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AMD展开芯片拉锯战
惠普开始采用AMD处理器,而夏新改投Intel怀抱
Intel与唯一的竞争对手AMD之间的较量在笔记本电脑市场进入更加胶着的态势。
最近,惠普和宏基在海外市场推出了基于AMD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前者高达9款新品均可根据消费者需求装配AMD处理器。在国内市场,夏新则在上周放弃与AMD的初恋改嫁Intel,一口气推出五款基于Intel迅驰二代平台的产品。
“收买”夏新
面对戴尔对Intel的忠贞不二,惠普则力图通过这种让消费者自主选择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AMD希望借惠普的新产品打开商用笔记本电脑处理器市场的突破口,而惠普则希望从戴尔手中抢占市场份额。但不论最终的结果如何,Intel阵营都将面临新的挑战。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夏新一单是Intel中国公司首次赢得来自中国大陆厂商的笔记本处理器订单。而此前,中国生产的笔记本的处理器多为向Intel海外公司购买。
夏新之前的第一个合作伙伴是全美达。夏新总经理李晓忠说:“随着全美达在市场上逐渐消失,夏新开始在产品设计上遇到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技术支持感到很不充分。”
与此同时,Intel与AMD在中国的竞争格局也正在发生改变。去年,随着AMD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其阵营空前壮大,除了最忠实的追随者紫光和曙光外,包括联想等厂商也纷纷加入AMD阵营。
在这种严峻态势下,Intel的全球战略也发生了很大调整。颇为重要的是,Intel此前为笔记本厂商设立技术支持平台一直放在台湾地区,从去年开始逐渐转往大陆市场。
于是在试水AMD之后,明白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的夏新在去年7月27日与Intel在上海签署了全面合作备忘录,双方在移动计算、无线通信、数字家庭影院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
3C融合的诱惑
“笔记本电脑的设计是要讲究平台战略的,如果有能力可以采用双平台战略,但是对于夏新这样一个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品牌来讲,只能选主流的平台深化合作,在这样的平台上面能够派生出尽可能多的产品。”
在国内,大部分中小厂商都有着和夏新相同的心态。除了已经长大的联想,TCL、七喜等无不以Intel和自己的亲密关系为荣。对于弱小的它们来说,与Intel的合作不仅意味可以进入主流市场,而且还意味着对自己品牌的提升,甚至还避免了不少不必要的麻烦。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夏新和TCL这样横跨家电、电脑、通信三个领域的厂商来说,Intel在3C融合领域力推的数字家庭使彼此之间的想法不谋而合。据Intel方面证实,现在已有海尔、TCL、夏新等公司成为与Intel在3C融合方面的全面合作伙伴。
今年,Intel和AMD在64位处理器上“口水战”不断。不可否认的是,AMD在纯技术层面上已经对Intel构成了威胁,但值得AMD检讨的是,Intel在整体解决方案和3C融合等方面的优势仍然继续得以保持。
孙磊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