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为还原真相,这些人竟把上百万片飞机残骸拼成了原样!
网友【了不起】 2020-02-09 07:01:59 分享在【精美灌水版块】版块    1    1

人类灾难史之环航800空难

1996年7月17日,纽约肯尼迪机场,一架编号为N93119的波音747客机腾空而起,它原计划飞往法国戴高乐机场,然而起飞不久后,这架飞机便在长岛上空爆炸,机上230人全部遇难。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空难发生后,有人报告目击到在附近演习的美军军舰向天空发射了导弹,难道是误伤?政府立刻启动了调查程序。最终,调查人员发现,事故原因竟是空调加热了油箱,致使燃油爆炸,而空调之所以会加热油箱,源于一件无人认领的行李……

800航班刚起飞就爆炸

出事的波音747-131客机,于1971年7月交付环球航空公司,至事发前累计飞行9.3万小时,当时飞机共搭载212名乘客和18名机组成员。

800号航班的机组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团体,机长是58岁的拉夫·克沃尔基安,副驾驶是57岁的史蒂芬·斯奈德,还有63岁的飞行工程师理查德·坎贝尔辅助。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1996年7月17日,800号航班原计划于19时起飞,就在飞机即将关闭舱门时,地勤发现行李舱混进一件无主行李,此事立刻引起了机场高度警觉,美国航空业对“行李爆炸物”十分忌惮,马上组织专人进行现场检测。

安全检查无可厚非,可问题是乘客们早就登机了,都在机舱里坐着,7月份的天气闷热,人们受不了舱内的高温,叫嚷开空调。机组人员也很难受,于是就开启了空调。

20时19分,无主行李确认安全,只是虚惊一场。800号航班接到放行指令,很快起飞升空,12分钟后,也就是20时31分,飞机机翼油箱突然发生爆炸,驾驶舱直接被炸飞。客机舱体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滑翔,30秒后坠入大西洋。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发生空难后,美国救援部门火速赶往现场,他们采用了遥控潜水器、扫描声纳等仪器进行搜救,不过还是没有找到生还者。

空难使美国舆论哗然,当时的总统克林顿宣布,由美国运输安全委员会(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和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工作,三个部门“三堂会审”,可见美国人确实动了怒气。

两个小组,两个结论

三个调查组兵分三路,各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独立展开调查。他们接到了死命令,必须火速查明原因,因为当时还有很多747-131型客机在役,如果不尽快找出隐患,很有可能再次出现800航班的事故,这是美国航空业承担不起的重大危机。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鉴于各种目击传闻,FBI一马当先展开了刑事调查,他们首先询问了看到导弹的目击者,后者声称看到了导弹击中客机的场面。一周后,“黑匣子”被打捞出水,解析出的数据显示驾驶舱没有警报声或其他异常,整个录音只在最后时刻出现了一声巨响,也就是说,事故是突然发生的。FBI认为“导弹击落”说有一定嫌疑。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与此同时,运安委的调查员也发现了蛛丝马迹:机体残骸上有明显的只在高温情况下出现的褶皱,这一发现表示客机油箱的某个部位发生了爆炸。不跟运安委商量,FBI抢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他们从飞机残骸中发现了爆炸物,这和运安委的调查相悖,两个调查小组,拿出了两个不同的结论,而且他们对彼此的调查都不信服,如果想要说服对方,只能找出最令人信服的证据了。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真相大白

运安委的调查员决定用最笨的办法破案,他们要用残骸重建客机。将100万片飞机残骸拼凑起来,听上去就不可思议。不过,作为主管运输安全的部门,客机空难调查怎么能让FBI来结案?运安委押上了自己的声誉,一定要找到答案,既然认定是油箱出现了问题,那么运安委必须要回答三个问题:

燃油那么容易烧着吗?

爆炸的冲击能破坏油箱吗?

什么东西点燃了油箱?

通常情况下,航空煤油保持液态且不可燃,但是如果经过加热就会气化,在混合了油箱中的氧气后,就会极具可燃性。航空煤油需要达到36℃才能被点燃,波音公司辩解说机翼油箱绝对不会达到这个温度,而且事发当天,肯尼迪机场的最高温度只有30.5℃。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调查员研究了飞机图之后发现,飞机的空调恰巧就在中央油箱下方,空调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难道空调是事故的原因?

运安委的调查员决定模拟800航班的情况,他们借用了一架747-100型客机,让飞机在原地开启空调,测试结果显示:空调组件的温度高达177℃,而油箱内的温度也被加热到了52℃,显而易见,空调确实会对油箱产生影响。

换句话说,空调确实会加热飞机的油箱,从而造成燃油在油箱内爆炸。那么如果燃油内爆,能不能破坏油箱从而造成机体爆炸?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波音公司的设计,可以确保油箱承受1.76千克/平方厘米的压力。调查员用747飞机油箱的等比例模型进行试验,他们加注了800号航班使用的燃油,并加热到同样的温度。结果,点燃的油气混合物瞬间爆炸,产生了3.51千克/平方厘米的压力,几乎超过了波音公司设计标准的一倍,爆炸的冲击力足以让油箱爆炸,并造成了机体解体,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事故发生时,飞机的驾驶舱直接被炸飞了。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事故根本原因已经查明,就差一个导火索了。调查人员找到一段油箱附近裸露的电线,他们相信正是电线出现老化,绝缘外皮破裂,当电流通过电线时产生短路,一个小火花点燃了油箱。

运安委终于拼凑出了空难的整个过程:由于要检查无主行李,飞机在地面上开启空调的时间太久,导致靠近空调组件的油箱被加热,飞上天后,阴差阳错之下,一段短路的电线点燃了油箱,造成了最终的灾难。

一场空难毁灭一个航空公司

2000年8月23日,就在运安委发布了事故调查报告后,环球航空公司进入了破产程序。

环球航空创始于1925年,原名为跨大陆及西部航空,二战后期,环球航空曾一度和泛美航空不分伯仲,但由于经营不善,后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800号航班空难发生前,环球航空本想借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扭转颓势,但空难直接让这家老牌公司信誉扫地。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空难发生后,环球航空为了显示诚意,退役了一大批747、727等老旧机型,并采购了一些新飞机,但他们最终还是失去了百姓的青睐,2001年,环球航空破产,被并入美国航空。

一次空难,不仅夺去了200多条人命,还毁灭了一家老牌航空公司,这足以说明航空安全的重要性。

撰文:头条号 @厕读大历史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仰望我所仰望!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20-02-09 07:01:59  回复

回复/评论:为还原真相,这些人竟把上百万片飞机残骸拼成了原样!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700万人参与了反川普集会?
  2. 母亲给大一女儿恋爱八项要求
  3. 川普总统在联合国演讲,声称中国不愿用风力发电?
  4. 川普政府打算发放两千美元的关税补贴
  5. 大学排名更新:顶尖学府稳固,新兴学校快速上升
  6. Zillow和Redfin“摊上大事儿”!五大州的总检察长起诉了房产平台合谋做局
  7. 联合国大会“史上最尴尬”一幕:他上台后,观众纷纷撤离!
  8. 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显现了矛盾信号
  9. 美国“风行者”超大运输机计划曝光
  10. 福建舰“电磁弹射系统技术”获全球关注
  11. 在美国买房半年后,总结了两个扎心感受!
  12. 川普总统签署了备忘录,贩毒集团成为“国家之敌”!
  13. 美股市值突破“全球GDP半数”大关
  14. 马斯克成为全球首位身家5000亿美元的富豪
  15. 川普总统宣布加沙战争结束,峰会聚焦“中东和平”!
  16. 骨胶水的研发获突破,临床试验显示了安全有效!
  17. 中美因为“稀土管制”引发的贸易摩擦升级了
  18. 美国司法部起诉了柬埔寨“电信诈骗集团”的头目
  19. 我的人生有三个账户!伊隆·马斯克在斯坦福大学的最新演讲
  20. 中美稀土博弈,美国政策在急转直下!
  21. 马斯克的模块化生产技术在革新汽车行业
  22. 中美航班“绕行俄罗斯领空”政策引关注
  23. AWS最大区域故障,带崩多项服务!
  24. 45岁后“人生黄金期”是认知和创造力的新高峰
  25. 联邦法院驳回了川普政府的“出生公民权”行政令
  26. 谷歌的科学家已经连续两年摘得了诺贝尔奖
  27. 全球高等教育的新趋势:留学生求学地“多元化”
  28. 中美贸易的争端升级,中国实施“长臂管辖”颁布3项针对性措施!
  29. 川普政府“双失利”?
  30. 美国“H-1B”签证新规:在境内的申请人,免缴10万美元费用!
  31. MIT稳居了CS榜首!美国大学的最新排名出炉
  32. 马斯克的净资产创纪录,突破5000亿美元!
  33. 佛罗里达的一名中学生在AI提问,然后被捕了!
  34. 美国青少年“67”流行语的现象引关注
  35. 华人购房遭遇国籍歧视,法院裁决后依然隐忧犹存!
  36. TikTok美国业务的“合规运营”方案细节披露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99, 2025-11-11 16:35:56

Processed in 1.59588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