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笔记本从出现伊始的人见人爱,已经沦落成厂商、渠道、消费者唯恐躲之不及的物什,低价是原罪吗。
本报 石亚平
近几天,在国内著名的网络社区天涯论坛上,以“价格屠夫”著称的神舟电脑遭遇到
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12月13日,天涯论坛首页的头条新闻,是关于神舟笔记本用户的服务质量投诉。全文细致生动地描写了,该用户在购买低价笔记本电脑后遇到的质量、服务一系列遭遇,随即在论坛上引起千人关注并回应。
一场低价笔记本是否要接受低质量、低服务的话题被再度点燃。
低价笔记本成消费弃儿
“用料粗糙、返修率高”是当前中国生产的低价笔记本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正是质量问题,使得“保修”在低价笔记本整个销售环节内显得异常突出。
在消费者非常看重的“保修”问题上,中国生产的低价笔记本往往因为成本的限制,而使得消费者无法正常享受到售后服务。
在记者的在某些厂商售后网点的随机采访中,不少消费者怨声载道,“厂商内部互相推诿,一个笔记本坏了就坏了,半年修不好。”一位笔记本经销商也是满腹怨言,“低价笔记本苦了我们中间商,天天有人上门投诉。”
何以出现这种情况?低价一定等同于低质量吗?低价就一定享受低质量服务吗?
在低级笔记本红火了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已经开始用理智并带些怀疑的眼光看待低价笔记本的存在。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财经时报》,电脑是一分价钱一分货。有些产品价格低,是因为厂商们用了很次的原材料。IBM的电脑部门原来为什么总是亏损的?尽管它的销售价格最高,但因为其研发费用高,质量好,原材料用得好,所以利润并不大。
目前这些低价笔记本,有些原材料寿命只有2年,价格当然便宜;但同时这种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次品率也会高很多。
正常情况下,一般好的原材料可以用8年,价格自然无法低廉。同时低价笔记本的研发成本低。
品牌电脑生产流程不是几个部件的简单拼装,每一系列电脑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主板更需要经过严格的研发和测试才能解决许多兼容性和长时间运行的品质问题。如果这个环节做得不好,电脑大面积出问题很正常。
从根本上来看,残酷的市场竞争是低价笔记本产生的根源,而这种产品到最后成为了市场竞争的牺牲品,买单的也往往是消费者。
按照正常的商业逻辑,无论产品如何降低售价,都应该有获利空间,任何厂商也不会进行“赔本赚吆喝”的游戏。
然而,在记者调查低价笔记本的过程中却发现低价笔记本给厂商带来的可能也仅仅是吆喝而已。
厂家赔本赚吆喝
目前的低价笔记本之所以如此盛行,在一定程度上与获得了Intel或AMD等硬件厂商的大力支持不无关系。
低价笔记本的出现,和近期笔记本所采用的主要配件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下降有密切联系。由于配件市场的竞争,同时OEM配件生产商也在积极出货,导致液晶屏、硬盘、CPU等笔记本的关键部件价格都在暴跌。而在AMD的低价进攻下,Intel也加大支持下游厂商的力度,以价格抗衡AMD.国内低价笔记本为什么敢这样大幅降价?
刚踏入笔记本电脑行业一年时间的微星,其笔记本事业部产品经理张伟对《财经时报》表示,“目前微星推出的两款6999元的笔记本做得很辛苦,既想多卖,又害怕卖的多。微星认为再低价格的产品将有可能有损企业品牌形象。”他表示,推出这两款笔记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拓展市场,迎合目前激烈的市场需求,而6999元的售价对于微星来说基本上是没有利润的。
事实上,像微星这样借低价产品为企业树立低价形象、招揽顾客的并不单单是它一家,而是整个行业的一个现状。
如今,无论是方正、神舟、新蓝、长城还是拥有很强竞争实力的联想,所推出的低价笔记本无不采用了较低配置,售价也从2999到6999不等。但这些厂商,除了以低价著称的神舟之外,都以消极的态度来应对低价笔记本电脑。
厂家依靠不以赚钱为目的卖低级笔记本,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树立品牌培育市场,但却苦了经销商。许多经销商和代理商已经沦落成了厂家的搬运工和收款员,尤其是一些价格非常透明的中国生产的品牌。
经销商拆东墙补西墙
“我们现在卖低价笔记本基本不赚钱,有的甚至赔钱,但是厂商给我们施压,用户有需要,我们也很无奈。”北京鸾翔科技一位负责人赵先生对记者说,作为几家笔记本电脑厂商的一级代理商,今年暑促时激烈的价格战让鸾翔科技至今心有余悸,从6999元到2999元,做了这么多年的笔记本电脑经销,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价格,甚至连他们也在怀疑,笔记本电脑的成本底线究竟是多少?
“其实如今IT行业的正常利润已经非常薄了,尤其是笔记本电脑,以前卖一台至少赚500元左右,现在却少得可怜。”一位在中关村海龙电子城混迹多年的经销商对《财经时报》表示。
这位经销商透露,一些品牌6999元价位笔记本给渠道的利润在400元左右(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机型利润有所差异),4999元笔记本大约200元上下,笔记本价格越往下走,渠道的利润也越低。而3999元笔记本给渠道的利润是49元,这还仅是毛利。笔记本这东西,后续的维护需要不少费用,加上专卖店员工及店面的各种开支,如果单纯只卖低价笔记本,只能是血本无归。
这就是说,4999元,3999元笔记本,最多只能是吸引眼球,招来更多的消费者。
如今北京海龙电子城的笔记本销售区域,也鲜有5000元以下的笔记本电脑销售,仅有几个柜台,但冷冷清清无人问津的场面和夏天暑促时的热闹场面形成强烈反差。
“本来年底就是零售市场的淡季,最近的笔记本问题频繁曝光直接影响到笔记本的销售。”海龙电脑城的一经销商小陈对《财经时报》说,“我们准备放弃低价位笔记本电脑的经销,毕竟在人们心理普遍都认同”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而这样一来,我们也能挣的更多一些。”
一位颇有经验的渠道商刘先生表示,“不少热门型号的机型最少时可能连100元都赚不上,为了弥补机器的利润,商家想出了很多其他办法,搭售配件就是最长用的手段之一。”
刘先生表示,一般消费者在买完电脑之后,都具有一定的消费惯性,这时候对于几百元级别的消费通常变得非常大方,所以是商家推销小配件的最佳时机。
另外因为大部分用户这时候都用机心切,面对花花绿绿的笔记本配件不管有用没用都买上一堆,而且通常用户只关心机器的价格,并不会过多在意配件的价格。
可不要小看这些配件,一般这些东西的利润都可以达到100%以上,屏幕保护贴、笔记本包等配件的利润甚至可以高达好几倍,只要消费者买上一两样经销商就足以把机器的利润补贴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