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消息 信息产业部通信政策研究所博士朱金周日前指出,随着3G越来越近,小灵通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拓宽市场才能生存下去。小灵通发展面临的市场竞争、用户需求以及政策环境等压力,共同推动了小灵通制造商和业务运营商不断进行技术和业务创新,机卡分离小灵通的推出就是最新的一例。
朱金周表示,机卡一体小灵通独特的营销模式,使运营商的营销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增值业务是提升用户ARPU的基本手段,由于终端的影响,运营商虽然提供了一些增值业务,但与移动电话的差距很大,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机卡一体的小灵通中,很多不愿意更换号码的用户也很难享受新推出的业务。
朱金周认为,技术和业务创新是市场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实际上,小灵通运营商以及制造商也不断地进行技术和业务创新,对小灵通业务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都很有意义。除了固有的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之外,小灵通机卡分离可以为小灵通用户提供更多的彩信、多彩铃声、无线上网等增值服务,也有力地保障了小灵通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通信权益,这必将为小灵通增加一个极具分量的竞争筹码。
但是,由于小灵通业务市场是一个系统问题,而不是一个方面的问题。显然,对于小灵通业务市场,仅仅推出机卡分离小灵通手机、进行终端创新显然是不够的,但这已向解决问题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小灵通产业链包括市场供给方整体和需求方(即用户)。供给方整体必须以用户为中心。如果对供给方整体进行细分,运营商又是产业链的中心环节。产业链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营造共赢局面,都必须围绕着运营商共同做大产业链。
朱金周提醒说,小灵通业务价格下降空间有限,机卡分离小灵通终端的相对高价可能造成用户使用成本的上升,但用补贴终端等方式吸引用户的加入更不是长久之计。同时,机卡分离小灵通的推出为小灵通运营商与移动运营商之间打价格战埋下了伏笔。因此,要采用各种营销组合应对消费者使用成本的增加,同时尽量避免主动打价格战。小灵通业务亟须在营销模式上打造自身优势,积极推动小灵通营销模式的转型,尤其是进行产品定价、渠道选择、产品促销、提供服务等方面的创新。
朱金周强调,相比发展初期仅提供单纯的本地话音业务,目前的小灵通在网络品质、增值业务、终端形式等方面都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小灵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不断优化网络、完善性能、不断挖掘小灵通业务的内涵价值、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增值业务等都是小灵通运营商要深思的问题。(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