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舍
Ericsson以12亿英镑一锤敲定了马可尼收购案,闹得沸沸扬扬的马可尼收购案也随这一锤,解开了业界种种猜疑。
古道与瘦马
由著名的“无线电之父”古列尔莫·马可尼创办的马可尼公司,在上世纪风光无限,在全球享有不小的声誉,电信巨头的名头和大量专利,仍使其成为待购市场上的“畅销货”。穷则思,思则变。当思想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必定要被别人淘汰。马可尼公司是一个十分传统的老牌巨头。
但任何一尘不变的企业,最终给它带来的只是命运的挑战。电信业是个新兴不久的行业,近年来发展更是迅猛,全行业都在高速发展,而此时,马可尼公司却开始走下坡路。自从2001年开始陷入困境以来,似乎成了马可尼的“硬伤”,“老马”似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经过几近崩溃边缘,马可尼此后便一蹶不振,重整旗鼓之路步履维艰。今年4月底,英国电信(BT) 公布其计划耗资1000亿美元的“21世纪网络”采购供应商名单,本土作战的马可尼竟然最终出局,遭遇滑铁卢的马可尼销售收入进一步大幅度下滑,在没有“营养”来源的马可尼公司已经成为了一匹瘦马,过高的休养费用使得“老马”不得不无奈的请求外援,“老马”彻底的“病倒”了,马可尼的前景显得越来越黯淡。
Huawei:错过了一匹会带路的马
作为世界电信市场的新生力量,Huawei在近2年凭借低价优势在海外市场已掀起了不小风浪,但在海外冲锋陷阵,投入的都十分大,许多中国企业也慢慢了解到,靠并购是最能迅速发展和扩展海外市场的途径。随着Huawei在中东、东欧和非洲等地市场逐渐扩大,对海外市场的逐渐了解,为收购外企奠定了基础。
一直把国际化作为发展重要战略去实施的Huawei,一早就相中了马可尼。如果成功的收购的马可尼,就意味着任正非的收购策略将会一次重大转变,这可能是Huawei国际化进程的一次重大跨越。
欧美向来就是电信最成熟的市场,Huawei收购马可尼,将可望通过马可尼在英国的销售网络,打通英国的业务,不仅能在英国占有一席,还可以利用马可尼在英国、法国和比利时的客户资源,打开西欧市场。
以此为跳板,借助马可尼在当地发展新客户以壮大在欧美业务,这样Huawei可以就可以在更多的国家,如德国、美国等关键市场上站稳脚跟。这不仅是Huawei的机会,也是中国电信设备奋力突入欧洲电信市场腹地的机会。这家英国老牌电信设备商能给Huawei带来两大重要资源——国际化形象、技术和欧洲渠道资源,尤其是欧洲渠道资源。
所以,收购马可尼成Huawei不可多得的机会和进军海外关键一步。
Huawei式的压迫 购并“烂摊子”是否理性
尽管业界把Huawei收购马可尼视作Huawei国际化的一步重要关键棋子,但收购马可尼的流言在Huawei仍十分低调,也显然敏感而不受欢迎。敏锐地关注国际化下如何生存的Huawei意识到了机会的到来,这个时候必须勇敢地面对全球化,发挥自己国家的优势,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Huawei对自己这种大规模海外收购的雄心不是大肆宣扬,相反,Huawei表现得小心翼翼,因为这次是和一个巨头在对话。
纸是包不住火的,对于马可尼这样的大公司动向,业界更是加陪关注。有关Huawei收购马可尼的一些信息频繁传出,这又是一场华企海外并购案。本来企业之间的收购行为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但近期华企频频斥资并购国外巨头热演,这次并购又和绯闻不断的Huawei身上上演。刚刚在国际市场小步走的Huawei竟然携上了濒临倒闭的马可尼,这就不得不让人替Huawei捏一把汗。
从Huawei的发展和实力来讲,价值近百亿美元的Huawei,拿出10亿美元来并购并不难。但Huawei在国际化的路上仍需要太多的支持,目前Huawei全年的销售额估计不会超过百亿美元,此时进行的高速扩张,其利润也不会太可观,相对高额收购对成长中的Huawei风险太大。其次,对于负债累累的马可尼而言,员工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