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Sohu.com、Tom.com、华友世纪、空中网、掌上灵通、龙腾阳光六大SP近日共同组建了国内首个手机唱片发行联盟,该联盟今后将主要在无线音乐市场进行签约唱片的联合推广发行。这是SP在对抗ChinaMobile和联通两大移动运营商直接杀入无线音乐市场之后的自救行动,联合能否成为SP的出路?
移动、联通争食无线音乐
2006年,众多电信运营商纷纷进军无线音乐市场。ChinaMobile搭建“中央音乐平台”,自己直接同唱片公司合作来提供无线音乐内容,目前正在谈的包括华纳、新索等四家唱片公司;中国联通正式与华纳音乐合作,推出正版手机音乐下载服务。
移动、联通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瞄准了移动增值服务市场,手机音乐下载首当其冲。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05年ChinaMobile增值市场规模达到520亿元,占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20%左右。如此巨大的市场,移动运营商怎能不眼红?特别是在基础通信业务发展饱和的情况下,选择新的业务突破是个必然。移动通信运营商杀入无线音乐市场而且看似水到渠成。移动运营商一直是无线音乐市场的重要一环,内容的流通离不开其提供的网络平台,SP首先就要跟移动运营商分成。
如今移动运营商杀入无线音乐市场,就是要自己充当SP,直接与唱片公司合作。这个产业链上受到冲击最大的莫过于那些SP们。移动运营商能够开出比SP更高的合作分成,在争取唱片公司上拥有更大的优势。因为SP的收入首先要与移动运营商分成,再是与唱片公司分成。
曾经火极一时的SP们在遇到移动运营商强势杀入之后,遭遇了生存危机。
控制内容,唯一出路
“解铃还需系铃人”。SP目前的生存危机,关键是因为其商业模式中销售的商品——数字化音乐,即内容无法自己掌控,而是需要看唱片公司的脸色。这就带来了“争宠”唱片公司时,SP无法拿出与移动运营商同等的价码。
既然在下载分成上,SP无法提供与移动运营商相同的比例,SP就必须另劈新径,思考与唱片公司新的合作模式。SP必须自己直接控制内容,才能控制自己的命运。传统的合作模式也带来众多的版权纠纷,自己直接控制内容也能够减少版权纠纷的发生,避免经营中的法律风险。
自己制作音乐、与唱片公司独立合作发行手机唱片,都可以成为SP的选择。相比之下,这两种获得内容方式中,自己制作音乐,SP实际上就是进入到产业链的上游——内容提供商,对SP的各种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般的SP是无法完成的。与唱片公司独立合作发行手机唱片门槛会较低,以付出一定价金签定音乐作品的独家许可使用合同即可完成。尽管一年前,由鸟人艺术、ChinaMobile与华友世纪3家联手打造的国内第一张手机唱片《你是我的玫瑰花》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仅靠单个SP的渠道,就必须冒着非常大的经营风险。
在移动运营商面前,任何一个SP都不是同一重量级的。成立手机唱片发行联盟能够让各自渠道联合起来,在与移动运营商对抗时有了一定的筹码,同时提高SP们在争取内容时所抗御商业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