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北京报道(文/梁钦)面对面目狰狞的手机病毒,谁来拯救3 亿中国手机用户?
2005年2 月22日,年后上班的第一天,老高遭到多个同事的" 攻击" ,大家纷纷" 责怪" 给她发春节祝福SMS却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
老高无奈地解释:手机中了病毒。
据老高回忆,大年三十那天上午她收到一条SMS,这条SMS看似是当天收到的几十条SMS中很平常的一条。然而,当她尝试打开这条SMS
时,手机就开始不停地试图连接网络,而且无法终止,只能关机。另外,这条SMS竟然无法删除,害得老高春节期间一直处在关机状态。
病毒。手机病毒?!维修中心工程师的检验结果令老高大吃一惊。让老高更郁闷的是,维修中心也无法删除这个病毒,只能以重新安装系
统解决。老高所有通讯录毁于一旦。
据手机维修店负责人透露,像老高遇到这种故障已经成为在他手机维修中已经不是首例。还好老高手机所中的病毒仅能影响到手机本身,
尚不能对整个手机网络构成威胁。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严重,甚至有很多人患有手机综合症,哪怕一会儿看不见手机就觉得惶惶不安。这种
情形无疑也没能逃脱病毒制造者的视线,在前几年还看似距离遥远的手机病毒,已不知不觉来到每个用户身边。最初人们还对这种" 恶作
剧" 报以宽宏大量的微笑,谁知道各类新版本开始无孔不入地" 破坏" 我们的日常生活。
业内专家表示,虽然目前大多数手机病毒尚属" 概念证明型" 病毒,破坏性不大。但具有破坏性、流行性的手机病毒已达30多种。而随着
智能手机数量的增多,病毒将给手机产业带来严重威胁。
有数据显示,国内手机用户已接近3 亿,而个人电脑用户只有0.7 亿。从这个角度看,手机病毒的传播范围将大大超出电脑病毒的传播范
围。一旦未来的手机病毒破坏性更强,很难想象数以亿计的用户该如何生活?恶作剧可能引发恶劣影响
业界对手机病毒的普遍看法是,目前的手机病毒带来的仅是一些" 恶作剧" 式的后果,比如改图标、转发资料等,并未造成大的损失。但
是专家们认为不能排除未来手机病毒泛滥的可能,手机病毒防范应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3 月8 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趋势科技中国区技术顾问齐军表示,由于手机病毒目前尚未具备像电脑病毒那样常规发作的特性,因
此目前多数防病毒厂商并未提供有关手机病毒的预警。
记者在趋势科技中文网站上发现,趋势科技3 月7 日~8 日两天内发布了3 种手机
病毒的预警报告。这三种手机病毒分别是SYMBOS_SKULLS.E 、SYMBOS_DAMPIG.A 及SYMBOS_COMWAR.A。
趋势科技称,这三种手机病毒同时发
作,专门攻击使用Symbian Series 60 系统的手机,其中涉及四大品牌,包括Nokia、松下、Siemens及Sendo.在欧美地区被首先发现后,
目前已经造成大量感染。
这三种病毒通过蓝牙传播,中毒的手机除了系统和应用程序遭到破坏外,还会发送多媒体SMS(MMS)给通讯簿
中的朋友(最多达256 个),这将为用户带来大量额外通信费用。
幸运的是这三种病毒传播途径采用的是短距离蓝牙方式,所以尚未造成重大灾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SYMBOS_SKULLS.E 病毒通过大量发
送多媒体SMS的方式,很可能在短时间内扩大病毒感染的速度和广度。
江民公司总经理杜红超指出,目前大部分手机病毒还处于概念阶段,没有像电脑病毒那样出现病毒制造机,短期内尚不会形成一个很大的
安全产业。
金山反病毒中心一份《2004年移动设备病毒危害分析报告》显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通过彩信、上网浏览与下载到手机中的程序越来
越多,不可避免地会对手机安全产生隐患,手机病毒数量猛增2.5 倍。
报告并警告在2005年,手机病毒将会对各种手机、移动终端产生破
坏,有可能成为新一轮电脑病毒危害的" 源头"。该报告中特别提到手机操作系统、无线传送、SMS彩信、手机BUG 已经成为病毒传播与破
坏的" 突破点"。
金山反病毒专家分析认为,如今个人通信设备发展突飞猛进,3G呼之欲出,手机应用将趋向电脑智能化方向发展,电脑病
毒也会延伸出新的变化与破坏对象。就目前看来,防范移动终端设备病毒破坏已成为防病毒厂商的又一个重点课题。防病毒厂商表现积极
电脑病毒泛滥催生了防病毒产业,同样手机病毒也将催生一个巨大的手机防病毒市场。由于手机防病毒市场并未真正启动,因此各防病毒
厂商对手机病毒的重视程度不尽相同,但所有厂商都明确表态将密切关注手机防病毒的发展。
杜红超表示,自去年上海发现首例手机病毒开始,江民就把目光投向了手机防病毒软件的研发,目前已经进入立项阶段。但是,他未透露
在人员、资金、项目进程等方面的投入细节。
瑞星动作似乎更早,瑞星发言人称,从2001年开始,瑞星就设立了专门的人员跟踪手机病毒的发展。2002年,瑞星正式成立了手持设备安
全实验室,对手机病毒的运行机理、传播、发作等进行深入研究,并开展了在PDA 和Palm OS 上应用的反病毒软件课题项目。2004年,瑞
星开始着手基于MicrosoftSmartPhone操作系统的手机反病毒软件研究,目前技术已较为成熟,并已经开发出相应的产品。
趋势科技齐军则告诉记者,对于手机防病毒研究,趋势科技早已过了立项阶段,目前已针对各种平台推出了反病毒产品,并已经进入大规
模用户的测试阶段。事实上,趋势针对智能手机用户推出了免费的Trend Micro Mobile Security 解决方案," 通过这种解决方案,趋势
能够为客户通信、娱乐设备提供实时、可在线更新的安全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移动安全解决方案是由趋势科技中国研发中心研制
的,今年3 月份将推出该产品的2.0 版本。
几乎每一种手机病毒都瞄准了采用Symbian 系统的手机,Nokia便是受害者之一,因此,Nokia在手机防病毒方面的动作,在一定程度上
更能体现出手机防病毒产业的发展动向。
3 月8 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Nokia负责移动软件及市场的副总裁Antti Vasara表示,目前诺
基亚已经设立专门的团队对手机病毒做出及时反应。同样,在手机系统厂商Symbian 内部也有专业的队伍处理手机病毒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刚发布的Symbian Series 60 平台第三版,Nokia加大了在安全方面的设计。其中,所有能够接触到敏感的API ,如使用
网络、使用一些敏感数据等应用都必须经过认证过程。Nokia有关人士介绍说,这些认证过程已经在Symbian 、运营商、各个终端厂商、
开发商之间达成一致,它可以保证用户有一个更安全的应用环境。
多普达发言人李昕告诉记者,多普达从开始销售第一款手机就在关注手机病毒的问题。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强扩展,手机病毒的滋生环
境也不断增加。2001年出现了WAP 和SMS 的病毒,随后出现Java病毒。
" 这一切都无时不刻的告诫我们要当心手机病毒。" 冠群金辰产品
市场经理孟东表示,冠群金辰一直在跟踪手机病毒的变化及发展。从第一个手机病毒Cabir 出现,冠群金辰就进行了分析并陆续推出了相
应的检测工具。她同时表示,由于目前的手机病毒受到手机型号、功能的限制,还只是在某些高档次的手机上传播,并没有形成大规模传
播的情景,因此,冠群金辰没有设立专门的手机防病毒部门。