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0万年薪和美国10万年薪,你会怎么选择”?
我想,这个选择的难度应该不亚于“清华和北大,到底上哪个”了。
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薪酬水平也不同,风土人情和生活环境方面差异更显著。
近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提高,越来越多海外留学的学子选择“海归”,到底留在美国还是回到中国,怎样选择未来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呢?
下面小德就从多个角度比较中国30万人民币年薪 vs 美国10万美元年薪哪个更香?
【1】
薪资结构
以北上广深一线大城市为标准,在中国年薪能够达到30w已经算比较高的收入了,在扣除五险一金以及个税后,实际到手的工资约为20w,也就是说月薪1.7w人民币。
放眼美国的话,就以加州为标准好了。
美国年薪10万,每月净收入经过各种税收等计算过后,约等于5900刀(约3.9w人民币)。
因此很显然,无论是税前还是税后,单看薪资水平,肯定还是美国的更香。
不过,和中国一样,美国高薪的职业主要是计算机、工程类职位,而且大多数分布在发达地区。
【2】
职场文化
薪酬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职场文化也很重要。职场文化决定了我们能够在一家企业工作的积极性和任职的年限。
近日,TikTok公司在英国就遭到了当地员工的“反抗”,这个话题在国内也非常受关注。主要的冲突点就是,英国员工受不了TikTok的狼性企业文化。
除了英国外,国外的职场文化和国内相比就显得比较“佛系”。老资本主义国家早就经过了野蛮生长的时代,现在看来美国人更加重视work life balance。
毕竟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在美就职往往更倡导在生活中工作,并非在工作中生活。
时间一到就下班,非必要不加班,加班一定要有加班费,节假日不加班不工作...
国内的职场文化就显得激进一些了,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的狼性文化,令很多求职者叫苦不迭。
不过这种较为拼搏的职业风气虽然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但也能使你的职业技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大的提升,并给予你不错的向上晋升的空间。
当然不同的职场风格总有适合的一群人,有的人喜欢休闲地工作,有的人希望在工作中杀出一条血路,这个和人的个性有关。
毕竟,选择不同的职场文化意味着选择了未来的职业发展。
PS:在刚刚结束的明德618年中盛典中担任访谈嘉宾的W同学,便是为了更好地权衡“Work-Life Balance”,从而放弃国内大厂,赴美读研就业的鲜明例子~
【3】
生活方式
除了考虑薪酬和职业发展问题,中美之间不同的生活方式也会影响你对未来生活地点的选择。
住:租房vs买房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租房购房不仅是人生的一大决策,更加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中国的买房政策比较严格,例如上海必须要在沪累计缴纳一年以上个税或社保的证明才可以购房,而且房价高居不下,在中国30万年薪未必能在北上广买房子。
而如果你选择租房的话,在国内也要承担各种各样的压力,且当身边的人都买房后,几乎很难再坚持租房。
美国在租房买房这方面就相对自由很多,你可以选择买房,也可以选择买地自建房,也可以选择一直租房。买房不算贵,但是加上地产税、维护费等,算下来一点也不便宜。
如果选择租房,以加州等发达城市的平均租金为例,合租的租金为1000~1500刀左右,单租则2000刀以上,考虑到工作地址和当地的房价,所以在美国很多人情愿租房也不买房。
食:饮食文化很重要
饮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决定一个人今后地方的关键因素!
虽然人的口味千千万万种,很多人对其他方面比较随意,但是在饮食上非常重视,毕竟民以食为天,有什么可以阻挡美食的吸引呢。
在中国,无论是大中小型城市,不同种类、不同口味、不同风格的美食应有尽有。
而“苍蝇小馆”则化身为了打工人的美食圣地,更是工作一天疲劳的灵魂的栖息处,虽然环境一般,但是下班后能够在租房附近美美地吃上一顿,感受着城市的烟火气也是幸福感满满的。
美国的饮食文化就和国内有很大的差异了,曾经也有人觉得美国的食物不对胃口,就算有高薪职位也不愿意留在美国。
虽然美国也有自己的独特的美食,但对中国来说就像没有一样。
行:地铁、公交or买车
在中国,上班族最常见的通勤方式是地铁和公交车,当然,如果有一定职位或者薪资达到一定程度的人通常会为自己配置一辆符合自己的身份的车。
不过,今年油价不断上涨的消息也伤透了不少有车一族的心,很多人不是不愿意开车,这一趟来回的油费确实让人心疼。
在美国,出行的方便程度则并不相同——
在发达地方如纽约,各种交通设施,四通八达,如果需要去的地方不太远,选择公共交通是非常划算的。
如果住在郊区或者一些交通线路较少的地方,买车就会成为必选项。
教育:侧重点的不同
国内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等教育阶段的成本都不算太高,但是存在一些隐形成本,例如人脉、社会地位等,这些虽然难以折算为金钱,但是也是巨大的成本。
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完成义务教育然后进入公立大学就读,这样的教育成本其实并不算高。
但是由于内卷严重,不少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开始鸡娃。幼儿园前早教、幼小衔接班、从小学到高中的补习,中间还穿插着不少兴趣班,这样一来教育成本就翻了几倍。
除此之外,中美两国对孩子的培养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普遍会在教育中为学生设定分数的标准,而成绩也是家长们较为看重的一项指标;
在美国则更倾向于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以及软硬背景的双向提升,也可以用我们更熟悉的词语——“素质教育”来概括。
因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录取条件不仅仅看分数,对孩子的经历、素质等也非常重视。除此之外,美国的高等教育的费用也比较高,而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教育投资回报比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
娱乐:怎么不算百花齐放呢...
在国内的娱乐项目通常比较接地气,常见的有KTV、按摩、看电影、游乐园等,如果不是特别高档的娱乐场所,综合费用比较合适,例如每周看电影也不过花费200人民币。
在美国除了普通的娱乐项目外,还有更多高逼格的娱乐项目,例如划船、滑雪、高尔夫等,很多美国人,利用这些娱乐项目作为社交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果说参加这些活动目的在于结识陌生人,为自己拓展人脉,那么这个娱乐活动到底多大程度能够放松心情,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恋爱结婚的差异性
恋爱结婚这个话题离不开吃喝玩乐,不过既然是约会当然在规格上要高于普通的饮食出行费用,这一点在中国和美国相差都不大。
不过在婚礼方面,两国就产生了明显的差异。
中国的婚礼已经很少沿用传统的方式,现在我们看到的婚礼都是“中西结合”的改良版,迎亲部分依然体现传统的婚礼习俗,而正礼部分则是穿婚纱西服交换婚戒的西式礼仪。
更重要的是,中国婚礼通常不仅仅是两位新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甚至是两个大家族的事,在婚礼上很多事情并不由得新人做主,选日子、准备婚礼大大小小的事大部分都是由家长来处理。
而美国婚礼就显得随意得多,婚礼可以正式在教堂在神父和亲朋的见证下举行,也可以在自家的小院子由熟人担任主持,举办一个轻松愉快的晚宴或party。
美国的婚礼并不收取礼金,不过会在邀请帖子中列出可接受的礼品,婚礼前也不会专门拍摄婚纱照,而是邀请摄影师记录婚礼当天的真实情景。
【4】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其实不论是国内年薪30万,还是美国的年薪10万,都足以令你达到高薪阶层。
而薪资能到达到这样高度的人,一定不会只考虑薪酬收入,还有很多隐性的、更内在的诉求也会影响着你的决定。
即使是在美就业拿着旁人望尘莫及的高薪,但因为对文化认同感,以及家庭归属感的欠缺而选择归国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
毕竟决定一个人在不同地方生活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且不同的因素在不同的人心中权重也不一样。
所以他人心中“最好的决定”并不见得是你的最优解,而要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还是要理性、全面地进行个性化的思考。
出处:头条号 @明德立人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