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厂商的智能之争,归根结底是操作系统之争。目前,全球主流手机操作系统的竞争主要集中于以下3种:Symbian,WindowsMobile,Linux。而不论是由Nokia、Ericsson、Sony Ericsson等6家厂商组成的Symbian联盟,还是Motorola 、中国生产的手机选择结盟Microsoft,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对决正激流暗涌。
经多年预热,2005年被业界公认为智能手机成熟年,各大厂商纷纷在此领域发力。
但今年,手机智能操作系统的争端频生变数,在Motorola 与Microsoft合作后,选择Microsoft结盟的中国生产的智能大军正在不断壮大。6月底,夏新发布了最新操作平台WINCE的E系列智能手机。此前,多普达、联想等中国生产的手机也在智能手机领域与Microsoft进行了长期的合作。由于Nokia为代表的手机跨国巨头一直对Microsoft进军智能手机领域保有明显的“戒心”。因此,Microsoft在策反“手机阵营”中的主流品牌的同时,尽可能地选择手机行业的新兴成长势力。这一动向,令操作系统之争成为移动通信、IT两大行业顶尖公司的强强博弈,其竞争格局走向将对未来的手机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Symbian VS Microsoft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分属IT厂商和手机厂商两大阵营:前者为Microsoft旗下的Windows mobile 主导,PalmOne旗下的Palm亦占有一席之地;手机阵营以Nokia、Sony Ericsson领衔的Symbian为主导。
Symbian是一家Nokia、Ericsson、Motorola 、Sony、松下等共同投资创建的软件公司,主要研发针对新一代移动手持设备的系统平台。相对于Windows mobile的“电脑手机化”,Symbian更容易让人理解为“手机电脑化”。
去年,基于Symbian平台的智能手机销量占智能手机总销量的七成以上,似乎让“习惯了垄断地位”的Microsoft大失颜面。不过,Symbian目前在智能手机市场虽然处于优势地位,但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除了Nokia死心踏地锁定Symbian外,其它联盟伙伴都存在脚踏几只船的情况。年初,Motorola 卖掉了手中的Symbian股份,不久后更是推出了基于Microsoft操作系统的M P x 200智能手机。能够获得Motorola 这样的主流厂商的青睐,对Microsoft进军手机市场来说无疑打了一剂强心针,这也势必改变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领域的实力对比。
Motorola &中国生产的手机
Motorola 也许是不甘居Nokia之下,所以选择退出Symbian,但这也很难断定Motorola 将由此成为Microsoft的追随者,它更需要的是自己在手机软件领域的话语权。业界分析家称,Motorola 针对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似乎要用新的“两条腿”走路,一是采用自主研发的Linux +Java的系统;一是采用Microsoft操作系统。由于Linux 源代码的开放性,在此平台上更易进行Java等技术的应用开发,因而具备更大的发展空间,成本也比其它专有操作系统更低。显然,Motorola 希望Linux成为未来移动设备的主流操作系统。
而对进入智能手机领域,夏新显然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此次与Microsoft成功合作推出的E 系列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夏新电子总裁李晓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明年,智能手机领域,夏新不能做到第一,也能做到第二”。
吴雷 侯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