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火呈现越烧越烈的趋势,根本扑不灭。一场火把居民区烧成了平地,烧得太干净了,怎么就能烧得这么干净?有一张外网流传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加州火灾的异景,两侧的房子被烧得不成样子,而中间的房子屹立不倒。注意此图的配文是"这不是奇迹,这叫混凝土"。
与此同时还有另一则新闻,洛杉矶山火持续蔓延,将多座博物馆夷为平地,历史与记忆都被大火吞噬,唯有位于帕利塞德的盖蒂别墅博物馆在大火中幸免于难。
根据《卫报》的报道,本次大火虽然已经蔓延至盖蒂别墅博物馆,但博物馆并未被烧毁,馆内藏品也很安全,因为博物馆的内部墙壁由钢筋混凝土或防火钢板制成。是的,混凝土在这场大火中能够得以存活的建筑全都是钢筋混凝土建筑,而那些被大火吞噬的都是木质建筑。
据统计,美国新建房屋中有93%的比例使用木质房屋,美国人酷爱木质住宅才是让这次大火愈发气焰嚣张的一大因素,所有的房子全都成了大火的燃料直至燃烧殆尽。
于是问题又来了,加州南部处于山火多发地带,与木质建筑本就不搭配,为何仍然还有这么多美国人要建木质住宅?翻开加州山火的记录史会发现惊人的重复:2017年塔布斯大火烧毁5000多栋建筑;2018年坎普大火夷平了整个布特郡天堂镇;2025年此次的山火仍未停息。
一次次的山火中木质住宅被大片地烧毁,又大片大片地重建,难道说美国人至今还没有完整掌握混凝土建筑的建造工艺吗?这是不可能的。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就建起了曼哈顿帝国大厦,建个混凝土的房子压根不存在技术瓶颈。
也有人说建木质房子是为了防震,加州不仅处于山火多发带,更处于地震频发区,混凝土房子在强烈震动下容易出现结构性破坏,一旦发生塌陷,房子内部的钢筋和混凝土碎片可能会对居住者造成更大的伤害,如此一来木质建筑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但是这也不是主因,一来目前的混凝土住宅一般能达到6-7级的抗震水平,当下的技术建造抗震水平更高的建筑也没问题。
·二来美国中东部地区地震少但普遍也以木质房屋为主,究其根本原因在美国一套由混凝土打造的房子要比木质房屋贵得多得多。
一切的源头在房产税,美国的房产税在1792年就开始征收了,而美国1776年才建国,美国房地产市场繁荣发展的时期在19世纪,也就是说美国人早就养成了给房子交房产税的习惯,在他们的认知里不仅买房要花钱,往后住房的日子里也需要花钱。
以加州为例,加州住宅的平均房价在80万美元左右,房产税普遍在1.25%左右,相当于每年要交1万美元的房产税。收入端加州家庭收入中位数不到10万,加州人民每年需要拿出一个多月的工资来交房产税。
与此同时房产的估值主要分地皮价格与建筑价值两部分,建筑价值主要取决于建筑成本,比如建筑材料的价格。说到这你就该明白了钢筋混凝土房屋每年要交的房产税要比木质结构的房屋多得多,以现在的水平大多数人每年都要付一个月的工资来交房产税。
那么建造混凝土房屋要交多少税?答案来了如下就是根据相关的估算大约是现在的4倍左右。从成本出发美国人不得不选择建造木质房屋,恰巧美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木材资源,易得性更甚,于是木质住宅开始流行,之后整个行业的规模化发展都建立在木质住宅的基础上。
大家都知道行业的规模化发展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如此一来木质住宅行业不断发展再次与混凝土住宅拉开了差距,这一点早在多年前就显现出来了。对比木质房和混凝土房的建造成本,混凝土房的贵不仅仅在于材料贵,更贵在人工费上同时还有时间上的成本。
木质房工期仅为几个月,而混凝土房屋的工期则要以年为单位,换句话说如果要住混凝土的房子,美国人大多数人买不起房更用不起房。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强势登陆美国,新奥尔良市的木质房屋被吹得漫天飞扬,灾后当时的议员在报纸上宣誓筹资联合灾区所有人把房子都换成混凝土房子以免。每年的飓风受灾问题难题很快就出现了。
·首先美国没有大规模的混凝土房屋市场,要大规模地建造混凝土住宅区供应链就跟不上,既没有足够多的设备也没有足够多的熟练工匠。
·其次美国居民也等不起,几十万的受灾居民要等工期多年的"混凝土社区,这期间他们住在哪里?自此混凝土房屋成了不可能实现的美国梦。
房产税的存在让美国失去了建造混凝土住宅的土壤,根本原因就是两个字:成本高额的持有成本",让美国人选择了建造成本更低的房子。
出处:头条号 @如梦如幻穿越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