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
承担奥运会期间的通信服务,对中国的运营商是一个全新的考验。因为这一世界最大的体育赛事会带来对通信网络全方位的要求,大容量的语音、数据、视频流的传输要畅通无阻,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通信需求要支持,安全可靠方便的信息传递方式要普遍提供。在2004年的7月份,中国网通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固定通信合作伙伴。如今一年已过,面临着越
来越近的2008年奥运会,中国网通准备好了吗?
日前,中国网通在京正式启动了奥运战略,对包括另外5个赛会城市青岛、天津、沈阳、秦皇岛、上海在内的全国30个省级分公司进行了总动员,此举意味着中国网通开始全面备战2008年的盛会,并借此提升网络、业务、服务等方面的水平。
网络目标:实用又好用
中国网通对本届奥运会的通信服务承诺目标是“任何人、任何时间在任何奥运相关场所,都能够实现安全、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取可支付得起的、丰富的、多语言智能化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建立一张实用又好用的通信网络呢?
据介绍,中国网通将建立一张奥运通信专网,将网络结构分为网络管理层、骨干传送层、业务网络层、场馆接入层、业务提供层五个层面。
根据中国网通的规划,场馆间光缆、管道及场馆内综合布线等基础设施构成网络传送的物理层,由奥运场所骨干传送网、北京本地骨干传送网、赛会城市间骨干传送网及国际骨干传送网组成奥运会网络骨干传送层;而面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视音频、接入及移动业务的各种业务网络则构成了网络的业务层。业务层全部承载在奥运场所骨干传送网上,而奥运场所骨干传送网则承载在覆盖完善、容量大的北京本地骨干传送网、赛会城市间骨干传送网及国际骨干传送网上,通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统一网络管理系统进行全程端到端的管理,充分保证每一个奥运场馆连接的可靠性。
中国网通提出,在每个场馆内全部设置固定通信机房,采用双物理路由的管道及光缆接入,在机房内配置电源系统、传输系统、交换系统、综合接入系统、综合视音频传送系统、数据系统等,提供场馆所需的各种固定通信服务,各奥运场馆间不同的通信系统通过网络的冗余设计和互联电路的备份机制构成科学合理的奥运网络,包括骨干传送网络、交换网络、综合接入网、互联网传送网络、综合视音频传送网、数据网络,实现奥运会通信保障。
场馆建设是今年重点
记者了解到,2008年奥运会场馆分散、规模空前,其通信网络的复杂程度要超过历届奥运会。在获得固定通信服务合作伙伴的资格后,中国网通就成立了奥运通信管理部,该部门与各方全面交流,积极借鉴悉尼和雅典的成功经验,努力使奥运通信网络与目前复杂的城市网络相对应,逐步推进奥运通信工程建设。
在成为合作伙伴的一年中,中国网通首先搭出了奥运会的重要通信平台——北京宽带综合业务传送网,这也是国内最大的智能城域光网络系统。此后中国网通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签订“奥运项目通信全面合作协议”,启动了规模较大的奥运场馆通信建设工程;与其他合作公司签署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高清电视传送的相关协议;与奥运37项竞赛场馆工程、15项非竞赛场馆的所有场馆业主建立工作关系,并收集确认了各个场馆的基本信息;已完成了11个新建场馆的草图评审和反馈;完成数字北京大厦项目施工图评审,促进该项目实施,确保如期竣工;完成北京奥组委旧址办公大楼通信工程、北京奥林匹克转播公司(BOB)办公楼通信工程;积极开展奥组委新址办公大楼通信工程;已经分别在北京、青岛召开奥运六城市的专项工作会议,组织落实相关工作。
在今年年初的工作会议上,中国网通提出要特别重视对奥运场馆的通信建设。据北京网通奥运通信管理部总体规划与项目管理部经理张旭介绍,2008奥运会的主赛场设在北京,共有场馆37个,在北京的有32个场馆,其中新建场馆11个,改扩建场馆12个,临建场馆8个。按规划需要,场馆分为中心区和非中心区。中心区包括竞赛场馆10个,非竞赛场馆6个,即奥运村、记者村、IBC、MPC、数字北京大厦、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非中心区包括22个竞赛场馆,以及非竞赛场馆的奥组委办公大楼、BOB总部大楼、酒店、非主流媒体中心等。
目前,北京网通和奥组委经过充分沟通,已经明确了奥运会主要的通信需求,确立了场馆通信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大体的通信技术方案,并形成了总体的建设时间表。据了解,2008年奥运会的通信实施纲要将有三个版本,每一版都将根据技术的演进和市场的变化,吸取时代的元素进行改进。第一版目前已经成形,即将进行任务分解,系统地开始实施;第二版将于2006年年底确定;到2008年一季度,将推出第三个版本,也就是奥运通信的最终方案。
宽带奥运是主线
中国网通奥运战略的亮点就是其实施主线——“宽带奥运”。
据悉,中国网通所制定的“宽带奥运”是一个完整的战略体系,从高速网络、宽带接入、综合业务、丰富应用和便捷服务多个层面进行规划和实施。包括建立遍布奥运区域、通达全国、连接世界的立体便捷的新型智能网络,提供安全、稳定、成熟、先进的通信技术;实现奥运会通信的宽带化,包括图像传输的宽带化、互联网接入的宽带化,数据传输的宽带化,多种应用的宽带化等;在全面满足奥运通信需求的基础上,到2008年之前在北京等地区率先实现“家家通宽带”,内容应用日益繁荣,亮点业务形成规模效应;建立以人为本、个性化、符合国际惯例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从而保证北京2008年奥运会成为历史上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宽带”奥运会。同时,“宽带奥运”的实现,将推动“宽带北京”的形成,从而有效提高北京的信息化水平。
成为奥运合作伙伴,对中国网通而言主要带来两件事,一件是做好网络建设和运营,另一件就是借奥运之机做好市场营销工作,利用奥运合作伙伴的排他性,扩大竞争优势。
目前中国网通在六大赛会城市的奥运营销已经展开。打上了中国网通品牌烙印的“奥运通信”将为通信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据北京网通前期进行的调查显示,已有80%的用户知道中国网通是2008年奥运会的通信服务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