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中国网络通信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顾问 侯自强做主题演讲。(骆磊 摄)
2005年7月20日-22日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在北京举办了“2005中国宽带应用发展论坛”和“全球宽带应用最新设备和解决方案展”以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中国宽带应用的发展,新浪网为独家门户支持。
图为:中国网络通信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顾问 侯自强做主题演讲。(骆磊 摄)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主题:宽带和网络新媒体
侯自强(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
我今天的报告是从另一个视角看宽带发展,从媒体的演化、历史的发展看宽带带来了什么影响。
首先,讲一下我目前对宽带的理解。宽带按中国话不是一个完整的词,但是一说就都知道,这就是网络语言,特别简洁。网通也讲了,我们希望是未来的业务主要增长点。宽带是什么?无论是中国电信还是网通,用宽带提供的业务是进入互联网,这个互联网是标准互联网,没有专门的QoS,就是尽力而为。它的基本运营模式是包月,还有少量类似于包月的模式。宽带之所以在最近两年能有发展,一个是价钱降下来了,一个是包月,要计流量谁也弄不起。最近给我启发的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是,原来移动的日子太牛了,移动SMS一条一毛钱,发邮件那么多字都没有钱。但是最近三代一起,宽带接入一起,变成移动的数据业务变成移动的宽带接入,接入的还是互联网,不再接入移动自己的小专网,而是接到互联网,这时候游戏规则改变了。日本DoCoMo是很有经验的,最后不得不改包月,最后日本三大运营商全都改包月。实际上中国的移动数据,二代数据,GPRS和1X,经过两年运作,目前基本模式是100块钱包月,而且中国的购买力能够接受。但是由于包月的出现,实际上对未来的电信运营模式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原来做一系列按量收费、按时长或者是按流量收费,一些QoS全没了,以后包月还有什么?但是不包月没有人要。这是我们运营商面临的问题,不管你是愿意也好还是不愿意也好,都面临着这个问题。运营商一切接受都是IP化,但运营商不愿意接受互联网的开放自治和包月的模式,但是无法扭转,运营商一直希望把IP网变成一个可管理的IP网,但是可管理的IP网的成本,拿包月是活不了的,一包月没有QoS来管。这时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都把网分成两个网,一个是可管理的网为大客户,为VIP,愿意花钱的主上这个网,最后给你QoS,给你安全保证。另外是大众网。今天电信网和网通网分开了。
我们今天的宽带业务就是在互联网上做,这是一个前提。互联网在改变世界,改变你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太有生命力,动摇不了。所以,今天的宽带业务如果不结合互联网就没有前提。我讲的意思是我们的宽带是运营在互联网上,将来它的前途就必须要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如果你试图把这个改过来,目前会遇到非常大的困难。比如要把QoS加上去、管理加上去,这些东西加上去以后,你的包月模式就不干,包月模式不干用户马上不行。曾经美国Sigo的运营商问,移动和包月怎么办,太可怕了。第一我们要尽量延缓那一天的到来,第二想都不敢想。这是大家的一个心态,你不愿意走的路但是逼得你非走不可,你如何适应这个环境,这是一个问题。
宽带业务是一个利润增长点,没有音频视频不称之为宽带。宽带做什么?讲到Triple Play的问题,字面理解是三种业务都有,实际上我理解Triple Play是做光纤运营商提出来,既可以走话音业务还可以走数据,可以播数字电视,现在IPTV还是比较响亮的,老太太都知道IP电话。这些问题的结果是,在互联网音频上的传播能力带来的是什么?带来会出现一代新媒体,我们叫做网络新媒体。
博客就是一个网页,个人的东西贴上去,按照时间是倒排的,你看的是最近的,各式各样的内容都可以,这样博客就变成一种新的媒体。博客不像即时通信快速的变化,来不及思考,这是要经过思考再出来,博客可以做得很高档,也可以搞得很低档,自己可以搞一个,进入门槛低得很。有人讲博客有五个零的特征,零体制、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和零形式。也有人把博客认为,对企业来讲如果博客人人可参与管理,是通向知识型社会的道路。博客讲的东西很好,但是讲的东西没人看到,没人听到,对个人来讲最困难的东西是人家怎么知道你有这个东西,怎么推广。现在媒体控制一切的是门户网站,浏览的人上网,要到门户网站去找,找新闻,每一个互联网查要查半天。现在新出一个技术是RSS,最近流行起来,非常快。RSS可以定制,要什么到时候自动给你送来,一查某一类东西,各个博客网的内容都可以给你提供,这样就解决了推送的问题。实际上在互联网上已经形成一代新的媒体的模型,现在宽带出现以后,网络媒体加上去,使有更强的能力。
IPTV在中国发展实际上是有制约的,为什么?中国的广播电视体制的特色是什么?是低成本,收费特别低,但是高质量的内容。这和西方不一样的,西方国外不要钱的电视台基本的内容是很少的,没有什么节目,其它的服务都是收费的。有些电视西方收费一个月是30美元,认为天经地义,就应该收30美元。中国不是,我们收两美元都不到,一个月十几块钱。一个月十几块钱可以看几十个台,而且都是精美制作的节目。这是中国的现实。电视台靠什么活?靠广告活,这是中国的特色,全世界大概其它地方都很少。因此,在西方很多国家用IPTV,有线电视覆盖不好的地方可以用电信网播电视,一个月能收30美元,就有前途了。但是在中国这个问题就来了,收不了30美元,只能收2美元,2美元就不够本,没法做。所以,对中国来讲,如果把IPTV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在互联网上播电视,现在很多国外的IPTV运营商就是把卫星节目买下来,通过电信网传下去。在卫星覆盖不好、有线电视覆盖不好的地方,地面电视不好的地方能收到钱,有很高的ARPU值。但是在中国行不通,因为中国电视有基本的运营模式。但是IPTV最大的生命力是在于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新媒体、交互媒体是IPTV最有能力的运营空间。所以,它会和IM、视频博客、即时通信结合起来,这是IPTV发展最大的一个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