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决定把以前的自住房出租时,我妈都开始为我们担心。这世界其实还是平的啊,坏事传万里,犄角旮旯都没错过,一个70岁的农村老太太都知道美国房东不好当。
我们住在附近,决定不请中介,自己挂牌出租,我很快就把房子挂在了Zillow上。
Zillow是这里常用的房屋租售平台,配套的Zillow Rental Manager(租赁管理)是房东平台。房子挂出来一个月后,零星来过几波看房的人,但并没有人达成租房意向。市场已经开始冷淡,我们也不想拖到11月、12月更加冷清的时候,主动降价了200美金。
有一天,我正在租赁平台上查看信息,突然蹦出来一句:
“我有租房券。”
我还在消化这句话,又跳出来另外一句。
“我还有自己的生意。”
“遇到Section 8租客了。”我心想。
原本以为我们村在我们县(county)里房租比较贵,不大可能会遇到,并没有专门做过准备,但我知道我得回复信息。
我刚使用租赁平台时,就收到过群发的消息,提醒大家加州禁止对房客的收入来源进行歧视,也就是说对于持有租房券的人也要一视同仁。如果因为使用租房券的原因而拒绝租客,那就等着吃官司吧。
我回复说没问题,问什么时候要看房。
先跟不熟悉的朋友们简略介绍一下Section 8吧,以下斜体字内容来自ChatGPT。
Section 8原本是一个法律条款的名称,具体来说,它来自于:
🔹《美国住房法》第8节(Section 8 of the U.S. Housing Act of 1937)。
这个法案最初是为了提供经济适用住房,由联邦政府设立。后来在1974年修订时加入了“住房选择券(Housing Choice Voucher)”计划,也就是现在大家熟知的 Section 8 租房补贴制度。加州的Section 8是联邦住房补助项目的一部分,旨在帮助低收入家庭、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支付租金。合格的申请人通过当地住房管理局申请,获得“住房选择券”,这张券可以用来支付市场上合格出租房屋的部分甚至全部房租。
这位说她有租房券的女士,为了方便叙述,我就叫她C吧。
C是带着她女儿L一起来看房的。
接待看房的同时,其实也是我了解潜在租客的过程,所以我就领着她们,一边介绍房子,一边跟她们聊天。C显然是主打,L看上去有些心不在焉,但一直保持着礼貌的微笑。从楼上下来时,C说L正在担心她几个月大的儿子。
我心里有些惊讶,L看着年龄可能也就20出头,没想到已经做妈妈了。
但我嘴上问的却是:“是你们三个人一起住吗?”
C说是,还有她上高中的儿子。他们一家现在住在附近的一处公寓(后来我才了解到是可负担住房项目的公寓),已经8年了。
我也坦诚地跟她说我还不了解租房券,并跟她打听了一下大概的情况。
我注意到她在回答我的疑问以后,加了一句"They don't take very good care of you。"意思是政府并没有很周到地照顾他们。
C说的生意是在网上出售自己研发的护肤产品,她很自豪地告诉我说所以她能负担得起一家人的生活。
临走前,C说很喜欢我的房子和小区,她也很乐意跟房东直接打交道而不是通过中介,她说她会提交申请。她还特别解释了一下她的信用分数很低,那是因为她在疫情期间生意不好,遇到了经济上的困难,她现在正在努力提高信用分。
回家我就上网搜索了她的名字,找到了她的脸书账号。她的头像看着跟现在很不一样,化着很浓的妆,穿着也很时尚。在她零星的几条记录里,我看到了她在08年考上了空姐,并曾在Delta航空工作过。
当天傍晚,我就收到了C的租房申请,包括犯罪记录和信用报告。我一边看,一边学了好几个新词。
她50岁,没有固定工作,但有两份固定收入,是她的残障补贴和孩子的CalWORKs*补贴,加起来有一千多美金。
*CalWORKs代表California Work Opportunity and Responsibility to Kids是加利福尼亚州的福利项目,为有孩子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现金援助和服务,帮助他们实现经济自立。
她的信用分数极低,并有许多逾期的账户,应该是分期付款购买商品时产生的。她有三个被发卡方要求关闭的账户,甚至还有两条collections (债务催收)记录。
加州的法律规定房东不能以信用分数低为由拒绝申请者,而是可以要求其提供其他能够证明经济状况的材料。
她提供了她销售产品的网站,并声称她的年收入为9万。她还附上了最近两个月的银行流水,向我证明她有存款而且金额正在增加。
她还提到她有一只年龄很大的小狗,是她的陪伴。
法律要求同住的成年人都必须提交申请,她也在平台上邀请了L。我回复她说我会在收到L的申请以后再做决定。
接下来,我们马上开始临时抱佛脚做功课,以决定是否要租给她。
我们向网络、朋友、房产经纪寻求了建议,得到的反馈多半都是:不建议。
网上有很多地主分享了房子如何被Section 8租客糟蹋以及艰难驱逐租客的经历。
房产经纪说,你们这么好的房子,还是找个更好的租客吧。
朋友们的反应不一。有些一听到Section 8就摇头,但也有人说可以尝试,因为房租是Housing Authority(负责租房券审核和操作的部门,以下简称HA)直接转账,有保障,HA对租客行为也有约束(违法或者被房东驱逐会导致租房券被收回)。
我又找到了本县HA的官网,把关于房东的权利、义务认真研读了一遍,浏览了几十页的租客维权手册,还搜索了一下加州最新的租客保护条例。得出的结论就是:所有的租客都被定义为“弱势群体”,得到法律和政府的全面保护。个人小房东和那些经营公寓的大公司一样,是有“权势”一方,因此义务多、权利少,是被防范的对象。
我理解美国法律中要保护弱势群体、防止强势方滥用权力的初心。但是这么一来,大公司有自己的律师,有事也不怕,个人小房东可是成了真的弱势群体,也难怪我得到的建议大多都是绕开。不过,如果HA做好了他们的工作,网上那些遇到“坏”租客的分享应该不是常态。
过了几天,L也提交了申请。
她25岁,曾经在超市当小时工,现在没有工作,固定收入是孩子的CalWORKs补贴。
期间我收到了一份电话留言和邮件,说他们收到了C的申请,因为C的残障人士身份,他们会在合同签订以后 ,为她提供2500美金的房租押金。
C在看房的时候没有提及残障的事情,她只说过她的膝盖不好,但这并没有影响她上下楼梯。见面的时候没说,通过短信和电话我怕她感觉被冒犯,所以,我也不打算问了。
我们决定把房子租给他们。
从C的经济状况来看,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的租客,但是看得出来她是是一个努力的、负责任的母亲和祖母。8年前她搬来这里,就是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我们对她的年入9万的生意没啥信心,但我们相信她不是那种会糟蹋房子的租客。
我接受C的申请以后,她很激动,给我回了信息,说她先需要联系HA。
大概一周后,我收到了她和HA的工作人员沟通后拿到的文件。
接下来,HA会派出专业人员来进行检查房屋,附件里有检查表格,从房屋设施到安全隐患,非常仔细,许多地方我们自己都从来没有想到过。
房屋检查通过以后,我们需要签订两份合同。一份是跟租客,约定房东和租客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附件里必须包括跟HA签订的合同,这样HA才能把他们负责的租金支付给我们。
在这些附件里,我发现我们的房租超出了C的租房券支付标准上限几百美金。看来C打算自己支付这个差额。
有位朋友得知我们的决定以后,提醒了我另一件事情:以后任何维修都必须找到有资质(License)的修理人员才行,不然HA会干预。有资质的维修工价格贵,会大大增加房屋维护的成本。这显然不是个好消息,但好在我们的房子还算新,需要修理的情况应该不多,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就到时候再说吧。
在等待HA联系我检查房屋的时间里,我在租赁平台上做好了合同。一周多过去,我没有收到HA的消息,却收到了C的短信,说有重要的事情要跟我电话沟通。
她开口以后,我有些意外。她问我能不能降价。
她说她才知道我们的价格超过了HA能够为她全额支付的最高标准,现在她需要自己支付这个差额。(后来我猜也有可能是HA的工作人员有意提醒了她,因为她当时租住的公寓,租金还不到我们房租的70%。)
我说对不起,我们没有降价空间了。
她开始说好话请求我降价,说她一定会好好维护房子,她是一个非常好的租客,她从来没有被驱逐过,她的生活方式很安静,不会有很多人来来往往,不会影响邻居等。
她还说她已经跟现任房东发送了搬家通知,如果她到时候不能搬家,就没有地方住了。她曾经历过无家可归的生活,她不想再带她的孩子们流落街头。
天哪,我差点儿就要说出“YES”了。
但我忍住了,我的恻隐之心败给了现实。
我们其实是被迫成为房东的。房贷利率节节攀升,我们又是刚需,卖掉超低利率的旧房置换非常不划算,只能咬牙另买了一套,月供和房产税都远超第一套。我们能够维持这套旧房子的唯一方法就是出租,用房租勉强覆盖它的月供和房产税,甚至还顾不上维护费用和空置期。
我们负担不起降价了。
在我快要顶不住的时候,我推说我要跟先生沟通一下。
十分钟以后,我给了她同样的回复。
同时,我也把查询到的信息分享给了她,她可以撤回通知,不用搬走。我很清楚租客可以获得的保护,所以我知道她一定不会因此而流落街头。
她很生硬地说了byebye,挂了电话。
从接受C的申请到我拒绝降价,整整过了三个星期。现在,距离感恩节只有不到两周了。市场果然跟天气一样,越来越冷。
圣诞假期以后,看房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但房源也上来了,市场竞争很激烈。然而我不能降价,只能耐心等待春天的到来。
一月份,就在我正与后来入住的租客沟通时,我收到了C的信息。
“我看到你的房子还在出租,我愿意接受这个价格,你能租给我吗?”
第二天,我接受了新的申请,把房源撤了下来。
经历了整整四个月,我们的第一次出租总算尘埃落定。
如果把房子委托给专门的物业管理人员,我大概不需要面对这些。因为他们有很多方式能够尽量避开Section 8租客。
我很理解他们的做法,却也觉得有些悲哀。
我们也算了算C一家每个月得到的补贴,加上租房券支付上限,还有食品券,乘上12个月,这已经超过年薪十万的税后收入了。年新十万的人还要自己付钱买医疗保险、存养老金,可支配收入还不到这个数。
不过,年薪十万的人,他们可以自己决定把钱花在哪里,小公寓里挤一挤就可以省出不少。他们会为目标攒钱,并努力获得升职加薪,他们的人生之路通向前方的希望之地。
这期间,我们其实也算是走出了自己熟悉的圈子,看到了许多我们平时少有机会接触的人并得以瞥见了一眼他们的生活。当房东这事,也算是为我们多打开了一扇了解美国社会的窗口吧。
这篇已经很长了,还有更多美国房东的故事,留到以后再说吧。
出处:微信公众号 @煮读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