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事之秋”来形容现在的中国无线增值产业现状是再合适不过了。ChinaMobile的11条军规,ChinaMobile限制独立WAP的“流量差异化计划”、ChinaMobile对SP每月提交游戏数量的新限制等等……勿庸置疑,这对手游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虽然不少人对于其发展前景仍持“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坎坷的”观点,但也有不少人对ChinaMobile的种种政策深感无奈甚至无助。既然国内市场进展并不顺利,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机会可以扩大出口市场呢?带着此疑问,小编咨询了多家国内手游出口厂商。据多数CP厂商反映,中国的手游主要出口东南亚,而且还只是处于尝试阶段,自然是缺乏经验,也没有很好的渠道与可行的方法保障自己的利益,因此出口市场并不景气,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不会有很大改观,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国内外运营商模式分析
据说,国外无线增值服务运营以日本发展最为成功,他们的经营模式包括两个主要环节,CP提供内容,运营商直接通过自有渠道进行销售服务,这中间并不存在SP,所以也避免了存在多家SP容易造成管理疏漏的现象。对最终用户而言,日本的iMODE、EZWEB、Vodafone无论从哪方面而言都称得上是良好的销售平台,NTT等一批有实力的运营商又积累了十分成功的运营经验,相比而言比国内的游戏市场更成熟也更完善,再加上手游又多是移植于其他平台的成功游戏,游戏质量大多不错,玩家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而国内运营商虽说是借鉴了日韩增值业务的发展模式,但毕竟有很大不同,在引进初期却诞生了一个SP阶层,再加上ChinaMobile与SP一直很暧昧的关系,使手游销售的主要渠道百宝箱上线产品良莠不齐,而好游戏不一定取得好收益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很多厂商都把精力更多的投放在人际关系上,而非游戏品质的优化方面。就那些游戏质量而言,让国内玩家接受还有困难,与国外游戏竞争更是无从谈起。
国内外文化背景的差异
据多家有过出口业务的厂商表示,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很多在国内得到普遍认可并且深受国人喜欢的好游戏,国外玩家却不一定喜欢。这与国内手游开发商对外国手游用户知之甚少有极大关系,不知道国外玩家到底喜欢什么样风格的产品,就无法有针对性的开发出适合他们口味的游戏。用时下业内很流行的一句话表示,那叫没有注重用户体验,因此更谈不上制作出用户喜欢的产品了。
国内外终端水平的差距
由于国内外经济水平的差异,决定了终端硬件的先进与否,对游戏质量的影响也很关键。目前国内手机普遍低端,内存甚小,玩游戏体验效果不错的手机比较少,为了适应终端产品,国内手游在制作时不得不牺牲画面、关卡设置等,压缩到尽量多的手机所许可的容量,这样一来,游戏品质无疑会大打折扣,更别谈什么出口与国外市场的优秀游戏一竞高下了。据了解,目前国内游戏大多在200K以下,如果游戏容量能突破400K,手游品质将会有大幅提高,而手游产业也会因此提高发展速度。
国内外用户习惯差异
众所周知,国外玩家在使用游戏付费下载方面心理上已经能够接受或者说已经养成习惯,而国内手机玩家,大多时候却寄希望于技术高手破解游戏,以此使自己能够分享到免费的午餐。所以,当听说一款游戏好玩的时候,最开始的寻找途径可能并不是去找付费游戏来下载,而是通过发达网络搜索工具,想方设法查找非正版游戏,迫不得已才会去付费下载,这也成了一种习惯,而且根深蒂固。至于国内外玩家这两种不同习惯的形成原因,我们就不去深究了,倒是SP、CP、网站等与手游产业相关的单位和媒体应该有意识地去引导,以培养用户付费下载游戏的良好习惯,对整个手游产业健康一起努力!
尽管很多人对中国手游前景抱有美好的希望,对中国庞大的手机用户群演变成游戏玩家也满怀信心,但综合以上种种情况来看,手游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也确实很棘手。那么国内手游出口现状如何呢?依目前来看,国内手游出口大致有两种形式,但无论哪种形式都难免流于被动。
第一种形式,外包。所谓外包,大概是指外国运营商或代理公司对中国手游生产厂商有针对性的提出要求,国内手游厂商按要求完成游戏制作,一次性收取一定数量的制作费用。其实严格来说,这还算不上出口。外国运营商只所以会这么做,主要是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达到降低游戏制作费用的目的罢了。
第二种形式,和国外运营商合作分成。分成对于国内CP来说,利益更是得不到保障,毕竟提供结算的数据可能做假而且无从考证核实,有的游戏甚至等于白白送给他们了。依CP厂商的话说,“在国内百宝箱上线的游戏产品我们都没法保障自己应得的利益,卖到国外更是没有任何好的办法核实数据的真实与否,只能一切是人家说了算。”
那么面临内忧外患,中国的手游产业如何才能更快地发展壮大呢?以下是小编个人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其一,引进人才。只是就目前中国手游市场的现状来看,并没有为手游CP创造这方面的动力,有时候或许还会觉得提高游戏品质是画蛇添足之举,毕竟所得收益并不完全取决于游戏品质,而一些欺世盗名的垃圾游戏,通过各方面“中国特色”的运作,也许收益还蛮好的。在这样一种境况下,CP尤其是对于并不具备雄厚经济实力的中小CP来说,是不可能花费很多成本去引进人才的。所以,目前这招是不大可行的,或者说只适合实力强大的手游生产厂商。
其二,引进外资,或者合资合股经营。现在已经有很多外资看好中国的手游市场,估计这种趋势会一直延续到中国电信2007年开放后,手游或者会象中国其他行业一样,接受外商同行的投资,也吸取他们在创意、策划、美工等方面的经验,说不定这也是中国手游赶超世界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目前,中国手游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况,现状很是不容乐观,至于未来会怎么样,还是让我们继续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