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启诚
从去年TCL收购法国汤姆公司开始,每过几个月,我们就能听到有关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消息。先是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再到明基收购Siemens手机业务,而海尔收购美国美泰也已是确定之事,再加上此前虽然没有成功的ChinaMobile收购巴基斯坦电信,对于人来说,一个中国的世纪似乎将要到来。
由于西方公司难以与中国的低制造成本竞争,因此,像上述的收购可能还会更多。所以,有人称“中国世纪”到来也不为过。
为什么现在一下子就出现了这么多这么密集的收购行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在美国大肆收购,主要原因是当时日本经济经过多年发展后,开始强大起来。当时日元汇价飙升,利率很低,大量平价资金驱使企业到海外收购,所以那时美国的一座座标性建筑被日本人卖走,很是刺痛美人的心。现在中国经过2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企业的实力大大增强,它们也不再满足于只是将廉价产品打入这些欧美发达国家,千辛万苦的去争一点市场,并且还时不时的要受到所谓反倾销的制裁,中国的企业需要跨过这道坎。现在中国有了这个实力,走向国际化就是必然。此外,目前中国市场向国际巨头们开放,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拥有了大量剩余资金的国内企业我,收购欧美的一些企业也是大势所趋。再说了,中国也没有必要将美国的国库券攥在手心里存着。
对于急于在国际市场上打出个名堂出来的中国企业来说,如果还是以传统的方式,靠积累壮大,去和国外巨头们一决高下,恐怕没有百年的在历史是不行的。但是,收购可以解决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资本的力量是强大的。原先是西方的公司来玩资本,现在是中国人企业以资本的力量来说话。收购不仅可以壮大企业规模、实力,得到市场和资源,收购可以直接得到技术。此前,中国的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时候,常常被一些国际巨头动辄以侵犯知识产权的名义起诉。其实这些巨头只不过是将知识产权保护当成打击中国企业的一个道具而已。由于这些巨头们常常在一些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他们的私有协议往往就成了事实上的行业标准,这对于后进入者,尤其是中国的企业极为不平等。但许多时候中国企业只能面对现实,无法超越国际巨头设下的巨石。现在,中国企业收购一些海外企业,就可以收购这些公司的技术,从而避开知识产权保护的壁垒。因此,海外收购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捷径。
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加入收购的大军,像大海的潮水席卷世界。
不过,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还很遥远,政治因素将是影响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重要因素。就如同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时要受到美国政府审查一样,今后中国的通信企业走出去,也将是困难重重。就像目前中海油收购美国雪佛龙公司一样,有些人会动不动就给中国的企业正常的收购形为扣上一个大帽子。谁能确定ChinaMobile收购巴基斯坦电讯的时,就没有受到外来势力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