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的手机的严峻形势有目共睹。随着科健、桑达和熊猫的崩盘,我们看到了一批手机品牌英雄辉煌一时过后的落寞。中国生产的手机原本巨大的市场份额正迅速缩水,赛迪顾问分析师蒋利峰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手机厂商有60家左右,今年这个数字将减少50%。更有分析机构认为,中国生产的手机厂商今年将不到30家。我们的手机企业的败因到底在哪里?
售后服务成“命门”
有业内分析认为,中国生产的手机需要在产业的价值链条上建构一种可以与洋品牌相抗衡的持续竞争力,目前手机市场很大的一部分销量是来自换机的用户,所以售后服务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有关调查发现,除了个别优秀厂商可与国际品牌相比以外,其他品牌的售后服务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更有熊猫、科健、桑达等手机维修无门。作为厂商,其苦衷在于一方面建立售后服务网点所需的设备等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如果委托代理商进行售后服务,虽然在网点上能覆盖到大部分地区,但是代理商在技术,与顾客及手机厂商沟通等方面又连带出许多问题。
据统计,因为售后服务、维修保养而引发的纠纷近年来已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和难点。去年以来,北京市12365举报投诉中心就不断接到这方面的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有维修无记录或记录不全、收费不透明、上门服务不及时等。为此,近日针对全国手机售后服务的专业公司上海矽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北京分公司的举措,引起众多中国生产的手机厂商的格外关注。
合力服务新模式
专家指出,传统厂商自己建造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点,既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与众多国际品牌多年的渠道铺设和经验相比,显然不是在一条起跑线上赛跑。由此,移动产品的第三方服务应运而生。以上海矽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作为手机售后服务的专业公司,矽魁技术实力雄厚,服务专业,网点覆盖率高,而且在台湾已有多年的手机售后服务经验。与普通代理商相比,在能够有效保证售后服务水平的同时,又可以省去厂商建设售后服务网点所需的成本,使其较少的投入就可以获得满意的售后服务。
对于国内手机厂商,尤其是众多中小手机厂商来说,这无疑是明智之举。制造商选择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在传统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共同建立新的服务模式。专业服务公司集快速维修、配件销售、增值服务和咨询服务于一体,通过对传统售后服务模式的提升,把领先的技术和管理内涵通过服务来体现。此外,第三方服务商雄厚的服务实力,有助于降低手机投诉率,提升手机品牌美誉度,进而帮助厂商提高其市场占有率。
随着市场的细分,品牌手机的分工将越来越鲜明,产业链上血拼也会越来越激烈。众多手机厂商有必要将主要精力抢占技术制高点,第三方服务无疑可以助一臂之力。记者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