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信业的巨变中,商业理性占据了上风。Nokia和Siemens两大巨头宣布联姻,立刻改写了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的现有格局,电信业在并购的轨道上越走越远。
包括沃达丰、法国电信与英国电信等欧洲电信运营商,很早就启动了全球化的战略,且沃达丰、德国电信、法国电信、新加坡电信等的海外收入所占比例都很高。如果用科尔尼行业整合的四阶段论来分析电信产业,现在的电信运营商和电信设备制造商均已步入了积累阶段,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合并。而电信设备
制造商为了提升议价能力,已经更多地表现出了第三个阶段的特点——集中阶段,即不同公司不同业务间的选择性交换,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沃达丰为了进一步进入新兴市场,分别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在土耳其和南非又展开了并购;NTT DoCoMo 为了扩大在亚太的地位,也于去年底收购了KTF10% 的股份;2005 年10 月,西班牙电信宣布以约合316 亿美元的现金收购英国移动运营商O2;最近又传德国电信拟出资464 亿美元收购英国电信的全球业务。
电信企业并购的动机并不复杂,获得用户数的规模增长,进入更多的区域市场,推进融合业务的发展,并最终推动财务目标和商业目标的实现。包括ChinaMobile在内的国内四大运营商也大多不约而同地在2006 年的规划中将开展国际化业务与拓展国际市场,以配合国家提出的“走出去”战略。ChinaMobile今年3 月完成对Hong Kong华润万众的收购以及最近展开的对总部位于卢森堡的Millicom 国际通信公司的收购等并购行为,无不显示出了ChinaMobile在并购之旅上的步伐正在加快。Huawei曾在去年与今年连续被透露出欲并购国内外电信设备制造商的声音,ZTE近来拟在印度继续扩张计划的暂挫也彰显了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全球化的迫切心态。
并购战略大多都要考虑到协同效应与竞争力提升两个纬度。此外,并购还不仅只看财务,而要事先做好充分客观的尽职调查,以及对双方各自的目标客户群、各自所面临的竞争对手、各自的内外部能力、收购成本与整合成本等做充分的考量。
中国电信企业目前的并购步伐相对较为迟缓,在国际巨头都纷纷布局设点之际,中国电信企业应该“走出去”了。马太效应在电信产业中将会愈来愈明显,并购无疑是实现国际化梦想的一个关键要素。因此,全球化战略制定、差异化定位、商业模式转型、目标市场选择、全球品牌战略制定、流程创新、商
务环境分析、消费者调研等都势必将开始予以展开。
但并购也非大跃进式的盲目跨越,中国电信企业最先拟进入的市场应是政治距离、文化距离、经济距离等都相近的亚太市场,诸如中东、非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而具有标志性国际化意义的已经趋于饱和的美国等发达市场应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