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院士今年真的"火了",从那张逆行武汉的高铁餐车上忙里偷眠的照片开始,84岁的钟南山院士重新进入众人视野。
放眼望去,如今举国上下每天守着新闻等他指示。从2003年到当今,他再次成为了我们的希望。
随着对钟南山院士的关注增加,除了那些每天在新闻里滚动播放的权威发言、钟南山院士的无数荣誉和称号、他的养生之道都被人津津乐道。
甚至,他35岁才开始学英语,2003年就到16个国家和地区做英语演讲、和外媒无压力交流的事迹也被网友扒出来。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钟南山院士流利的英语能力是用笨方法练就的……
一、以终为始,抓住在一切情景中开口的机会
当我们说到口语时,其实并没有一个清晰的逻辑指向“口语到底是什么”。观察我们的母语使用习惯,我们会发现,在日常情境下和正式场合里,我们的措辞方式并不一样。日常对话越简单、越接地气为好,但正式场合,比如演讲、比如研讨,我们就需要更书面也更有逻辑性。通常,我们都会选择分情景练习,但钟南山院士怎么做的呢?
钟南山院士在1979年努力申请到前往英国公派留学的机会,但他大学主修的外语是俄语,对英语一窍不通。
当时,他不管是生活交流还是上课学习都成问题。
但是不久之后,他可以流畅地进行英语学术研讨,课堂发言,日常闲聊更是不在话下。
他怎么做到的呢?答案就是,以终为始,抓住在一切情景中开口的机会。
钟南山院士一直以来都是目标清晰、执行果断,他很清楚自己希望在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英语水平,但他更清楚,抓住一切开口机会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他把自己放置到终点情境中,假装自己已经是个可以流畅交流的英语母语者,不断历练,最终成长为想要的样子。
其实做法很简单——每天都跟老师互问互答,并且每天都和英国同学进行日常对话,哪怕他没有刻意想要分情景练习,但实际环境却会自然而然帮他分化出两种不同场合下的口语能力。
说起来容易,一旦实施起来,每个人都会遭遇两个困难:
练习过程中,结巴、犯错、或者词不达意都是必然,如果把这些必经过程当作出糗,又因为害怕难堪再也不开口,从此因噎废食,可想而知,最终结局只能是口语能力止步不前。
当我们的某种语言能力还不熟练的时候,想要用它传达完整的意思,是很“费劲”的。这种费劲,一方面是组织语言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另一方面是我们明知道每天都要面对这种痛苦,为了成长,不得不在生长痛中砥砺前行。因为痛苦的感觉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很少有人能日复一日地坚持练习下去,更遑论坚持几年、十几年。
可换言之,只要克服以上两点,口语飞速进步就指日可待了。
毕竟,钟南山院士就是实打实地扛住了窘迫和痛苦,把笨方法用成了绝世秘籍,练就了现在的一口好英语。
二、以错为灯,每天必写作
钟南山院士英文写作水平之所以能突飞猛进,除了他自身努力之外,也有他父亲的缘故。
他初到英国直到离开,每天必用英文给父亲写一封信,而他父亲的回信中,也会附上儿子寄来的信件,其中的语法错误、用词错误都用红笔一笔一画修改过,父亲还会勾画出结构规整、行文流畅、表意准确的句子,又或者在一旁标注上更地道的说法。
能和父亲全英文往来书信本就让钟南山院士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大增,哪怕起初信件里错误百出,他也根本不在意犯错,因为父亲的行为让他认识到,只要能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就能以错为灯,让往后会踩的雷区变得更小。
从钟南山院士的经历里我们能看出,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除开主观努力,也需要借助他力,毕竟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吸收新知识、在输出中掌握知识、在矫正中完善能力的过程。
我们生活在当代,通信比1979年便捷许多,教育资源也比钟南山院士曾拥有的丰富得多,不需要像他一样跨越几个国界借力。
总结下来,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无非是“不断写+不断改”,大道至简却又至难。方法虽笨却行之有效,钟南山院士正是只靠这个方法,最终做到无压力阅读国外学术资料,还能用英文撰写学术论文。
“永远要有自己的追求,办事要严谨要实在,只要有这两条,你们就会不断地取得进步,而且会比我们取得更多的成绩。”
这句话是钟南山院士劝诫他的孙辈的,但笔者认为,这句话也可以送给正在阅读本文的你们。
钟老35岁才开始学习英语,但至今是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主编《英中日图解医学词典》,更是发表国际论文无数。
说好不熬鸡汤只讲方法,但钟老的经历和方法本身就长得像一碗鸡汤——知道终点在哪儿,然后走向它。如果还有什么需要交代的,就是坚持走向它!
出处:头条号 @英语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