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6月30日,天时达手机半年的内销量已经达到200万部左右。Nokia起诉天时达是别有用心。”7月4日晚上8点,天时达集团副总经理吴裕揭对《第一财经日报》首次回应Nokia状告天时达手机外观侵权案。6月27日,本报抢先报道了《Nokia诉中国生产的手机外观侵权专利问题成地雷》,当时天时达对此项诉讼尚不知情。
法院受理案件后,还有交纳诉讼费、开庭日期排期等相关程序,这一过程一般需要15天,所以天时达再过几天应该会收到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传送的起诉状副本。
赛迪顾问公司分析师蒋利峰表示,Nokia此举主要还是为了警告国内一些主打仿冒产品的厂家,但Nokia是否能胜诉还难说,因为取证很难。
截至记者发稿时,Nokia起诉的另外几家企业都没有正式对该诉讼作出回应。
暴利悬念
吴裕揭称,Nokia挥舞专利大棒不过是想继续维持其产品在国外的暴利空间。其实再贵和高附加值的手机的成本也不过在1000元到2000元之间,而Nokia8800刚上市的渠道价格就高达8800元,后渠道将其推高到12000元的顶峰,直到现在,8800的价格还维持在近7000元的高价位上。事实上,8800的功能和声音一般,屏幕也太小。
Nokia公司广州办事处资讯部黄迅表示,Nokia已经掌握充足的证据,完全可以认定天时达的产品侵犯了Nokia的知识产权。至于8800是否暴利,外界并没有发言权,因为各种产品的成本结构并不一样。
一级市场冲击
吴裕揭表示,天时达A317仅借鉴了Nokia7260的设计理念,而外观设计注入许多独创的元素,可以说做到了神似而形不似。之所以Nokia会把枪口对准天时达,主要是天时达在一级城市已经开始侵蚀Nokia的市场份额。
据介绍,天时达手机在二三级城市站稳脚跟后,从去年开始尝试进入一级城市,今年公司已经将进军一级城市上升到战略层面。目前天时达在上海市场已经做到中国生产的手机前三名,正在攻打北京市场。
蒋利峰表示,根据赛迪数据显示,虽然Nokia在中国销售总量还在上升,但相对市场份额却略微下降。
我们一直在学习
“无可否认,我们一直在学习Nokia和Motorola 等手机巨头。”吴裕揭透露,天时达学习洋品牌最多的地方在产品的内部结构,来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水平,比如将电池触点改铜换金、电池后盖的卡扣设计等,但学习也不只是Nokia一家,包括Motorola 、Samsung 、NEC都在学习之列。
“判断产品外观侵权的标准是产品外观相同和近似,大体相似都可能构成侵权。”广东君言律师事务所专门负责知识产权官司的刘辉律师指出,如果一个产品神似而形不似,是否侵权主要还要看外形相似的程度。借鉴产品的设计理念是无法判断该产品是否构成侵权的。
对于中国生产的手机仿冒洋品牌的现象,中电通信董事长吴志阳和TCL通讯旗下捷开通讯的相关负责人均表示,自主创新对企业未来发展非常重要。学习设计理念并不是要仿冒,而是要理解其产品的内涵,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消费群体,国内厂家应该要根据自己的消费群体来设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