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Huawei获悉,由Huawei首推的基于GSM的GT800手机可支持终端用户在1公里范围内直接对讲,在没有网络覆盖情况下可以满足集群用户的企业调度、电话会议等特殊需求和应急需求。
“三网合一”提高通话效率
“GT800手机建立呼叫的时间只要800毫秒,因此手机在近距离就是对讲机,在网络覆盖范围内的单个小区可支持群组内3000个用户的同时通话,而传统的模拟集群支持的容量仅为8个用户。”Huawei数字集群总监周剑谈到该技术时说道,“更重要的是,由于GT800是基于GSM的技术升级,与现有的GSM网络兼容可以实现全球漫游和客户的‘无缝’覆盖。”
用周剑的话来说,GT800网络实际上就是将传统的GSM网络、对讲机网络与集群调度网进行有效整合,实现通话效率的提升。
据悉,HuaweiGT800集群通信试验网络目前已在深圳基地建成,用于内部车辆的调动和物流管理;同时,GT800技术将主要应用于政府、公安,以及对专业移动通信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要害部门。
多赢新格局有望形成
然而,GT800的生产与运营成本一直是市场普遍关注的问题。周剑表示,GT800不仅具有业界领先的专业集群性能,同时具有与GSM相当的设备价格;因此新网络的应用表面上看增加了企业与运营商的成本,但实际上将促成“个人—企业—运营商”多赢格局的形成。
据介绍,企业作为GT800的应用方,投资的主要成本集中在话务台与GT800手机的采购。而GT800手机目前的价格较之普通手机高出50%左右,但这个数字在今年年底有望降至20%到30%。
“应用GT800网络的企业,年支出至少可以节省30%”。周剑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国外一家月通讯费支出在8万美元的企业,在应用该网络后,月支出上升至10万美元,而话务量竟较原来翻了一番,企业管理效率明显提高,平均成本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虽然运营商的主要成本包括调度台和机站系统,但由于实现了“三网合一”,提高了通话服务效率,从上述例子来看,收入也有明显提高;不仅如此,GT800对于原先以个人支付通讯费的模式也是一次“革命”,将推动付费主体由个人向企业的转变。
两大运营商跃跃欲试
与此同时,一项来自信息产业部的调查显示,目前国内专业移动通信的初期潜在市场需求为800万到900万用户,到2005年产值将达到500亿元人民币。按照国际通行的专业用户对公众移动用户一比十的比例,到2005年,按照公众移动通信网3.5亿用户计算,专业移动网的用户将达到3500万户。
GT800产业联盟中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更向记者透露,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目前正在国内积极试验;并且,以铁通和卫通为龙头的集群通信产业链已开始逐步成型。
GT800技术
GT800数字集群系统以GSM系统为基础,采用与GSM类似的网络结构,增加了针对行业用户的多种应用处理平台。增加了排队机设备便于调度台接入网络,为指挥调度应用提供更灵活的支持。同时,GT800提供比现有的集群系统更丰富的业务。包括语音组呼、语音广播、优先呼叫、呼叫排队等集群专用业务;且GT800的传输速率有望从171.2Kbps提高到2Mbps。目前业界已经有Siemens,萨基姆,夏新,康佳,波导、科健、东信、好易通科技、Huawei等10多家国际企业支持GT800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