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里,北京的孩子高考300分就能上清北。实际上,北京孩子的家长,眼界早就不止于清北。当其他城市的孩子趁着寒暑假,到清华北大的校园朝圣时,北京家长们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的美国高校。
前段时间,在北京一场国际学校的咨询会,吸引了一万多家长报名。这些家长里有一半人,他们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或者还没上幼儿园。也有的家长带孩子来感知气氛,不过这些孩子要么在地毯上爬着玩,要么在婴儿车里呼呼大睡,丝毫没有感受到氛围中的紧张空气。
这些家长大多出身中产家庭,有北京户口的家庭看不上死板的体制内教育,也有非京籍家庭希望,让孩子考美国学校来避开国内高考残酷的竞争。
现如今,让孩子考美国大学无非两种途径:先在国内读公立学校,到了初三或者高中再转成公立学校的国际班;另一种是从幼儿园开始,一路就读国际学校。然而,这两条路现在也都不好走了。想进公立学校的国际班,托福成绩90分都不能保证进入,而且进了之后成绩不好还有可能被退回普通班;想从小读国际学校,现在校方不仅要求孩子的成绩,还要对家长的素养进行面试。而这其中的花费也是巨额的:从小就读国际学校,15年的花费在600万左右;即使先读公立再转国际班,3年的费用也在100万左右。
即使读书一路顺利,2019年北京有5000人申请了藤校,最后仅仅76人申请成功。“读美国大学比高考轻松”,其实只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已。然而随着几所美国世界名校降低了对大陆高中生的录取数量,因为他们担心出自留学“流水线”的学生们无法适应美国大学教育,焦虑的家长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总有更优秀的孩子在向我们展示教育的成功,总有更有诱惑力的机构在劝导我们鞭策孩子前进。深陷教育焦虑的家长们,深究自己的内心,缓解自己的焦虑,才是首先应该做的事情。毕竟,焦虑是家长,痛苦的是孩子。
第一、处于教育焦虑的家长,内心深处的根源是不能接纳真实的自己。
70年代以前的父母,很少有教育焦虑的,因为他们几乎没有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而今天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全方位的参与,和别人的比较,才让他们困于教育焦虑之中。往往这种焦虑感不是外人带给他的,而是出自他内心深处对自己的不自信,对现状的不满意。所以缓解教育焦虑,第一步应该从建立家长的强大内心做起,只有认同自己,认同孩子,才能缓解“不如别人”的焦灼感。
第二、家长应该认识到超负荷的竞争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健康的。
孩子需要一些没有计划的漫无目的的玩耍时间,在玩乐中塑造专注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玩乐中恢复心灵,减轻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带来的压力。上名校的佼佼者毕竟只有那么几位,其余大多数人都是在陪跑,但陪跑造成的心理伤害却有可能弥漫在孩子的一生之中难以康复。
第三、家长的焦虑感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之同时的,家长的心理状态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孩子。你是希望家庭是你的避风港,还是赛马场呢?相信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而不是充满了打鸡血的氛围吧。
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孩子的天性和热情放在家长期望以外的方向上,也希望家长能理性对待,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如放弃执念,挑选一条孩子看得到花朵和星星的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