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
美国口述历史的精髓是
不仅仅要记录历史,还要呈现历史。
两期对于罪犯的采访结束了,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如何进行口述历史的采访。比如在采访的过程中,作为采访者如何尽量地向后隐身,但是又巧妙地利用问题中的细节,引导着采访对象顺着时间的河流向前推进。这是我们在班上进行“同伴采访”后第一次进行实战练习,每一个人都很兴奋。
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因为美国口述历史的精神,绝对不是把这些资料都速录下来,然后就存进如茫茫大海一般的资料库中。美国口述历史的精髓是——不仅仅要记录历史,还要呈现历史,要使用口述取得的这些资料,让这些资料变得鲜活起来,让后来的人感知得到、触摸得到、领悟得到。这甚至比记录历史还重要。
杰瑞给我们下了命令,让我们好好地利用每一个人的采访资料,精心地打磨成一个可以呈现的口述历史独白作品。我们集体做这件事情的基本方法就是:先建立一个公共的博客,每个人把所有采访的速录口述历史证词上传到同一个博客页面上,这些口述的资料,就成为我们的公共资源,每一篇我们都可以通篇阅读。接下来,每一个人节选出自己采访内容最有张力的那一部分传给课堂里指定的统筹人。而这位统筹人就可以根据同学所传来的内容,把所有的口述历史证词编辑成可供舞台呈现的本子。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可以通过博客同时观看并且提出自己的意见。
《女子监狱》第一季海报
在这个作业中,我的好朋友克里斯汀负责完成统筹工作,我们也进行了几轮剧本的共同讨论。在共享和争论中,一个精彩的本子就这样逐渐呈现。通常,这个剧本最后会由专业的演员来诠释,他们会用台词表演的方式,把这些来自生活的最真实的情节给人们做集中的呈现。一部有关美国监狱与犯人的心理独白,一个美国监狱的“小社会”如同美剧般在我的面前展现了出来。这个口述历史证词里的内容,让我无数次联想起后来在美国特别火爆的一部Netflix网络自制剧——Orange is the New Black(《女子监狱》)。
监狱里的礼物习俗
在监狱里,人们会照顾其他的犯人。比如你刚刚进监狱,我们这些老犯人会把一个礼物包裹送给新人。按道理,我们不能给其他犯人有价值的东西,但是我们会给他们一些小东西,比如钢笔、淋浴用的拖鞋、肥皂、除臭剂、香波、内衣、袜子和食物。这就是一个惯例,你不期望从这些小礼物中得到回报,你就是要把他们送出去而已。
这算是一个监狱里的约定俗成吧——对新来的人展示出你的爱。我们在监狱里吃得特别差,有时候人们会从厨房偷出来一些吃的,然后做成一两碗好吃的。对于新来的人,我有时候会分给他们一碗,我从不会管你是什么种族。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猥亵儿童的罪犯,或是一个强奸犯,(礼物)想都不要想。
监狱里的信仰
我们的监狱里有一个女士得了癌症,我们都为她祈祷。因为她非常害怕会做手术切掉乳房。于是,我们开始为她24小时祈祷。有一个狱友24小时都拿着念珠为她祈祷,一直到她去接受检查的那个时刻。后来,神奇的消息传来了,肿瘤是良性的,然后,她治愈了。
只要有人提要求,我们都会为人们祈祷。我们的祈祷总会被上帝回应。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祈祷就是我能活着走出监狱。你知道,我本来是被宣判死刑的。有趣的是,两年之后我要被执行死刑的时候,我的判决突然被撤销了,然后就是重新审判。根据一个联邦政府的最新指导,我最后被判了30年。结果我一共蹲了22年牢。我能回家的那一刻,太超现实了。在监狱的最后一个星期,当我走回自己号子的时候,人们都疯狂了。认识我的人们都拥抱我,又抓又哭。连监狱的官员也跑过来祝贺我,因为他们知道我在这里度过了怎么样的生活。
在监狱里养孩子(Oscar谈论了他如何在监狱里教育孩子的故事)
我有一个女儿,还有一个儿子。但是他们是我和不同的女人生的。因为我要抚养两个孩子,所以很麻烦。两个孩子的母亲相互不喜欢。当我给女儿过生日的时候,我女儿的母亲不希望我带儿子和儿子的母亲过来。我最后说,够了!够了!你们两个大人之间不应该有仇恨。我不会丢下任何一个人。
我让两个女人成了朋友,因为她们每一个人都和我有一个孩子。最后,她们的关系终于有所好转,甚至一方会去帮助另一方带一下小孩儿。但是,当我女儿5岁、我的儿子19个月的时候,那是1989年,我被捕了。所以,这么说吧,我的儿子几乎不认识我,他一直是探监的时候才能看我一眼。
我因为抢劫并且试图杀死一名指挥官而被起诉。后来,我还试图劫持他作人质,所以,我被判处了终身监禁。我在纽约的监狱待了一段时间,后来我被转到了堪萨斯的监狱,去服一种23小时都必须待在牢里的刑。就这样,我在那里待了3年。我的孩子们几乎不可能去探望我了。我只能一个月接他们一次电话。一直到3年半之后,我被转到了宾州的监狱,我才又看到了我的儿子,那时他已经5岁了。我根本认不出他来,他也不知道我是谁。
我在监狱里待了22年,我不想我的儿子走我的老路,于是,我会教育他,不会让他觉得警察不好。我告诉他,警察并不是坏人,并不是警察让我走到今天这条道路上的,你不能责怪他们,也不能恨他们。我是60年代的人,所以我很反叛。如果有人告诉我,不要践踏草坪,我肯定是冲着草坪飞奔而去的。我就是那么长大的。
戒毒中心里不可思议的疯狂(Curtis Jones说戒毒中心往事)
17岁时,我的妈妈把我送进了加利福尼亚州的戒毒中心,我在那里待了5年的时间。这真的对我帮助很大。人们很和善,也有很多人来自纽约。在这个戒毒中心呆着,其意义其实比戒毒更大。因为到最后这简直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你被鼓励长期留下来,一直生活。很多没有戒毒史的家庭捐助了大量的设备,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做,就保护了他们的孩子。
但是,好日子终有一天结束。后来运营戒毒中心的人克拉克·德瑞克(Chark Detrick)的太太死于乳腺癌。很显然,他太太的去世对他打击实在太大了,他没有在心理上处理好。于是,他变成了一个疯狂怪异的人。他开始带着武器上班,开始在人们身上做实验。从这个时候开始,戒毒中心就不再是生活方式了。
在戒毒中心,居住着很多对夫妇。在那里,一直有很多的绯闻流传。比如丈夫欺骗太太,太太欺骗先生。因为这种传闻太多了,运营人克拉克·德瑞克感觉很不被尊敬。有一天,他竟然出了一个惊人的主意:他拿出一个大大的黑板,把所有已婚夫妇的名字都写在黑板上,一共60对夫妇。他决定从一个人的名字开始,画一条线,随机地画到另一个名字上。他迫使这些被线连起来的人“在一起”。一位先生甚至要跟一些他不认识的女人“在一起”。而太太们要和她们认识但是根本没有关系的男人睡在一起。黑板上到处都是X字的图形。他要求,就在那个晚上,你要和另一个人睡。这太疯狂了。而人们竟然遵守了这个要求。他们遵守这无理要求的唯一目的是,他们以后还能在戒毒中心生活。
原本我们的口述剧本比这个长得多,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我无法把所有的口述历史证词都陈列在这个章节里。总之,你可以通过这些口述历史证词,感知到罪犯在监狱里服刑的状态以及戒毒所里一幕一幕比电影还夸张但又无比真实的生活。在最后统筹好的剧本里,教授要求我们写一个具有导演风格的脚本,也就是舞台效果脚本。我们要告诉将来导演这个剧本的人,在哪里要插入什么样的背景音乐,在哪里要出现什么样的道具,在哪里演员背后的大屏幕应该出现与“台词”配合的照片和历史资料。我们的讨论一直持续到了“加上舞台效果的剧本”完成之后,这个实践作业才会告一段落。
就像同性恋的口述历史题材让我更加了解了美国同性恋历史一样,这次关于监狱题材的采访,如同在我的世界里开了一个小小的窗口,它让我对美国的监狱题材产生了格外的兴趣。这次作业完成之后,我对口述历史的操作方法更为熟知了。它的另一个神奇功效是——以后每一次触碰到有关监狱的题材,我内心的雷达仿佛就被启动了。
罗宾·莱维/阿耶茉特·沃德曼《高墙之内》(来自网络)
后来我读过一本有关女子监狱的书,名字是Inside This Place,Not of It:Nartitives from Womens Prisons(《高墙之内》作者:罗宾·莱维/阿耶茉特·沃德曼)。这是一本用口述历史的方法写成的书籍,书中透过真实的女性犯人的口述历史证词,揭露了女子监狱管理的种种问题。让我更加瞠目结舌的是,书中透露了美国监狱系统如何对待怀孕妇女的真实故事,让人觉得难以置信。
在该书的第一章里,受访对象奥利维亚·汉密尔顿(Olivia Hamilton)就是一位怀孕8个月的妇女。她讲述了自己还没有到预产期就被监狱医生引产的故事。
我到了医务室,一位长官对我说:“医生过两天会帮助你引产。”我问她:“这是为什么呀?”她说:“因为你的预产期是5月24日,这是一个法定的小长假,人们不会来上班。”我说:“但是我现在根本没有宫缩也没有疼痛,我不想被引产。”但是那位长官对我说,这是命令。
于是,他们带我到了一个屋子里,把我绑起来。然后就给我输了引产药,不幸的是,这药看起来似乎根本不起作用,我没有任何反应。然后,他开始用一个小小的仪器来摆弄我的下面,好像是要让羊水破掉,那可真的是很痛很痛啊……过了很长时间,我还是没有达到可以生产的程度。医生说,如果明天早上之前还是没有什么动静,我们就要给你剖腹产了。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做过剖腹产。
第二天,医生回来了,带我去做剖腹产。一个外科医生跑过来说:“她还需要被铐住吗?”我当时又痛又累。我对医生说:“现在已经没有理由要把我铐住了,你看,我哪里也去不了,况且我也快痛死了。更不用说你们还有一个保镖守在屋子里。看在上帝的份上,我不知道你们这辈子有没有过孩子,但是,被铐住了生孩子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儿。” 最后,医生给我实施了硬膜外麻醉(epidural),我剖腹产了。
该书作者对于美国监狱管理问题做出了一系列总结。作者说:“总的来说,我们的国家对于监狱系统有着一种残忍的冷酷。有数以万计的人被投入到监狱系统当中。我们以为总会有一些人来修复这个系统,或者总会有人伸出友爱的臂膀来关怀犯人。但是,书里的这些人,这些曾经是母亲、女儿、姐妹、太太的这些人,会告诉你一些难以置信的故事。她们的经历忍不住让我们去想象——如果我们对她们抱有真诚、关怀和担心的态度,她们的命运和生活将会有怎样的不同。”
在课上,我亲自参与整理了一个监狱题材的口述历史独白剧,对美国监狱题材进行了研究。在课下,我做了大量的后续阅读,可以说这一切让我对美国社会的了解又加深了一步。我亲耳听到了美国监狱很多黑暗内幕,也看到了美国社会进步的一面,比如,美国监狱系统里有一个申诉制度(grievance system),可以让犯人专门进行上诉。我看到有律师专门帮助犯人来争取权利,也有人专门写文章指出美国宪法第八修正案美国宪法第八修正案(不得索取更多的保证金,不得科以过重的罚金,施加异常或残酷的刑法)对于犯人来说,有难以执行的一面。再比如《高墙之内》的作者其中之一是一位律师,她却愿意经受各种麻烦去采访监狱里的弱势群体。按照《高墙之内》作者的说法,她呈现监狱犯人的真实生活,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一个通向更宽容、更有同情心、更有关爱社会的通途。
可以说,哥大的口述历史课堂,就是我了解美国文化的一个加速器。每一天,大家都在探讨着深刻的社会问题,探讨着普通人如何塑造了这个国家的历史以及在这个国家生活的细微感受。课堂里,我们经常探讨有关人性的问题,探讨这个社会的好与坏、罪与罚,讨论如万花筒般的社会现象。让我感慨的是,在这样一个多元社会里,有人通过文字揭露监狱系统内部的黑暗,又有像财富协会这样的非营利组织,身体力行地帮助罪犯重返社会。
当我再反思财富协会这个机构名称的时候,让我感动的是,对于这样一个连工作人员也许都是前罪犯的机构里,他们依然被称为“财富”,他们依然被当成了财富,未来,他们依然可以是社会的财富。想到这里,我觉得财富协会的发起人在给机构命名时,真是用心良苦。
- E N D -
作者简介
范海涛
历任《北京青年报》财经记者,新浪网驻华盛顿记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中国区总顾问。2009年,与时任谷歌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合作出版《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迄今销量超过100万册。2013年成为第一个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硕士的中国人。2014年创办海涛口述历史·人物传记工作室。2016年,出版《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先后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讲述非虚构写作和口述历史。2017年10月,与奇虎360董事长合作出版周鸿祎授权自传《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是范海涛心路历程的一场记录,有理想和现实、选择与坚持,自我成长和人生奋斗的交互思考。描述了魔幻般的美国大学文科课堂,再现了跌宕起伏的求学经历,并首次向国内读者披露了口述历史学科的教学方法。
fanhaitao20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