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川普政府宣布"H1B签证申请费上涨10万美元"的新规已经过去半个月的时间,但这项重磅改革仍在各个圈子里持续发酵——
从H1B申请人、企业雇主,到美国经济学家、法律专家和移民律师,大家都在消化这一政策可能带来的冲击。
过去,H1B是留学生身份转正的主流路径:企业雇主出钱,只要抽签中签,就能留下来工作。
一份普通的H1B申请总成本大约在1万美金左右,包含了政府收费和律师费。
而在新政下,企业在为外国员工首次申请H1B需额外缴纳10万美金一次性费用,还没算在申请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其它费用以及员工的薪资福利等各项成本。
从经济逻辑来看,雇主应该会倾向于招聘高收入员工,用他们创造的价值来平衡这笔开支。
换句话说,企业可能需要寻找那些"最会赚钱"的人才,才能收回成本。
那么,对于雇主而言,10万美金“门票”究竟该押注怎样的H1B人才?又有多少人能达到这个标准呢 ——
一份H-1B签证通常有效期为三年。
据美国经济学家测算,如果员工只工作三年,企业需要支付约22.5万美金的年薪才能收支平衡;
如果能续签三年,员工工作满六年,这个平衡点就能降到年薪11.1万美金左右。
当然,现实中每个员工在公司待多久、能创造多少价值都各不相同,这让新的用人成本计算变得更加复杂。
《纽约时报》根据2025财年的数据做了分析,发现约三分之一的H1B岗位年薪还达不到这10万美元的新增费用。
大部分岗位的薪资都低于三年期平衡所需的22.5万美金,只有5%的H-1B工资超过了这个数字。
图源:纽约时报
过去十几年来,H1B一直采用抽签制。
如果因为费用上涨导致申请总数下降,像亚马逊、谷歌这样常年招聘高薪H-1B员工的大型科技公司,中签率可能会提高。
但即便是这些科技巨头,很多岗位的薪资也达不到22.5万美金。
比如25财年提交H1B申请数量TOP1的亚马逊,只有4%的岗位年薪超过22.5万,大部分岗位的薪水集中在10万到20万美金之间。
但要注意的是,这个数据不仅包括首次申请,还包含了延期和转换雇主的情况。
对于首次申请的职场新人,雇主是否愿意为这些初级员工支付20万美金以上的年薪,还是未知。
更何况,H1B还将迎来“按薪资水平加权分配抽签”的改革,如果处于Level1或者Level2等级,企业的10万美金申请费很可能打了水漂...
薪资水平查询:https://www.dol.gov/agencies/whd
面对政策的频繁变化,我们不能只是祈祷自己运气好,而是要提前做好准备,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规划”,为未来的留学与职业路径做好充分准备。
在专业选择上,建议优先考虑STEM专业及热门交叉学科,如数据科学、金融工程等,此类岗位薪资较高。
此外,在大学期间要注意积累项目经验并提升专业能力,这样即便毕业后刚进去企业,也有机会争取更高的起薪水平。
如果计划长期留美发展,提早进行身份规划仍是关键,不要把全部希望寄托于H1B。
如果你是高学历背景,或在某专业领域有突出成就,可以考虑人才类移民EB1A或NIW;
如果家里经济基础不错,新法EB5投资移民是目前唯一对留学生本人无要求、无排期、可直接申请绿卡的项目。
特别是眼下一波三折和摇摆不定的政策走向,H1B成本和不确定性都急剧上升,EB5的高成本与确定性之间的“平衡”显得更具性价比。
那么,H1B“按薪资水平加权分配抽签数量”以及“10万申请门槛”的新规将为26财年的申请带来哪些影响,80万的EB5到底还能不能“进场”?
出处:头条号 @留学生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