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于福建省安溪县的虚假信息诈骗,近年出现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尽管当地政府采取了高压严打态势,但犯罪分子诈骗手法不断翻新,治理工作陷入了“屡打屡犯、禁而不止”的怪圈。
亚洲最繁忙的移动基站
魁斗和长坑是安溪县较早出现SMS诈骗的乡镇,近几年已出现诈骗家族化、规模化的苗头,并向外地蔓延。
据介绍,在SMS诈骗活动最为猖狂的时候,安溪县境内一天发出的手机SMS达上百万条,设在魁斗镇的移动电话通信基站一度成为“全亚洲最繁忙的基站”。
“作案成本低、回报率高是诱使越来越多的人铤而走险的直接原因。”泉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重案大队教导员陈宗庆算了一笔账,SMS诈骗常规上只需一部手机、一个SMS群发器和几张银行卡。通过群发器,诈骗分子一个晚上就可以发出10万条虚假SMS,而由于电脑计费的滞后,诈骗分子往往在透支了手机话费后即将手机卡销毁。
单笔诈骗金额高达300万
据诈骗者交代,在每1000条虚假SMS中,至少有一两人上钩,就是这大约千分之一的几率给诈骗者带来了巨额利润。诈骗者将受害人套牢后一般可获取上万元甚至10多万元的“收入”,目前最高的单笔SMS诈骗金额达到300多万元。
6月14日,记者见到两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黄姓兄弟。今年高考前夕,兄弟俩以每科目试题100元到1000元的价格“出售”高考试题答案。这两个连初中都没读完的农家少年,在从事如此荒唐“生意”的20多天内就获利数千元。
SMS诈骗版本不断升级
从2002年到2004年4月,安溪县共破获虚假信息诈骗案件13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5人;2004年抓获虚假信息诈骗嫌疑人员288人,破获案件528起;2005年抓获虚假信息诈骗嫌疑人员183人,破获案件358起。
然而,虚假信息诈骗活动并未收敛,且花样翻新,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起初,犯罪分子多采用手机发送“六合彩”特码、手机中奖、“二手商品”等虚假信息进行诈骗,后来出现了网上购物诈骗、刮刮卡抽奖诈骗、信用卡转账诈骗等新型手段。此外,诈骗活动也从“散兵游勇”逐渐发展成内部分工严密的团伙作案。
电信部门推出新的通讯业务,往往先被犯罪分子利用,成为他们逃避打击的“利器”。像最近推出的“VOIP”(语音网络电话),受害者连报案都不知道如何报。
名存实亡的“实名制”
今年3月8日,泉州在全国率先实行新入网用户身份证实名登记制度,即“手机实名制”。但大量专营店经销商,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对“手机实名制”往往“阳奉阴违”。而且,泉州一地实行“手机实名制”后,虚假信息诈骗分子纷纷向厦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转移。
同样的难题也出现在银行账户的监管上。虽然银行系统早就实行了开户实名制,但对身份证的鉴别却不太严格,更可怕的是,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专事贩卖银行卡的不法团伙,他们从农民工手里以四五十元一张的价格“收购”银行卡,然后倒卖给诈骗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