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样东西始终在网上飞来飞去,盈利就会困难很多,当IM可以落地生根时,产业将迎来春天。
几个月前,“MSNSMS机器人”作为又一个第三方二次开发产品,作为一个具有更实用功能的MSN 机器人,作为一个新玩意儿,跃入人们视线。对用户来说,它显然是目前最方便的SMS发送工具,凭着灵活方便可扩展的先天优势,可以完全取代网站发送和纯软件发送;对开发商更是极其简单的敛财工具,相比费力建立一个门户网站,这种方式似乎更受人欢迎也更有效;对Microsoft帝国来说这个小小的玩具现在当然无足轻重,然而想必任何可以加强MSN平台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东西都是值得关注的。
同时,这个非常简单的小东西似乎预示着一次小小的网络运用方式的革命,而在此之前IM似乎处于迷茫中。
困兽:IM在做什么
IM(Instant Messenger)软件也算历史悠久了,这个“老东西”近年来也开始酝酿一些发展。就中国的情况看,其趋势大致是:
1) 外向发展。按现代营销学之父Philip Kotler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类处于成熟期的企业面临增长速度减缓、竞争激烈、淘汰开始的境况,此时适宜调整市场或产品,一句话,即改变产品迎合新的细分市场。Tencent等企业早就着手开发了企业内部即时通信市场。
2) 成为非主营IM企业捆绑用户的工具,其典型当然是Microsoft,因为IM业已成为众多网民的工具。Microsoft等企业也在看似积极地推动其上的各种应用,然而在IM本身“盈利”前景不明确的情况下,也没有哪个大公司在真正推行应用。但一种趋势日益明显,IM正步IE后尘,看上去一旦那日到来,任凭Tencent们手段如何也难逃结束。
3) 拼接代替加强。现有应用的简单决定了IM软件本身的简单,因此IM本身变得不受关注,厂商所作的大多是功能拼接,例如MSN加强联网游戏,QQ傍上移 动。甚至可以认为,IM本身已经被置于次要位置。
IM本身没有什么生存压力,毕竟不同于“.com”,IM有显而易见的实用功能。实质上是主营 IM的企业感受到了经营的压力、盈利的压力——归结为生存的压力,才发动了新一轮的IM发展。之所以称IM为困兽就是因为IM本身可以自然存活,但是要发展就不容易找到出路。
迷茫的矩阵:IM想做什么
展开关于IM外向发展的讨论,可以用一个矩阵来描述它现在的运动方向。(如图一)
站在产业的角度,了解了这次重要变革的缘由之后,有必要问两个问题,如此模式未来能否获利和能否获益。
能否获利
IT行业发展数十年,有一个共识,或是一种经验结论,大约是:在用“老工具解决新问题”、“老工具解决老问题”、“新工具解决老问题”、“新工具解决新问题”四者中,一般最先者最善,也极讨巧,最后者则最为事倍功半。观IM发展趋势,似乎介于“新工具解决老问题”、“新工具解决新问题”二者之间,就体现在表中两个箭头上,是以钱景堪忧。
顺着两个箭头微观来看。向下,用户群的拓展表达了IM企业圈地上的企图——因为事实上企业IM目前真正获利甚少,只能是圈地。
研究企业自身,涉及产品的用户群再渗透能力的要素有:产品线包容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原有客户的延伸潜力、技术优势、集成功能优势、品牌形象优势等。分析现有IM主流企业发现,由于IM本身的太过简单、行业进入门槛低,IM企业难以在用户群重定位后形成优势:
1) 软件产业的成本优势只能是人力成本、开发重用性、后续维护成本等等,如果是一个大型软件,那么这些成本甚为可观,然而IM不是,因此可以看到不断有新进厂商进进出出。可见行业进入、退出成本都不高。
2) 至少表面上,IM师兄级人物具有无可比拟的客户资源优势。然而守业和创业是两回事,更何况在公众用户之外的用户群,所有竞争者都没有先机。客户渠道反而将成为旧IM企业难以拓展的致命伤:如果一个企业希望部署IM工作环境,多半该企业已经有了信息化基础,那么这个工作完全可由原先的信息集成商结合内部邮件、SMS系统一起完成,较之托付IM企业更为省时省力,且更贴和企业流程需求,客服也便于统一接口。更有甚者,对很多IM声称的企业客户来说,其实免费 IM就足以满足要求了。
3) IM的集成功能优势体现为与移 动通信、互联网内容的结合历史,其中对前者,竞争对手和竞争技术有很多解决方案,后者与欲拓展的用户群关系不大。
4) 品牌优势的情况并不简单。MSN Messenger全球通用,又是巨头所有,但良誉来自Microsoft而非MSN本身;QQ的品牌形象对行业用户、企业用户的拓展甚至可能起副作用;其他IM厂商其实也乏善可陈。
可以发现看似合理的、有联系的延伸发展,实是没有多少把握的空中楼阁。可以说IM企业在公众用户的老本行和面对的企业、行业用户市场其实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那么是否要涉足这个几乎对IM厂商来说全新领域的市场就不是理所当然的了,盈利更没有显见。
顺着向右的箭头,语音、视频、共享都被证明是难以用来盈利的,SMS则成为IM的主要盈利手段。然而在这里IM的竞争对手、竞争手段同样众多,利润渐趋单薄。用户本来没有将IM作为一种综合通信工具的需求,如果厂商也不能开发出新需求,即使手段再多也是无益。
能否获益
宏观来看,导致微观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驱动问题,同3G、固网信息业务一样。今天IM的发展固然摆脱了长久为人诟病的“技术驱动”模式,但仍然只能停留在“手段驱动”的层次,没有达到“应用驱动”的目标。更多的时候是创造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应该看到,驱动的模式不是随机选择的,而是应运了行业的生存状态,体现了其动力所在;行业健康,则驱动多样且有效,行业乏力则驱动病态。例如我们清楚地知道3G困境核心在于缺乏市场驱动,多数理智的运营商和厂商现在对3G发展都已经采取了有所保留的理智态度,不再将3G视为下一刻就能成真的完美梦想之源。本来应该是最终用户驱动运营商,运营商驱动厂商,现在的情况却是完全反向。IM产业采纳尴尬的手段驱动模式,也是体现了类似的“误导模式”,如前所说,IM内涵发展的真正动力是现有IM厂商的生计问题,而它的表达途径就是进行功利的、短视的、强加性的规划。“手段驱动”模式成为理所应当,因为它最简单、最快捷、最炫,甚至更受股东青睐。
当然,IM的未来就没有保证了,毕竟目前能否获益远不及获利重要。“获益”看的是走势,是本身的功力,而不是当前的问题。而IM厂商已经没有精力和气魄去做丰富IM本身的努力,去深度挖掘IM的能力。
应用的立方:IM能做什么
IM按这样的思路发展下去,唯一结果是融入OS,于是Tencent、网易纷纷重蹈Netscape覆辙。市场将被Microsoft等系统厂商霸占,此时IM已经称不上是独立的市场了。同时IM仍然没有实现实质突破。一次运动就此结束。
除非当“应用为本”成为业界共识。否则IM只能停留在通信工具的层次。除非落地生根,否则怎能结果?
设想将IM矩阵扩展称为立方体,第三维就是应用,让我们看看通过发展IM应用可以形成什么样的突破,进而形成什么样的产业。
IM机器人(IM Robot)
开头提到的MSNSMS机器人和很早就有的MSN翻译机器人就是一种开始。前者很好地布置了一个方便的SMS环境(包括通讯簿管理等必须功能),后者提供了无须购买、安装软件就能享受的常用服务,二者的共同点就是便捷、廉价,无须本地化,更重要的是实用。这些看似简单的应用恰是切合“老工具解决老问题”的思路,容易上手且“药到病除”。
看到已经出现的IM机器人,不禁要猜想未来的机器人。豁然发现IM机器人的扩展空间非常广大,文字的、图像的、视频的、数据......,所有不需人工全程跟随的软件处理都可以通过IM来传送数据并在另一端完成运算。当它担负起普遍的人-机渠道作用的时候,威力开始展现。
我们甚至可以设想大多软件不再需要购买和本地安装——这已经超出了现有分布式数据库、WEB的范围,所需的功能就通过IM双向传送在远端完成。那么:
1) 包括物理资源和经济资源各种重要资源在内的本地负担被减轻了。其中不仅是本地软件省去了,高强度计算所需的硬件也可以远程租用,可以足不出户实现PC难以胜任的工作。夸张地说,仅利用IM,on-demand实现了,网格实现了。
2) 软件开发商和内容开发商的行业门槛被降低。渠道的需求被降低到极限,因为实体分发可以省去了。软件试用变得很简单,只需要加入开发商特制的机器人为好友就可以了,而这种技术已经在使用,而且很简单。相比之下,做移 动、固网的SP要难上许多。
3) 对用户来说,软件使用方式发生了变革。不需购买(软件和高端硬件),“软件租用”模式得以实现(配以身份认证):事实上软件只存在于开发商端或代维端,租用的仅是使用权和处理时隙。同时租用比购买更能降低软件使用的门槛,对软件开发商也是大好事。非正版问题得以缓解,更新问题消失(远程开发商自行更新)。
4) 同时应用软件发展出普遍的插件化存在方式(说“抽屉”更为形象),即结合IM,将自己作为一个IM的插件,在IM上以联系人的形式提供使用甚至二次开发接口。
5) 出现了新的行业
,类似IDC之于WEB,他们专业为多家软件开发商代维IM机器人、代维远端数据库、代维远端数据处理,承担第三方的角色。
6) 异质网络的沟通得以简单实现。之前个人用户很难主动完成超出PC间通信的异质网络沟通。IM(利用机器人或自身携带)开发了发送SMS的功能,之所以让人觉得新鲜,就是因为它为大众市场提供了跨网通信。可以想见今后出现的各种“网关类IM机器人”可以实现几乎所有人们可以想到的跨网通信,包括各种人-人、人 -机、甚至机-机(PC-非PC)通信,以PC网为核心组成强大的控制网。例如远程控制家电可以基于这种已经存在的通信方式上,也就达到了“老工具解决新问题”的境界。
人们会发现以上IM可实现的功能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完成。但还有什么方式如IM所采取的那样简单、统一、灵活、低成本(尽量利用现有物理、虚拟资源),并且已经存在?
如果以上预言成真,今后大家的IM好友列表中会专门有一个命名为机器人的组,安插着各种“功能型IM机器人”、“网关类IM机器人”及其他类型的IM机器人。
当我们认同机器人会成为IM的杀手级应用的时候,会想到最多用户数并不能保证IM厂家的统治地位,面向应用的开发、使用环境及其对“IM应用开发商” 的影响力、吸引力将成为极为重要的因素,这方面MSN Messenger凭其更为开放的接口和结构占有了先机——与Microsoft在OS上情况类似。
同时IM运营商(Microsoft、Tencent等)及现有的、未来的IM应用开发商在IMRs(IM Robots)上还有许多必须的工作:
1) 迅速扩展应用领域。在该尚未成型的领域,新厂商的加入,新应用模式和内容将产生至关重要的一个良性循环初始条件。IM运营商如果看好如此应用的话,就有必要立即扶植新兴应用提供商,自己也有必要在初期参与进来共同开发,并且示范地运营一些应用。而当前,大量的互动教育、咨询类应用已经有条件按这一方式开展。
2) 标准化IMR向普通用户提供服务的身份验证、付款机制,及其他运营中需要标准化的环节。
3) 向IM应用开发商和代维商提供大容量用户连接所需的条件及其优化,至少目前的联系人数目限制应该打破。
Call Center over IM
上面说到了C2C采纳IM对应B2C采用Call Center(呼叫中心),其实B2C和B2B一样可以用前者替代后者,只要合适。
IM Call Center显然有超凡的灵活性、经济性,更具备了多媒体优势,并且能适应各种使用习惯,给予双方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中小企业进行了实践,用文字IM配合真正的Call Center进行售前售后服务。相信未来也会有一股风潮,其中必定有相当完全替代Call Center客服的比例。
规模化的需求往往会立即提出要求标准化,IM Call Center也不例外。主要在系统集成商和IM运营商的努力下,IM的多媒体接口、跨网接口、后台多半会统一。此外IM运营商需要为Call Center开放多个session共享一个IM账号的功能,以符合Call Center前台统一、后台分流的特性。
Search over IM
IM可以用于网络内容搜索并且功效优秀,这基于以下两个事实:
1) 有时/有部分搜索对“结果关联度”的关心远胜于搜索广度、遍历范围。
搜索在发展中,我们当然可以按传统搜索定义,有条件地遍历网络,同时进行模式匹配,配以不断完善的算法以接近更好的目标效果。更高效的办法是先对资源位置分类后进行评估和排序,然后搜索。两种方法代表了两种获取资源的思想:前者从可采取的手段出发,由下而上提炼出结果;后者从结果出发,由上而下寻找满足要求的手段。假设将后一种思想贯彻到底,我们会得到一种另类的搜索方式,“从周围的人开始搜索”。
我们在工作中碰到问题必然首先求助于同事,而不是不相关的陌生人。同样当我们需要在网络上搜索内容时,它们更有可能存在于与我们相似的人手中,比如同事、同行、同学。IM就是连接这些人的唯一信息纽带。
当我们把搜索对象从单纯的网站扩展到个人单机,意味着我们的搜索算法从“个人关联度”开始终止于“内容关联度”。
2) “6 Degrees of Separation”(六度分隔理论)
这个学说似乎已经越来越流行,也越来越得到实践了。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提出,任何两个陌生人都可以通过“朋友的朋友”建立联系,并且他们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该理论近年已得到初步证实。
那么,假设世界上所有人都有通过IM交流的话,你的IM之桥一般最多架设7次,就可以联系上所有人。进一步说,因为资源总掌握在人手中,根据以上理论,一条借道IM的内容搜索一般最多探察并跨越7个IM联系人的计算机,就可以得出结果。这点保证了 IM搜索的广度,虽然前面说IM搜索胜在结果关联度而非搜索广度,但基本的广度需要确认,作为IM搜索的基础保障。
于是,我们有了一种新的网络内容的搜索方法,IM搜索。大致思想如下,每个用户的IM同时担负或链接一项附加任务:摘要本机的(内容)资源并缓存邻近计算机(即与本机有联系的IM联系人)的“摘要的摘要”,类似路由作用。当一个用户需要搜索某项资源时,将搜索需求发往他的IM联系人,这些IM将主动或触发需求和本机资源的匹配工作,返回匹配结果,同时将需求转发给自己所关联的IM联系人。如此辐射出去。
该过程实际非常灵活可变。例如我们可以:
1) 按关联人的类型和关联度对搜索结果进行加权。这容易理解,专家、熟人更为可靠。
2) 设置专为IM搜索服务的IM联系人:人工或自动、盈利或免费,IM搜索中继。一方面作为配备更有效“滤镜”的内容搜索中继,即内容匹配算法和联系人加权因子,另一方面记录一些自己知道的专项关联度高的个人和其他中继。
3) 由个人充当IM搜索服务,即充当非实时的、手动的IM搜索中继。
当然IM搜索的前提是IM属主愿意共享资源。
三条本质:IM是什么
IM已不是几年前的
IM,再经过如此这般“折腾”,如果清醒的话,不禁要问“IM到底算什么”。逻辑上说,内涵和概念成反比,当IM涵盖了所有角落的时候,它就变得什么也不是了,IT领域也常有这样的教训。
IM的本质特性决定了它适合于成为什么。基于这些特性是应用成功的前提,否则即使一时兴盛也容易被很快替代。而IM正是拥有这些特性,才具备了聚合相应的应用以发展自身的条件。
以下特性是IM的核心实质。
一个身份
当PC不满足于可有可无的工具地位时,当IT和通信系统全面演变为工具的工具时,当脱离实物的电子手段逐渐渗透入普通生活的时候,当电子商务、政务平台困于种种信任制约的时候,电子身份的需要摆上了大众的日程。
也不仅仅是安全认证的需要。譬如,每个人现在都有Email邮箱,假设某个重要的邮箱被破坏,怎么如何告诉所有可能联系你的人将mail转移到他处呢?除了你自己Outlook通讯簿里的联系人名单,还会有B2C商户、会员网站、原公司的客户、很久没联络的中学同学,必然也有很多不认识但通过某些过期的网页、通讯录获得过期联系方式的人。现在所有的解决方式都不成功,只有等我们每个人都有电子身份,才能把个人事务逻辑地无遗漏地组织到一起。特别当搬家、远游时,实体地址都失效,我们如何能保证被需要的人准确地迅速地联络到呢?
无论以真名还是假名,我们每个人至少需要一个——通过自动更新的链接实现的——包罗万象的“电子身份”。
Microsoft推出“.NET Passport”正是以MSN为起点,因为IM是目前仅有的统一、可实现的电子身份的工具和载体。
一组联接
IM就是目前最接近完美的准实时人-人交流通路,未来也会是人-机、机-机的。这决定了IM的通信、传送、探索、启发本质。在今天甚至可以说,一组联接就是IM,IM就是一组联接。今后每一项应用也将无一例外地基于“一组联接”。
一匣接口
观察网络服务体系的未来,架构的颗粒度是否须要时时纤细到能勾画出对用户完全透明的服务/线程调用,近期内又能否完美实现?理论上最优的未必是当前现实最适宜的。如前所述的IM机器人模式,虽然并不够透明但对用户友好,易于掌控易于实现,即插即用的方式更为普及。就像Windows的控制面板。事实上,我们寻寻觅觅,发现除了对OS大动干戈外,最好的为系统添加功能的办法就是接口-插件模式了。而要实时更新、借用资源、利用网络、适当控制,则似乎非 IM莫数了。
未来IM的潜力将主要投入于接口环境的营造。“IM平台”也会是面向大众使用和大众编程最便捷的二次开发平台。-
结语: IM产业
如上述内容成立,IM是可以形成产业的。如果一样东西始终在网上飞来飞去,盈利就会困难很多,当IM可以落地生根时,产业将迎来春天。
IM运营商担负着OS提供者一样的角色,着力于推动大众网络的工具化、实在化。用户数和平台开放程度、易用性、稳定性互为因果。这样看, Microsoft现在占据了优势。IM用户的准实名制将成为趋势。IM运营商需要确立自己的核心优势。另外,同OS一样,安全性变得至关重要(IM已经成为病毒传播的另一种载体)。
IM应用开放商和代维将替代IM运营商成为产业主角。IM“应用工具”,而非网络工具的形象就由他们塑造。
IM拓展者则会为我们带来新搜索等具有深刻影响的技术和体验。
IM的商业模式预测
如果经常浏览网上小店,会看到越来越多小商家登上MSN和QQ代号,推荐客户用IM进行咨询、订货;现在接到访客的名片,十之三四特别有MSN 一项,特别是保险等交际广阔的行业。IM凭借其独有优势有希望成为电话、Email之后第三代商务沟通工具。笔者认为商务IM可以有四个趋势。
1) IM将席卷中小企业
不需要做多大的功能加强,不需要做多大的投入,IM部分代替电话、Email的浪潮“已经”开始了,现阶段集中体现于用户接口本来就开设于网上的企业和个人,尤其是C2C。明确地说,主流网上交易将分为两大阵营,B2C主要采取:B2C Website+网上银行支付/货到付款+Call Center+多送货方式;C2C主要采取:C2C Website+银行转账/货到付款+IM+邮寄/低端近距快递。
逐渐地,其他行业会将经过改进和专门化的IM纳入同样重要的位置。
随之,个人网上转账将会普遍。
2) IM将集成与被集成
IMR在形式上是IM作为容器集成
其他应用,而IM在企业和行业应用逻辑中将会被集成入ERP、CRM等系统,在形式上表现为集成或被集成——仅仅是形式不同,殊途同归,总之是一种融合。
因为,既然IM可以代替传统通信方式,它就也要在企业IT环境里承担同样的角色,不仅是营销、生产,同样可以存在于企业整个业务流程,嵌入整个商务环境。此外,IM还可衍生出工作组机制、区格化、协同工作及其记录。
3) IM Everywhere
IM的普遍手持似乎近在咫尺,可以想象Business over IM on Everything Everywhere的时代。
4) IM运营商将和电信运营商携手,共同指导集成商。
受趋势的要求,IM需要被规范化以适应众多开发者。同样也要在软件和物理能力上增加联系人容量。此外企业应用或许还要求临时、限时ID和连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