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上曝光了北大学霸的宿舍,引来大片网友的围观。
这是工学院的一个男生宿舍。
没有一般男生宿舍的凌乱,书架上的书整齐地摆放着。
宿舍里的他们几乎时刻保持着比图书馆还安静的状态。
即使有说话的声音,那也一定是在讨论学业。
据说,每到期末,这个宿舍就会成为各个宿舍进行学术交流的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你认为他们的生活只有枯燥乏味的学业,那你就错了。
他们合体创办了一个公众号,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既有学术讨论,更有“沙雕”趣事。
这是信息管理系的一个女生宿舍。
她们的宿舍温馨且有绿意。
她们特意采购了绿植装饰宿舍。对她们而言,这是宿舍,更是家。
宿舍有个3条公约:东西要放好,扔垃圾要早,晚睡不吵闹。
还有一个公约之外的默契约定,她们习惯早起。
早起,可以让她们更专注、高效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学业方面,她们拿到了专业内的各类奖项:学习奖、学工奖,以及学术奖。
生活上,她们追求自律、极简。
这是一个跨学科的宿舍。
有人来自历史系,有人来自语言文学系。
尽管专业不同,但并不影响彼此的相处,反而不同专业的互补让他们在各自的学业上更具优势。
宿舍里没有特别的装饰,但目之所及之处,干净又整洁。
就如他们所言,这是他们亲手打造的美好。
平日里,他们写论文、做研习,各自努力。
相约出游是他们共同的爱好。
他们一起看过故宫的红墙黛瓦、香山的红叶、武汉的樱花。
记得网上流行过一句话:你的房间,暴露了你的层次。
偷窥一个人的房间,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一个人的特性,甚至一个人的价值观。
如果你也想成为更好的自己,不妨一起来看看,这些学霸身上所拥有的特质。
【自律】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米歇尔,曾召集了数百名4岁大的幼童,把他们留在一个房间里,并告诉他们:
“我给你一颗棉花糖,然后给你15分钟。如果我回来的时候,这颗棉花糖还在这儿,你会再得到一颗,这样你就会有两颗。”
结果发现,关门期间,三分之二的孩子把棉花糖吃了。
14年后,米歇尔对这群已然18岁的孩子,展开了后续研究,结果发现:
那些几乎不能等待的孩子,都比较自大,在他人眼里是顽固、爱嫉妒、容易受挫的人。
而那些能够管住自己,直到实验人员回来才吃棉花糖的孩子,则具有更好的社交技巧、更强的社会竞争力和可靠性,他们更坚定、更守信、学术成绩也更好。
这就是自律,即我们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有原则地对待事物,能够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自律的人,即使百般困难,仍然能够每天坚持早起,只有极少数例外。
自律的人,即使在热情褪去后,仍然能继续完成一个想法或工作项目。
自律的人,即使非常想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也仍能起身去健身房锻炼。
《意志力》一书说:“最主要的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核心都在于缺乏自我控制。
自律的人,因为能看到长远价值,而选择牺牲部分的短期价值,延迟满足,从而更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精要主义】
萨姆是美国硅谷一位颇有才干的咨询顾问,他在岗位上认真负责,忠于职守,对很多要求甚至不假思索一口答应。
结果,他终日奔波于各种会议之间,企图让每个人都满意。然而,工作质量的下降,令他感到压力陡增,他仿佛成了处理琐事的专家。
工作不仅不会给他带来满足感,而且还会让他费力取悦的那些人,也感到不满。
后来,他向一位好朋友请教,得到了一个建议:
“只做咨询顾问的工作,其余一律不做。简单来说,这位朋友建议他,只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忽略其他一切别人要求的事。”
过去,他总是自愿承担,那些最后一刻才出现的工作。现在,他想方设法不再主动揽活。过去,他是所有收件人中,最早回复邮件的那个,现在他不再争强好胜。
如果兴趣不大,就不再参加电话会议;如果不需要信息,就不会再去旁听,每周的新情况通报会。
坚持了几个月之后,萨姆发现自己,不仅白天的工作时间更加充裕,而且晚上下班回家之后,还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享受家庭生活。
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些拒绝繁琐工作的做法,并没有产生负面影响。主管没有为难他,同事们也没有怨恨他。
恰恰相反,留给他的都是那些,对他而言意义重大、对公司来说也极具价值的项目。他的工作,得到了比以前更多的尊重和重视。
这就是精要主义,即做事追求“更少,但更好”。
精要主义不是要求我们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少数对的、更重要的事情。
精要主义,不是提倡为了少做而做,而是主张只做绝对重要、必做之事。
这样,我们就能尽可能做出最明智的时间和精力投资,达到个人贡献峰值。
【即刻行动】
《社交网络》电影里,讲述了一个创业市场上著名的故事。
众所周知的Facebook,其最初整套架构性的设想,来自Winklevoss兄弟。
他们有一次见到扎克伯格,就跟他讲了整套想法。扎克伯格听后认为太精彩了,想要一起干。然而兄弟俩却说:“我们想想。”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
扎克伯格没有浪费眼前的机会,回到宿舍后,他马上就开始动手,写代码,请教高人,见投资者。
在扎克伯格已经热火朝天干起来的时候,Winklevoss兄弟还在酒吧喝酒、准备自己的皮划艇赛……
最后,等知道一个叫Facebook的东西已经崛起,他们才慌张失色地跑上门去要钱,于是就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
虽然Winklevoss兄弟拿到了一些赔偿,不过相比于Facebook当下的发展态势,这些赔偿仅是小小的一部分。
这就是即刻行动,即一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采取的及时有效的作为。即刻行动体现的是一种强有力的执行力。
许多人提倡“三思而后行”。但其实,行动先于思考的。
因为人们的机智行动,是基于高度技巧及复杂推理而形成的,而其中多数技能又都属于隐性知识范畴,也就是说,你不知道其实你有能力做到。
因此在行动之后反思,可能会反过来发展我们的认识。
【玩商】
媒体作者娇娇妈有一次去姐姐家,姐姐9岁的儿子吃完晚饭,准备出门找邻居小朋友玩。
脚还没有迈出门,姐姐开始揪着小外甥的耳朵骂起来:
“吃完饭,就想着出去玩,你的作业做了没?钢琴练了没?绘画画了没?玩玩玩,一天就知道玩!将来你考不上重点中学怎么办?”
小外甥本来兴高采烈的脸蛋,一下子黯淡起来,满脸的委屈和郁闷。
晚上,外甥拉着我的手悄悄地说:
“阿姨,是不是长大了,就不用写那么多作业,不用练钢琴啦,就可以跟哥哥姐姐们玩了啊。”
看着小外甥一脸认真的样子,我还真的有点心疼不已。
外甥今年才9岁,就已经上四年级,每天回来就要做大量的作业,周末就要赶着去上钢琴课,参加绘画培训班。
每天晚上10点钟睡觉,6:00钟就要起床。学业压力比我们上班压力还要大。
快乐的童年,就这样被无数的作业和培训班给侵占了。
其实我可以理解姐姐的管教方式,因为在中国很多家长都是如此,孩子除了正常的上课学习外,还给他们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
一旦小孩成绩没考好,家长就特别焦虑,开始给小孩施加更大的压力,限制他们的玩耍时间。生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我非常理解。但是方法弄错,就会适得其反。
那些真正学习成绩好的,会学习的,往往特别会玩。
这就是玩商,即人们休闲、生活、玩乐能力的指数,是一个人玩乐方面能力的反映。
这是一个类似于智商、情商、搜商、逆商、睡商的概念。
人的本性向往自由,爱玩是人的天性。如经济学家于光远所说:“人之初,性本玩。活到老,玩到老。”
但很多人却持有“玩物丧志”、“玩乐浪费时间”等观点,视玩乐为洪水猛兽。
玩商概念的提出,可以帮助我们更科学地对待玩乐。
【好奇】
乔布斯17岁那年休学后,把时间全部投入到感兴趣的课堂上。
当时,他深深痴迷于书写,认为书写有着不同于科学的历史感和艺术感。
于是常常跑去上课,学习了serif 与sanserif字体,以及如何在不同字母组合间变更字间距。
由于纯粹兴趣使然,乔布斯也并未想到这些东西在他往后的生活中会有什么实际作用。
但10年后设计第一台Mac电脑时,他发现自己曾经所学的字体派上了用场,于是把这些东西都设计进了麦金塔,第1台能印刷出漂亮东西的电脑就这样问世了。
这就是好奇,即对自己不熟悉事物的运行机理,有浓厚兴趣。
一个有好奇心的人,会思考云彩的形成与变换,会着迷于花蕾的初绽,觉察数学法则逻辑上的简洁性。
一个有好奇心的人,会在日落中发现美,对蜘蛛网的几何形状产生兴趣,因蜂雀翅膀的虹彩而雀跃。
爱因斯坦说:“可以引起惊奇且难以解释的经历,是世界上最美妙的经历”。
一个有好奇心的人,将更容易成为一个会学习、有创意的人。
【结语】
知乎上有个问题很火:有哪些给年轻人的忠告?
其中一条回答让人深省:
“如果你现在不努力让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那么以后,你就会浪费大把的时间,去应付你不想要的生活。”
不要浪费眼前的时光,去修炼成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