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5年开始研究GSM以来,HuaweiGSM以“持续投入,不断创新”的精神,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90多个运营商获得规模商用,服务8000万用户,累计部署超过30万载波,推出了专业集群系统GT800。保加利亚的BTC、巴西的CTBC以及沙特电信STC在2004年选择GSM/EGDE供应商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Huawei。非洲最大的跨国运营商MTN选择Huawei在尼日利亚部署了超过9000个TRX的GSM网络,尼日利亚MTN一跃成为MTN集团赢利能力最强的“现金牛”。
中国运营商给了HuaweiGSM最宝贵的支持。
HuaweiGSM在中国的部署超过10万载频,中国是HuaweiGSM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1997年,HuaweiGSM首次在北京通信展发布了GSM解决方案。1998年年底在内蒙通过了GSM商用技术鉴定。1999年,推出大容量的BSC和MSC。1999年,承建中国移 动全国智能网。2000年推出GPRS解决方案。2000年以前,整体HuaweiGSM的研发重心都是围绕中国市场,如大容量的MSC适合作关口局等等。
1999年以前,HuaweiGSM的全部研发人员还不足500人,缺乏商用经验,在国际巨头的降价竞争面前,一度连一个商用实验局也找不到,很多Huawei人至今都很怀念内蒙东胜和河北沧州,是这两个地方用广阔的胸怀容纳了HuaweiGSM,没有客户的支持,就没有HuaweiGSM的今天。甘肃白银是HuaweiGSM第一个大规模商用局,覆盖了白银、武威。记得当时割接的时候是周日,网络运行稳定,可是一到周一的上午9:00点,突然大面积的电话打不通了,现场气氛非常紧张。“HuaweiGSM是否不行了?”,疑虑和焦急困扰着每一个人。Huawei总部和现场成立了紧急处理组,通过话统发现,GSM系统的下行链路受到强烈的无线电干扰,经过几天的排查,最后查明是某金属公司早在90年代初引进的一套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带来的干扰。由于那套系统是为了广播金属期货行情用的,所以周末休息,周一9点开工,下午5点停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甘肃省局的领导也到现场参与拨测,不断鼓励现场的技术人员。是用户的支持使HuaweiGSM逐渐成长起来。
2001年,针对少局所,广覆盖的需求,Huawei开发了一体化小基站,并提出了边际网覆盖的思路,为村村通电话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很感激所有帮助过我们的客户和专家”,HuaweiGSM产品线总监王海杰说,“Huawei坚持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为客户持续的创造价值,以此来回报客户对HuaweiGSM的厚爱。”
海外市场给了HuaweiGSM腾飞的翅膀
由于国内市场格局已定,2000年以后,HuaweiGSM逐渐在海外市场扎根,目前已经在俄罗斯、南非、中东北非,亚太和欧洲都获得规模商用,占全球新增GSM市场份额的10%以上。对于新GSM牌照,Huawei的中标率高达33%。目前HuaweiGSM的销售额70%来自海外市场,海外市场不仅让HuaweiGSM产品扭亏为盈,更重要的是了解到全球市场的差异性,为3G产品的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开发,为客户创造价值是Huawei的理念。典型的案例是Huawei与泰国AIS的合作,使AIS用户从400万迅速发展到1200万。Huawei倡导的大容量少局所的核心网解决方案、低成本快速建网的无线接入网解决方案都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用户认可。HuaweiGSM的基站子系统产品包括了支持EDGE的系列化基站:宏蜂窝室内型、室外型、一体化小基站等,系列化基站适应不同应用场景,具有广覆盖技术、灵活组网、多样化内置传输、内置电源等特点,能够在保持网络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大大降低整网建设成本。
随着3G研发的进展,Huawei开始采用3G平台来开发新GSM解决方案。HuaweiGSM核心网采用移 动软交换平台,可平滑支持WCDMA R4,因此受到了全球移 动运营商的欢迎,累计已经部署超过2000万线。HuaweiGSM移 动软交换有以下特点:兼容2G/3G,分布式组网,VoIP组网,大容量少局所,双归属网络,A-FLEX资源共享,无信令点平滑扩容,业务快速布署等特点。
意识到专业集群市场有巨大的商机后,2003年,Huawei启动GT800数字集群系统的研究。2005年,GT800被3GPP纳入国际标准。GT800支持脱网直通、单基站通信等专业功能,快速呼叫建立时间小于700毫秒,群组业务丰富适用,组内用户容量不受限制,并实现全方位的优先级管理,具有比现有系统更突出的集群优势。GT800是专网、共网和城市应急联动的最佳选择。HuaweiGSM-R承建的大秦线也于2005年6月开通运行。
“GSM在2005年将进入到2G/3G融合的发展阶段,同时基于GSM的集群业务也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HuaweiGSM产品线总监王海杰说,“HuaweiGSM将不断增加服务能力和解决方案的适用性,在2G/3G融合以及集群共网等解决方案上为客户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