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肖楠
笔记本同台式机有着相同的内涵,但因其不一样的外表,一直被归为高端产品,即便现在已经有些卖到了3999元的价钱。Sony是一个尽人皆知的品牌,一向以时尚与高贵标榜,它的笔记本更是“高贵”得离谱。死扛高端形象的Sony在最近似乎有些累了,高高在上的形象正在不断滑落。
公司内部问题严重
2005年1月至3月的第一季度(Sony的2004年第四财政季度),Sony公司亏损共计565亿日元。Sony公司还宣布整个财年的经营情况,截止到3月31日的04财年销售同比下降4.5%,达7.2万亿日元。
随后在截至于今年6月的2005第一财季,Sony公司宣布营业亏损达152亿日元,而去年同期公司盈利97亿日元。连续两年亏损在Sony公司的历史上已经消失了四年之久,出现如此严重的经营情况也让Sony看到了悬崖的边缘。
2005年3月7日,Sony公司公布了一项高公司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人事变动。由原Sony(美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霍华德·斯金格接替出井伸之担任Sony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原Sony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兼负责微系统分公司和EMCS的首席运营官中钵良治接替安藤国威就任Sony公司总裁及代表董事。
Sony公司第一次把整个集团的决定大权交给一个外国人,外界普遍认为,如果不是因为公司问题严重,需要重大变革,传统的日本企业不会轻易做出这么大的决定。
被迫放弃高端形象
2004年之前,Sony在笔记本市场一直维持着高端的形象,产品型号不多,更新速度不快,价格高高在上。当时在Sony的产品线中,随便一款主流配置的机型动辄2、3万元的价格基本属于正常现象,虽然其在海外市场的价格远低于此,但在中国要得就是这个“份儿”。
Sony的笔记本也确如他的品牌定位一样,成了一种象征,买Sony笔记本的人一般都不会是为了单纯的使用,炫耀的成分更多一点。在很多人眼里,拥有Sony笔记本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社会地位的展示。高售价自然导致低销量,Sony的销售量难以和定价灵活的中国台湾品牌以及欧美品牌相比,基本属于“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从2004年开始,虽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但是变化依然是明显的。2004年新推出的B系列产品,虽然定位于中国商业用户,但是新上市的定价才1万多元不仅让业界大跌眼镜。到今年,型号为B55的产品,价格已经降到了8千多元,甚至被很多媒体归为了学生用机。
新推出的Y系列产品,虽然被Sony公司定位为当年505系列的延续性产品,但是上市没多久即跌入万元行列,难现当年505小身段高价格的“辉煌”。
不仅新品走低价路线拼杀低端市场,就连Sony最引以为傲的顶级A系列,也同样难逃定位下滑的噩运。
Sony的A19CP型笔记本于04年8月左右上市,截止到今年4月份半年时间里,从最初上市时的32888元直落到16888元,还要送MP3一台,也就是说,这款笔记本半年内就降了至少16000元!很多当时购买该产品的消费者已经肝肠悔断、欲哭无泪。
在Baidu.com中组合搜索“Sony 笔记本 降价”,结果有1,460,000条记录,从一个侧面说明了Sony降价的频度。
成功or失败?
Sony自降身价的行动在市场中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会不会像Sony设想的成功打入大众市场呢?
中关村某品牌笔记本销售人员表示:“Sony现在处在一种很尴尬的位置,高端形象被低价已经捣毁,而低端市场还没有完全接受,最主要的是它的价格虽然比原来拉低不少,但是和国内以及一些台湾品牌比起来还是没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