文章,文章的主题意思是目前的手机收费基本上接近单向收费,为什么还不立即实施呢?在此文明确说道“市场的终归要交给市场”、“权力庇护下的垄断,不仅使消费者吃尽了苦头,也使电信运营商失去了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发展和成长的良机”、“手机单向收费既然只剩一张皮,主管部门何不顺水推舟,落个人情,一揭了之”等等。
坦率地说这篇文章的观点大愚不是很赞同,大愚也清楚地知道谈及这个敏感的话题肯定要会招来不少手机用户的读者的谩骂,但是大愚还是想抱着客观的、事实求是的态度来谈这个问题,并不是为谁说话,就算是一家之言吧。相信读者读完这篇文章后会明白、理解单向收费为什么迟迟不能实施原因,单项收费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最近单向收费话题又被热谈的原因在于广东联通手机单向收费过程的一波三折。前不久,广东联通宣布推出无月租、接听包月的“世界风”市话套餐,声称这是“真正意义的单向收费”。但随后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作出强烈反应,称目前国家政策还不允许移动通信资费实行单向收费,一旦实施将立即叫停。
广东联通的遭遇绝对不是第一个个案。近几年在很多个案中,都有这种耐心寻味的现象:只要通讯资费稍一下调,信息产业部往往以行政命令的强硬姿态勒令中止,于是电信运营商不得不采取比较聪明的做法,利如推出套餐、打折优惠卡等措施。
但即使是收费套餐也受到不少专业人士的批评,还是想一步到位到单向收费。例如前面所谈及的文章中就明确写到“电信运营商的‘套餐’哪怕已经非常接近单向收费,也不能行单向收费之名,否则,就触碰到了政策的‘红线’,就要遭到有关部门的干预。但是,对于企业而言,打单向收费牌,更容易吸引消费者,更容易与消费者产生共鸣”。言下之意,套餐还是没有单向收费更让消费者得到更多的优惠。近年来,消费者也抱着这个想法,因此对移动通信单向收费的呼声日高,各地移动运营商迫于压力,分别采取了套餐、包月等形式对被叫资费进行优惠,称为准单向收费,已接近单向收费,但消费者还是盼望着单向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